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十五年,大IP的小欢喜

“人点烛,鬼吹灯,鸡鸣灯灭不摸金。”

当这话从老胡嘴里讲出来,“灯丝”关于摸金校尉的记忆就此被唤醒。

“这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你必须给我挺住了,实在挺不住,糖衣吃了,炮弹给人打回去,千万不能让美色腐蚀了你纯洁的心灵。”

胖子的插科打诨自然地把思绪引向了那个朴素的年代,也想起了出生入死刀山火海走了好几遭的摸金三人组。

与世长辞者都盼望早登极乐,谁都不愿意在安眠之时,还要受到外人惊扰。”陈瞎子几句话慢悠悠地道出,又别是一番味道。

也难怪有人讲,随着网剧版《龙岭迷窟》上映,《鬼吹灯》回来了,好多人的青春一道回来了。

一语成谶,天机道破

《鬼吹灯》讲的,是虚构的盗墓的故事,但又有现实的年代背景,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没有理由的盗墓在我国是万万不能的。所以盗墓不能叫盗墓,要叫下墓,是迫于无奈或是不小心进了古墓。

下墓便要有下墓的理由,这就成了《鬼吹灯》的逻辑线。

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个合适的理由,小说里要注意,影视作品尤其要注意。

起初在东北,胡八一和王胖子下墓是为了弄点值钱的东西接济战友的遗孀,后来又因为懂点风水被考古队选做了领队,探了精绝古城,这里便结识了shirley杨;从那回来,又探了龙岭迷窟,发现了身上的诅咒,为了解除这诅咒,先后前往云南虫谷和昆仑神宫,解除了身上的诅咒。

到这里,应该是没有下墓的理由了,偏偏又有一位教授嘱咐打捞文物,摸金三人组下了南海归墟,为了救治在这里受伤的多玲,又去了巫峡棺山寻灵药。中间穿插了胡八一插队时误入黄皮子坟的故事和一段民国往事,构成了《鬼吹灯》的八本书。

其中这段民国往事,唤作《怒晴湘西》,去年的年初,改编成了网剧播出。心直口快的军阀罗老歪、一呼百应的卸岭魁首陈玉楼、神通广大的搬山道人鹧鸪哨偶然之间结成莫逆之交,让人哭笑不得。

“风风雨雨再大,勒个有心都会行天下,困难哪怕多如麻,姐妹兄弟一起闯天涯”应该三人的真实写照吧,乱世之中有一知己实属不易。

《怒晴湘西》到了最后,罗老歪死于非命,鹧鸪哨和陈玉楼分别。

两人虽同是探墓,但所求不一样,陈玉楼求财,鹧鸪哨求药,两人又各有所长,真要是合作了定是相得益彰。陈玉楼想邀请已成孤身一人的鹧鸪哨一道继续探墓寻宝,但鹧鸪哨得了所求之药的线索,急着前去,陈玉楼急着去云南求财,只约定此行之后再合作。

两人分别时又发了毒誓,“互相扶持共谋大事,若有违此约一个瞎眼一个断臂”

要说《鬼吹灯》妙就妙在这里,可怜也就可怜在这里。

鹧鸪哨去了西夏黑水域,那里遍地金银财宝,就是不见自己苦苦寻找的灵药,遇上毒水断了一条胳膊;陈玉楼前往云南献王墓,这里财宝不多,却有鹧鸪哨找寻的灵药,无奈他碰上了毒雾,熏瞎了一双眼睛。

这就是后来的陈瞎子了。

读者后来提了许多的如果,如果两人谁能缓几天再动身,或许就能同行;如果两人同行,或许都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如果不发那毒誓,或许也不会落一个凄惨的结局。

可是没有如果,因果造化就是这个样子了。当年读到这里,一边感叹两个英雄命运凄惨,一边也在钦佩作者设计的精巧。

一语成谶还不止这一件事。《鬼吹灯》缘起是张三链子,他有四个弟子,三人做了摸金校尉,他留下一句话,“摸金校尉合则生,分则死”

