鄧稼先:榮華抑或艱苦,選擇後者我無怨無悔。

2019年為慶祝新中國七十週年華誕,中國科技館特別獻上一部微電影《兩彈元勳——鄧稼先》,來慶祝這個節日。這部微電影以一鏡到底的拍攝技術,串聯鄧稼先一生七個關鍵瞬間,讓我們這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投身新中國核事業建設的傑出科學家光輝非凡的一生。

影片中的七個關鍵瞬間,濃縮了鄧稼先62年風雨人生路,定格了鄧稼先捨身報國的無悔抉擇。

定格一:榮華抑或艱苦,選擇後者我無怨無悔。

鄧稼先:榮華抑或艱苦,選擇後者我無怨無悔。

1950年8月29日,在拿到博士學位的第九天,鄧稼先乘坐“威爾遜總統號”輪船,回到了他一心向往的祖國。他曾幽默地說,“除了帶幾雙眼下中國還不能生產的尼龍襪子送給父親之外,還帶了一腦袋關於原子彈的知識。”

定格二:家裡有你,國家有我。

鄧稼先:榮華抑或艱苦,選擇後者我無怨無悔。

據他的妻子許鹿希回憶,1958年8月的某個深夜,鄧稼先輾轉反側,還一直望著月亮出神,突然他將一隻手輕輕放在妻子的手上說:“我要調動工作了……這份工作讓我粉身碎骨也值得。”那一夜,許鹿希哭了。

定格三:依賴抑或獨立,自力更生奏起雄壯的樂章。

鄧稼先:榮華抑或艱苦,選擇後者我無怨無悔。

1957年中蘇簽訂 《中蘇國防新技術協定》後,蘇聯表示援助中國研製原子彈,中國用農產品交換蘇聯的教學模型和圖紙資料。但事實上,蘇聯專家雖然參與指導中國原子彈設計工作,實際上他們不但不傳真經,還總是強調不要急躁。蘇聯專家不允許鄧稼先帶領的理論設計小組馬上動手。鄧稼先總是偷偷地學習和鑽研。很快中蘇關係徹底惡化,1959年6月,蘇聯撕毀協議,撤走專家,帶走資料。赫魯曉夫甚至揚言,沒有蘇聯的幫助,中國20年也搞不出原子彈來。

定格四:在“迷宮”中找到方向,攻堅克難開闢道路

鄧稼先:榮華抑或艱苦,選擇後者我無怨無悔。

中國自此走上了獨立自主發展核武器的道路。擺在鄧稼先面前的問題很現實,首先要在“迷宮”中找到方向。他將目光鎖定在中子物理、流體力學和高溫高壓下的物理性質,這三個方面也是他對中國原子彈研究的最大貢獻。

製造第一顆原子彈時,中國科學家用的竟都是最原始的工具:煉製炸藥時使用的是鋁鍋,精算計算時用的是手搖計算機、計算尺和算盤。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後,他們於1963年2月轉戰青海221基地。在高寒缺氧和糧食短缺的環境下,繼續加緊原子彈的研製。

定格五:羅布泊上空騰起蘑菇雲

鄧稼先:榮華抑或艱苦,選擇後者我無怨無悔。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在我國西部地區新疆羅布泊上空,中國第一次將原子核裂變的巨大火球和蘑菇雲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

美國人通過大氣雲層取樣分析,得到的結論是中國原子彈爆炸當量遠遠超過美國當年投在廣島、長崎的兩顆原子彈。一個月後,在中美大使級123次會談上,美國代表第一次使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謂。日本記者這樣寫道,“在中國羅布泊這團蘑菇雲的輻射之下,人類的戰爭即將放慢腳步”。

定格六:將生命付與祖國

鄧稼先:榮華抑或艱苦,選擇後者我無怨無悔。

在1986年前中國進行的32次核試驗中,他親自在現場主持過15次。在鄧稼先生前的核試驗,多由他來最後簽字,每一次簽字他的手都是顫抖的、冰涼的,因為簽字就代表他是總負責人,壓力太大了。每次在倒數“10、9、8、7……2、1,起爆”的時刻,他心理上的壓力是非常沉重的。1979年,空投核彈沒有爆炸,他拒絕別人陪同去勘察,隻身衝進現場尋找碎彈體。他的生命倒計時被開啟。

定格七:如果還有來生,我仍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

鄧稼先:榮華抑或艱苦,選擇後者我無怨無悔。

時隔28年,當他再次回到妻子的身邊,他的生命行將走到盡頭。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鄧稼先對許鹿希說:“假如生命終結後可以再生,那麼,我仍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