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湲:踏訪4代名都漢魏洛陽故城

文:蘇湲

漢魏洛陽故城位於洛陽東15公里處,北依邙山,南臨洛水,是歷代定都總時間最長、規模最大且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城遺址。始建於西周時期,更始三年(25年),東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於此,其後三國魏、西晉、北魏也以此為都,歷4代共330多年。北魏末年在戰亂中化為廢墟。

在漢魏洛陽故城考古發掘工地上,只留下了一座座經過血與火洗禮的殘垣斷壁,其他悉數淹沒於歷史的長河中。一代代叱吒風雲的帝王足跡,令人敬畏,驚愕不已。


蘇湲:踏訪4代名都漢魏洛陽故城

繪圖:王偉賓


◎巍巍帝都 血雨腥風

洛陽“居天下之中”,自古便有“河山控戴,形勝甲天下”的美譽,既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之地。漢魏洛陽故城的考古發掘,持續數十年從未間斷。洛陽工作站站長、漢魏故城考古隊隊長錢國祥研究員,傾其一生在此發掘,他帶領的考古隊員基本還原了故城原貌。

今存遺址內城城牆皆夯土板築而成,周長約14000米。北魏宮城為長方形,南北長約1400米,東西寬約660米。城內主要建築為宮城、宮殿、衙署等,太極殿為宮中正殿。

曾經的漢魏洛陽故城,瀰漫著血雨腥風,從未停止過爭鬥。據《括地誌》載,早至秦代,洛陽城內置南宮、北宮。東漢時,光武帝劉秀“幸南宮卻非殿(正殿)”,同時又重修了北宮。

詩云“兩宮遙相望,雙闕百尺樓”。北宮正殿為德陽殿,“南北七丈,東西三十七丈四”,異常華麗,可容納萬人。

東漢末年,戰事迭起,朝廷一片混亂,幷州牧董卓趁機帶兵進入洛陽,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臨行前,董卓強迫洛陽附近數百萬人同時西遷。為防止百姓逃回,他把洛陽方圓二百里的房屋全部燒光。“悉燒宮廟,城府蕩盡”,“數百里中無煙火”的洛陽城,一派破敗和蕭條。

此後,國分為三,英雄輩出,曹操在諸侯混戰中脫穎而出,並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東漢建安元年(196年),曹操一邊將漢獻帝迎到許(即許縣),一邊營建洛陽城。曹操病逝後,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復改雒為洛,建立了曹魏,定都洛陽,並復建洛陽宮,修築陵雲臺,曹魏政權在漢魏城46年。

魏明帝曹叡執政時,曾大興土木營建皇家宮室建築,逐步恢復了洛陽城雄偉的皇都氣派。並在洛陽城西北角新築一座小城,叫金墉城。金墉城是魏明帝曹叡在其父王魏文帝營建百尺樓的基礎上修建的。百尺樓卻是模仿曹操在鄴城銅雀臺的形制所建,主要用於軍事防禦。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公元265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重演“曹丕代漢”的故事,逼迫曹操之孫、魏元帝曹奐“禪讓”,建立西晉,都洛52年。洛陽城未經戰亂破壞,晉都大體上依然為曹魏時舊貌。西晉末年,“八王之亂”,禍起蕭牆,骨肉相殘,致使洛陽“蒼生慘滅,百不遺一”。此時的洛陽城再次被毀,化為焦土。

經歷近200年的動亂後,至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當年10月,開始營建洛陽城,一度衰敗的故城又重新繁榮起來。北魏洛陽城比漢晉洛陽城要大得多,形制也有重大變化。主要是北魏宣武帝時在都城外圍興建了外郭城,並在外郭城內修築了320個裡坊,明確形成了“外城郭”。而原魏晉城圈則成為內城,平面呈“回”字形。

上世紀60年代,漢魏故城考古隊在城北邙山頂南緣,發現了一段北魏外城郭遺蹟,當地人稱為“洛郭城”,或“外羅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過大規模考古勘探而知:北魏外城郭基址保存基本完整,東西確為二十里,南北十五公里。如加上洛河故道南之四夷館(即北魏在洛陽城南所設的賓館),南北長度也應該是二十里。面積超過了隋唐長安和洛陽,堪稱我國都城史上規模最大的都城之一。

漢魏故城共有四個朝代,28個帝王,歷時330餘年。魏孝文帝建都洛陽時,最重要的改變是廢除了東漢以來南北兩宮制,建立了單一的宮城,宮中正殿為太極殿。考古勘探而知,宮城的位置在全城的北部略微偏西,是在漢魏北宮的基礎上興建的。