三人的结局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一个死于机关,一个死于蛛丝,另一个原本金盆洗手了,为救人又挂上了摸金符,死在西域。

读者又提出了许多的如果,但只是如果。张三链子的这三个徒弟,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性格上互有所补,如果······

合则生,分则死,像是玄学,却更像是人性。

在东北,一直有一种说法是,“大的不敢吃,小的都是仙”,“大的”指的是黑熊、东北虎等野兽,“小的”指的是胡黄白柳灰五种小动物——狐狸、黄鼠狼、刺猬、蛇、老鼠。

当时认为玄之又玄,现在想来有那么几分道理。五种动物都是携带了大量病毒细菌的,古时的人奉它们为仙,核心还是提醒人们少和这些家伙接触,有时候还讲究要给这些家伙留一口粮食,让他们少祸害人。

这道理放在现在也适用,其实都是一个敬字,敬这些仙,也就是敬自然。是人的智慧所在,也是人性闪光的地方。

是天机,不可说,是人性,只能悟。

《鬼吹灯》十五年,大IP的小欢喜

一语成谶

考古?盗墓?

我上考古系的第一节课的时候,年轻的男老师拿出了一本《鬼吹灯》,反复跟我们强调,书里的都是假的,考古绝不是盗墓!

我是选修这门课的,纯粹是兴趣使然,《鬼吹灯》里光怪陆离的“下墓”经历还真的是我选这门课的理由之一。

可我问他喜不喜欢这本书的时候,他说喜欢。

他教田野考古,4个月后,他教的这些学生就要到某个墓葬群进行实地的考古实践了。

我也问过坐在我旁边的一些同学,有一两个和我的想法类似,读过了一些盗墓的小说,便对文物、历史有了兴趣,就选择了考古学或者历史学专业。

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认识到了考古和盗墓的区别,但是他们仍然兴趣不减,他们把对于机关、粽子、洛阳铲的兴趣投入到了文物学、地质学上,永远是课堂上最活跃的那个。

“其实我们一开始就知道这都是虚构的。”一位同学说,“可是,它一定是我们选择这个专业的启发者。”

《鬼吹灯》的作者天下霸唱,本名张牧野。彼时的他正处在人生低潮,所开的期货公司因违规遭到审计,没了生意。

无所事事之际,为了哄女朋友开心,他开始写鬼故事。

05年10月,第一部小说《凶宅猛鬼》问世,五章,七千字不到,灵感来源是朋友的梦,梦见老头和老太照片压着自己。

张牧野住在天津胡同里,有一个邻居就是倒腾文物的,世世代代跑江湖,听来不少民间山里的鬼怪传说。

父母是地质勘探工作者,张牧野曾随父母所在的地质勘探队驻扎在大兴安岭一带,去老乡家里时,发现家家户户都有几个古墓里淘出来的瓶子,猪圈都用墓砖围起来。这在当时的东北,并不罕见。

他和小伙伴们钻洞穴、进坟坑,了解洛阳铲、铁钎等考古工具,一点都不怕,爱听的也尽是奇闻逸事、志怪传说。

靠着这些,张牧野开始动笔,最初是在论坛里更新,只是为了哄女朋友。虽然这之后不久分手了,但是《鬼吹灯》的雏形基本成了,他也就继续写了下去。

他当时不会想到,这一写,就是8本书,就是一整个盗墓体系。

可是张牧野自己说,在这之前,他是个连说明文都写不明白的学生,整天就是“快意恩仇,杀人放火”,《水浒传》在他看来就是黑社会的发家史。

有人开玩笑说,我真想向警方举报天下霸唱,你去他们家搜,我觉得肯定能搜出一地窖的文物,不然他怎么知道这么多,写得这么详细。

停电的时候,专门在房间的东南角点上一支蜡烛,模仿倒斗;去肉店里,跟老板说留几只黑驴蹄子,这都是“灯丝”做过的事。

我家那时在山上,我有时向北边看,三座山夹着两道沟,上方正好是北斗七星,我就说这是绝佳的风水位,三才开馆,七星照耀,一定是大墓,要对着大山磕几个头。

母亲有时笑我傻,有时也跟我讲她小时候到山洞里探险的故事。

我和那位老师仔细聊过,虽然很多学者用“一派胡言”来评价这本书,但他却说,我们需要《鬼吹灯》。

什么是真的呢?厚厚的封土层、几千年前的青砖、破碎的瓷器,这些是真的,可是有几个人有兴趣了解呢。它们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展柜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很少有人愿意去博物馆看一看这些真的。至于那些晦涩难懂的史料,更是无人问津。

