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塘老井

蛤蟆塘是县城城乡结合部的一个自然村落,紧邻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优美。我是十年前入住蛤蟆塘的住户,当时因小区新建,自来水供应极不正常,一个周末,在新家请亲友吃个家宴,早上起来突遇停水,情急之下来到小区门口的老井洗菜洗东西。正值冬天,井水很暖和,洗菜的过程很享受,抵消了对自来水公司的抱怨。老井解了我家的燃眉之急,我心里自然与老井亲近了不少,喜欢上了这里,因而每逢周末、节假日会去老井里洗洗衣服和菜。在这里有时能遇到周边的村民,聊聊天,很接地气,慢慢地对老井有了了解、有了感情。

说是老井,其实更应该称为古井才对,村里的人说几百年前他们祖先在此开基立足,就凿井取水,这里地处小山岗,仅此山泉水能饮用,泉水甘甜纯真,源绵不尽,养育了蛤蟆塘村民。说是老井,也没错,因为现在没有了古老厚重的麻石条、青石板,只有混凝土浇筑的长方形井底、井壁及井台,井底也不深,钢筋混凝土已有时日,也是时代的烙印。

对老井有更深的了解,是源于在老井认识了退休工人老郭。几年前的一个暖暖的冬日,我正在井边洗菜,不经意间当了一回模特,当时来了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把我们在井边劳作的情形好好地拍了几张照片。这老人就是老郭,很精神很健谈,自称是当年火柴厂的中层干部,本世纪初工厂改制而提前退休,爱好摄影,对厂里有感情,常来看看工厂的变化,拍几张照片,以解思念之情,还把照片发到工友群里,也解工友思念之渴,深受工友称赞,自称也算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说到工厂和老井,他滔滔不绝,工厂和老井有属于他自己的故事和美好回忆。老井的周边曾经有三个相当牛的县公办工厂,厂门距老井都在百米之内。一个是70年初建厂的火柴厂,员工最多,高峰期近六百人,另两个是羽绒厂和陶瓷厂都各有二百人上下,这三个厂都是七、八十年代县里为数不多的几个重点支柱产业,年轻人挤破头才能进厂当工人,大家以能进厂端铁饭碗吃公家饭为荣,厂里的年轻人可以说是时代的幸运儿。三个厂当时都没通自来水,各自在厂区挖有深水井,把水抽到自建的水塔,转为自来水,解决厂里的生产、生活用水。厂里水资源有限,加上人多,严格管理用水,同时在用水高峰期也拥挤不堪。自然而然,地处三厂中心的这口老井,给大家提供了方便。成群结伴一早一晚来洗衣服洗被子的工友们让这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热闹和喧嚣的老井迎来了自己的辉煌。井台常常人挤人,稍微来迟一点,难占一席之地,而村民们挑水洗衣,大家常因抢时间和位置发生争吵,工友们自然素质高些,毕竟是村里的水井,村民优先,都会让着村民们,往往争吵也是点到为止,以嬉笑收场。后来村里与工厂协商,将老井进行了扩建改造,用混凝土浇筑而成,井的面积扩大了两叁倍,井台也扩大了空间,好在泉水的流量够大,因而方便、惠及了更多人,也减少了工友、村民的磨擦。

老井成了工友们交流的平台,什么福利待遇、工种岗位、谁恋爱谈对象,东家长西家短,最新消息发布。乡镇来的老乡、同学、朋友亲戚来这里约好下班后一起去逛街散步聊天、节假日相约一起回家,甚至互帮捎带东西回家什么的。老井自然少不了俊男靓女们的爱情故事。常来这里洗东西的年轻漂亮的女工自是勤快的人,也成了这里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引来不少男青年的关注,男青年胆子大的借故帮老乡、同学、工友占位置、打水、搭手拧被子直接搭讪,胆子小的男青年,在这里看上了某个女工,就转弯抹角托熟人牵线介绍,展开追求,最后结成姻缘的不少。这位老人属于胆子大的人,喜欢上羽绒厂一女孩,常常主动邦她占位子、拧被子成功,打败了不少情敌,赢得美人归。说起往事,他那种幸福陶醉的感觉,让人羡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县城的扩展和森林公园的建设,蛤蟆塘村庄基础设施、居民住房、小区建设日新月异,居民日子越来越幸福。同时火柴厂因生态保护、木材砍伐受限制、还有汽体打火机的普及,企业难以为继,陶瓷厂因环保难达标而下马,羽绒厂因效益差难以坚持,纷纷改制。工厂的改制让人伤感和纠结,这是一种阵痛,这位老郭很豁达,认识到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与大家坦然接受了。如今国家富裕起来了,对他们下岗职工的保障都很到位,生活都很好,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多,大家发自内心地感恩党和政府的关爱,由衷赞美祖国繁荣昌盛!这老郭虽然平凡,但可亲可敬可爱!。

这口历经沧桑的老井,一样可亲可敬可爱。它承载着村庄和工厂的记忆,养育了村民,方便了工友,曾目睹了村庄旧时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亦见证了新时代村庄的兴旺发达,也见证了三个工厂的兴衰,见证全县改革开放的历程,经历了热闹和喧嚣,随着村庄自来水的普及和三个工厂的先后改制,它回归平淡和低调。如今它静静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和车辆虽然有些落寞,但是仍然默默地流淌着清澈甘甜的泉水,不喜不悲,淡然平和。

蛤蟆塘老井


蛤蟆塘老井


蛤蟆塘老井


蛤蟆塘老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