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天齊廟民俗:勸人從善不作惡

沁源縣位於山西省中南部、太嶽山東麓、長治市西北,晉東南、晉南、晉中交匯之地,因沁河之源而得名。1942年10月,為適應戰爭需要,在朱鶴嶺以北地區分設綿上縣,綿上縣政府駐東村、赤石橋、水峪等地。1945年4月11日,沁源和綿上又合併為沁源縣,縣政府駐郭道鎮。這裡不僅生態環境優美、景色宜人,礦產資源極為豐富,還擁有眾多的文化遺存。一些生動的故事和傳說一直流傳至今,郭道鎮綿上村天齊廟的習俗就是其中一個,這裡還保留著古老的廟會活動和傳統民俗,勸人從善不作惡。

沁源天齊廟民俗:勸人從善不作惡

重建後的天齊廟

悠久的歷史傳說

沁源縣地處我市西北部,是千年古縣、文化之邦。西漢時就設縣,最初時候縣名為谷遠,因處沁河源頭,北魏時候開始叫沁源,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歷史上,在沁源縣北部地區,還曾有過一個叫綿上的縣。隋文帝(楊堅)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沁源北部始置綿上縣,屬西河郡。元至元十年(1273)併入沁源縣。1942年10月,為適應戰爭需要,我黨以沁源北部地區設置綿上縣,領導人民群眾堅持抗日鬥爭,屬太嶽區管轄,縣政府先後駐過綿上、東村、水峪等地。1945年日軍投降後,綿上縣併入沁源縣。

沁源是一片紅色的沃土,也是綠色的海洋。長期以來,在厚重歷史文化的滋養下,這裡形成了淳樸厚道的民風,有著眾多文化傳說。介子推“割股奉君”、琴高真人行“涓澎之術”、李世民走馬花坡、竇建德下璧置城、趙匡胤靈空避難、無業逍遙綿上等民間故事和傳說廣為流傳。

善惡分明,揚善懲惡一直是我國傳統的價值取向。在沁源縣綿上村有一座天齊廟,廟內供奉天齊東嶽大帝,方圓百里村莊有親人故去的家戶,一般會在下葬前到此廟舉行報廟的民俗活動。時至今日,這裡還保留著古老的廟會和傳統民俗。

民俗文化的記憶

綿上村是沁源縣郭道鎮下轄的一個小村子,村子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汾屯幹線公路從村前通過。記者一行來到這裡採訪時,村裡正在進行美麗鄉村改造項目,一片繁忙的景象。他們將對原有的學校、史家大院遺址、抗日忠烈故居、十字樓等重點區域進行包裝改造,重新展現北方傳統民居建築的特色風貌,彰顯綿上古鎮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薪。

據這裡的村民講,綿上村的名字是從春秋時期傳承下來的古地名,東有介神山,屬於太嶽山中段綿山東麓餘脈。相傳,晉國直臣介子推曾隱居於綿山東麓,死後葬於綿上村附近的伏貴村(其墓今尚存),因此晉文公“環綿上而封”,將綿上村一帶封為介子推的祭祠之地,這裡又稱“古綿鎮”。隋開皇六年,開始在綿上村設立縣治,管理現沁源北部地區,最開始稱綿山縣,後改為綿上縣。綿山縣設立後,在綿上村東建了一座規模較大的天齊廟。久而久之,形成了對親友亡靈祭祀和敬神的民俗,以及關於善惡報應、孝敬老人等故事和傳說,這些民俗文化一直傳承沿襲至今。

天齊廟流傳下來的民俗主要有:方圓百里甚至更遠的地方的亡人都送往綿上天齊廟報到,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村中神廟管理人員邀請僧人、道士做法事;天齊廟每年舉辦兩次廟會,廟會期間,附近村子組織社火進香及文藝表演活動,隨後,人們一天抬天齊東嶽大帝神位牌出廟遊行,謂之“天齊爺出巡”。

民間傳承與重構

歷代《沁源縣誌》對天齊廟均有記載,舊志中稱東嶽廟、東嶽行祠,宋、元、明、清等歷代有重修和增修。據村裡老人講,綿上村古代時候除建有縣署衙門,城牆、天齊廟等之外,附近還建有城隍廟、玉皇廟、寶覺寺等一批寺廟古建築。隨著時間的流逝,天齊廟等廟宇殿堂已損毀,不過綿上村一帶流傳著很多天齊廟的民間傳說,此外還有介子推和古代綿山縣的故事。據村中老人回憶,曾有盲人編成鼓書傳唱,故事生動感人,民間生活氣息濃厚,又有神秘色彩。

千百年來,關於天齊廟的民間文化習俗,善惡報應的觀念和民間故事一直在流傳。其相關傳說故事,主要是地緣傳承,以綿上村為核心,輻射至周邊各村甚至平遙、屯留、沁縣、介休等鄰近縣區。人們通過參加廟會,以及生活中的喪葬習俗一代一代傳承。從天齊廟損毀至重新復建之前,祭祀、敬神和舉辦水陸道場活動停止了數十年,不過附近的人們每年農曆七月十五仍會到原廟址祭祠。

天齊廟的很多民俗和民間傳說,有很多勸人向善、不可作惡的故事,表達了民間對於亡故親人的思念和祝願,也反映了我國民間關於善惡等一系列傳統觀念,至今仍然影響著人們。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天齊廟習俗流傳的同時,也有很多故事已失傳、失記,現在可以收集到的僅有20餘個。當地企業家任鐵柱,從小就聽老人們講述天齊廟的傳說故事。改革開放後,他在綿上村北新店村籌建了通洲焦化廠,現在已發展成為融產煤、煉焦、化工產品於一體的大型集團公司——山西通洲煤焦集團公司。為了發掘保護當地的歷史文化遺產,任鐵柱組建了“通洲集團靈寶旅遊有限公司”,在原址重建了天齊廟。恢復重建的天齊廟分為上下兩院,有森羅殿、岱嶽殿、善報司、惡報司等建築,善報司前的對聯,警醒世人多行善事莫作惡。他們還恢復了靈通寺、寶通觀等一批古代寺廟建築,著手整理、挖掘關於這裡流傳的傳統文化和習俗,通過旅遊產業帶動當地鄉親增收致富,奔向更好的生活。(來源:上黨晚報 記者鄭學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