北魏末年戰亂頻仍,至永熙三年(534年),東魏、西魏分立,300年錦繡皇都,終化為一片廢墟。


蘇湲:踏訪4代名都漢魏洛陽故城

考古發掘現場


◎宮殿遺存 金墉城固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說:“谷水又東經金墉城北,魏明帝與洛陽城西北角築之,謂之金墉城。”金墉城是全城的制高點,谷水在這裡分流,一支從城北流向城東,一支從城西流向城南,最終形成“四面環城”的護城河。“城上西面列觀,五十步一睥睨,百步一樓櫓,屋臺置一鍾,以和漏鼓。”一切為了軍事防禦的需要。

經考古勘探,漢魏金墉城由南北3個相連的小城堡組成,平面呈“目”字形,城南北約1048米,東西255米,總面積26萬平方米。三座小城從北向南,依次編號為甲、乙、丙城。如今四面板築牆垣依然屹立於地面上,殘高6米左右,寬12至13米,結實而堅固。“金墉城”即固若金湯之城。

文獻記載,金墉城內有不少宮殿建築,如光極殿,百尺樓,其上“鑄作黃龍、鳳凰奇偉之獸,重樓飛閣,遍城上下。”目前在丙城內,已發現20多座夯土臺基,還有磚鋪地面,應是宮殿的遺存。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魏嘉平末年(254年),掌握魏國實權的大將軍司馬師廢掉魏主曹芳,將其幽禁於其養父曹叡修建的金墉城。鹹西末年,司馬炎逼迫魏主曹奐“禪讓”,曹奐同樣被幽禁在金墉城。此後,金墉城便成了廢主棄後幽居的場所。

更為諷刺的是,司馬氏不僅把金墉城當成關押曹氏宗室的監獄,也是關押內部鬥爭失敗者的監獄。司馬炎的兒媳、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貌醜而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專權,是西晉時期“八王之亂”的罪魁禍首。司馬炎一度想廢掉賈南風的太子妃之位,將其關進金墉城。後來在荀勖、馮紞等人的勸說下才消氣。

司馬炎死後,報復心極強的賈南風,竟然把婆婆皇太后楊氏關進了金墉城,將其活活餓死。最終,賈南風又被趙王司馬倫送進了金墉城,被一杯金屑酒毒死了。

在西晉末年“永嘉之亂”的洛陽爭奪戰中,金墉城依然是雙方必爭之地,當時稱為“洛陽壘”。勘探和研究證明,由於魏晉時戰爭頻繁,出於軍事上的需要,在洛陽城的西北和東北城牆外壁,設置了許多夯築墩臺,其形制和效用如同後世的“馬面”,也是一種防禦性建築。

“北魏遷京,宮闕未就,孝文帝遷金墉城。”北魏遷都洛陽後,宮城沒有建好,所以孝文帝先住在了金墉城。此後,北魏宮殿營建時,多依照魏晉舊基而重建,宮城南門叫閶闔門,門外巨闕雙立,闕前渠水淙淙。宮中正殿為太極殿,正殿之外有太極前殿、觀德殿、式前殿、光明殿等。在宮殿之北,有著名的華林園,景色極為優美,冠壓當世。


蘇湲:踏訪4代名都漢魏洛陽故城

考古發掘現場


◎太極金殿 建中立極

北魏洛陽城實行了單一宮制,它坐落在內城的北中部稍偏西,以漢北宮營建而成。太極殿遺址現已發掘出來,基本可以看出遺蹟原貌,是宮內最重要的宮殿。其夯土基址呈橫長方形,東西長100米、南北寬60米,今仍高出地面4米。

其南距宮城正門閶闔門約460米。在太極殿周圍含有廊廡、宮院、宮門等附屬建築,形成東西約340米、南北約310米的大型宮院。曹魏創建的“建中立極”單一宮城形制,改變了中國古代都城的空間格局與面貌,它上承三代、下啟隋唐,對後代都城的發展影響極深。

洛陽城內佈局,如宮殿、街道、官署、寺院、裡坊等似延續漢魏,主要為北魏時期。北魏宮城位於內城北部,平面呈南北長方形,四周有夯土宮牆,東牆和西牆各長1400米,南牆和北牆各長660米,東西南三門宮牆均有數座宮門。

考古發現南牆偏西端有一處巨大的門址,形制宏偉,當是南牆正門遺址,按文獻記載,北魏時叫“閶闔門”。宮城內的殿址一座座相連密集,經勘查發現的夯土臺基有二三十處。

經過對太極殿遺址的地層堆積、建築遺蹟之間的地層關係,以及對建築基址的局部解剖分析表明,太極殿遺址的主體建築始建於曹魏時期,歷經北魏、北周的修補與沿用,完全和文獻資料相印證。

考古勘察發現貫通各城門的主幹道路,東西向5條,南北向4條,路寬數十米,條條為通衢大道。這些縱橫交錯的道路,構成了城市建築佈局的基本框架,也是城內交通網的主幹線。漢魏洛陽城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屬銅駝大街。其北接皇宮,南連大市,從閶闔門一直延伸至城南的正門宣陽門。