既然有人愿意读《鬼吹灯》,那它就是一个很好的“科普手段”。人们看了,感兴趣了,就会去找一找真实的文字记载读一读,就会多多少少了解一些,这是多少史料书籍没能做到的,《鬼吹灯》可以。

我问他说那些轻信了书里面鬼怪传说的人怎么办,老师也只是苦笑。

《鬼吹灯》十五年,大IP的小欢喜

考古?盗墓?

“鬼吹灯”不再属于他

“别为了钱,把自己给出卖掉。”

那时张牧野年轻气盛,委身起点中文网,每天要为了三千字的日更挠头,后来全书完成,忙着出版,又要为了一些不能明说的规矩不断改稿。

他不愿意,却也没办法。

那个时候大概还没有IP的概念,张牧野也没想到自己的《鬼吹灯》会火到令人眼红的地步。游戏出版商、电影版权方、网文平台方等像一只只饿狼一样扑到了这块大蛋糕上。

有人想把《鬼吹灯》做成中国的漫威,有人拿它跟《权力的游戏》、《哈利波特》相比较,试图证明它的潜力。

这些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张牧野这个糕点师只是冷冷地看着。

他没什么商业头脑。

有人说他在一个酒局上把《鬼吹灯》卖了,卖了10万块,有人说仅仅后四本就卖了一百五十万,个中真假不论,混乱是肯定的。

版权的纷争后来还有了一场官司,结果是张牧野败诉,他不能再使用“鬼吹灯”作为作品名称或者主要章节标题。

换言之,“鬼吹灯”不再属于他了,在他当年签下协议以后。

中国的内容产业一直试图寻找一个立得住的IP,从《山海经》到《明朝那些事》,从神话传说到民间故事,好像都差点意思,《鬼吹灯》算是在这之中脱颖而出的,让人稍微看见了点曙光。

张牧野的败诉于他个人而言或许心酸,于整个内容产业来说,却是一剂强心针——“除创作者外,经营者对知名商品的权益也受法律保护”。

这件事告一段落。

近年来,《鬼吹灯》系列经常有改编的院线电影、网剧、网络电影上映,虽然质量参差不齐,倒也披沙拣金剩下了一些精品。陈坤主演的院线电影《寻龙诀》,靳东、陈乔恩领衔的《精绝古城》反响都还不错,最近的《龙岭迷窟》更是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用点子智慧”,马大胆这句绝对是最近的流行语之一。

3号厅检票员工就说:“终于有部国产剧能夸了!”

比剧情更让观众兴奋的,是主创团队的诚意。

饰演胡八一的潘粤明和饰演Shirley杨的张雨绮先后道歉,回应观众提出的问题。潘老师为身材发福道歉,并说以后一定注意身材管理;雨琦姐则解释了台词生涩的问题。

问题不大,无伤大雅,以后费点心就是了。

从05年至今,15年过去了,风风雨雨雨雨风风,《鬼吹灯》逐渐走上正轨。

《鬼吹灯》十五年,大IP的小欢喜

版权

“门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灯嘴,惊倒世间儿女。”

这句词出自辛弃疾的《山鬼谣》,便是“鬼吹灯”的来历。

有人视它为珍宝,有人视她为洪水猛兽。有人把它当作自己的孩子,有人把它当作巨大的商机。有人把它捧得高,有人把它踩在脚下。

《鬼吹灯》不再是“鬼吹灯“,因为世间没有鬼,只有人心。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读者眼中就有一万只“鬼吹灯”。

还是那句,“人点烛,鬼吹灯,鸡鸣灯灭不摸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