三國時,魏明帝在宮城閶闔門外置銅駝,修建銅駝大街,一主兩輔三道並行,寬約40米。兩側對稱佈局有衙署和寺廟等,是洛陽最繁華的大道。這裡也是洛陽城樓苑臺閣最密集的地方,記錄了洛陽最榮耀時的跋扈和最黯淡時的悲泣。

據史料記載,魏明帝為了裝飾洛陽城,曾下令從長安把金人、銅駝、承露盤等各種古董一概拉來。其中名氣最大的,是一對漢武銅駝,相傳是漢武帝為紀念開通西域而特意鑄造的。駱駝是東西方物資交流運輸的主要工具,象徵著平安富貴。

魏明帝將銅駝安放在宮城閶闔門外的大街兩側。在銅駝的後面,依次排放著銅馬、銅龍、銅龜、辟邪、麒麟、天祿等。銅駝大街開創了我國古代都城軸線建築的先例,是我國都城中最早的中軸線大街。

當時的銅駝街是極為繁華熱鬧的地方。西晉陸機《洛陽記》中說:“銅駝街在洛陽宮南,金馬門外,人物繁盛。俗語云:金馬門外聚群賢,銅駝街上集少年。”

2008年前後,為配合銅駝街遺址保護工作,文物工作者勘查發現了一條道路,寬度為20至40米。這條南北向道路直達閶闔門前。在位於閶闔門正南方的銅駝街中間略偏西處,發現有紅色砂岩石板鋪設的路面,寬約2.9米。石板上殘存有碾壓較深的車轍印痕,車轍間距約1.5米。鋪石道路在漢魏洛陽故城中尚屬首次發現。據判斷,該路面使用的時間較久,其時代不晚於北魏時期。

《晉書·索靖傳》中說,當時有一個叫索靖的人,早早就看出西晉存在的嚴重問題,對它的滅亡作出了精準的預言。一天,他指著洛陽宮門外設置的銅駝,嘆息道:“我會看到你們臥伏在荊棘中。”成語“銅駝荊棘”用來形容國土淪陷後殘破的景象。

南宋詩人陸游曾有《醉題》詩曰:“只愁又踏關河路,荊棘銅駝使我悲。”


蘇湲:踏訪4代名都漢魏洛陽故城

漢魏洛陽城北魏宮城太極殿遺址


◎永寧寺塔 九層浮圖

北魏佛教盛行,洛陽佛寺竟多達1367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永寧寺,其高大的佛塔建於北魏熙平元年(516年)。據《洛陽伽藍記》記載:永寧寺“中有九層浮圖一所,架木為之,舉高九十丈,上有金剎,復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師百里已遙見之。”

永寧寺由篤信佛法的靈太后胡氏主持修建,規模之宏大為洛陽之冠。熙平元年,年僅6歲的孝明帝元詡即位,其母靈太后胡氏臨朝稱制,實際控制著北魏政權。永寧寺是一座以佛塔為中心的佛寺,專供皇帝、太后禮佛的場所。

永寧寺寺院建築主次分明,佈局嚴謹,主體建築規模宏大,巍峨壯觀。寺址北距宮城前門閶闔門僅一里之隔,東臨洛陽城中軸線銅駝大街。塔身懸掛鎏金銅鐸,共達130枚,“寶鐸和鳴,鏗鏘之聲,聞及十餘里”。北魏永熙三年(534年)二月,木塔為雷電所擊,最初是從第八層燃起,天剛亮時已火勢兇猛。

“百姓道俗,鹹來觀火,悲哀之聲,振動京邑”。孝武帝派羽林軍千人救火,仍無濟於事,火經三個月不滅,隨即荒廢。永寧寺塔是北魏的輝煌時刻,儘管短暫,卻留下了永不磨滅的痕跡。

永寧寺塔位於寺院正中,如今夯土塔基殘高8米左右。塔基座呈方形,地下基礎東西長約101米,南北寬約98米,地上基座39.2米,四面用青石壘砌包邊,內為夯土版築而成。在塔基上發現有124個方形柱礎,部分石礎至今尚存。塔基中出土300餘件泥塑像,多為貼靠在壁上的“影塑”。根據人物的臉形、冠帽、髮髻等特徵觀察,其身份主要有菩薩、比丘,以及供養人中的文吏、武將、男僕、女侍等。其造型精緻、形態秀麗,要比同時期的石窟造像更精美、生動和細膩,可謂我國古代雕塑藝術中的珍品。


蘇湲:踏訪4代名都漢魏洛陽故城


蘇湲:踏訪4代名都漢魏洛陽故城

永寧寺塔基遺址出土的泥塑


漢魏洛陽城是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五個朝代的古都,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曾經城郭巍峨、宮闕壯麗。雖然今天我們已看不到當初富麗堂皇的宮城,但透過巨大的城門墩臺和闕臺臺基,足以領略歷史的厚重與滄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