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眼中的好孩子,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终于被毁掉了人生

父母生养孩子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还是延续自己的人生,成就自己的梦想?人们口中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养儿防老,似乎孩子的出生就是为了自己卧病在床的时候有人伺候,去世的时候有人披麻戴孝。这就是孩子出生的全部意义吗?

我认为不是!人类的生理冲动有了孩子的出生,情感奉献才有了孩子的成长。我们每个人从降生到去世,从来都不是为了延续和继承,而是为了过好自己这辈子!“乌鸦反驳、羊羔跪乳”,我们应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按照父母的想法过一生!

父母眼中的好孩子,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终于被毁掉了人生


“我爸妈说的对,我真的不是那块料”

叶子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关系很铁。在学校,他表现得很优秀,学习很努力,什么事情交给他我们大家都很放心。毕业后他进了一家合资企业,工作上依旧很出色,是我们羡慕的对象。但是前几天我接到了他的电话,声音听起来很疲惫。

他说:“我爸妈说得都很对,我真的不是那块料!如果我听了我爸妈的话,我就不会让部门的领导和同事门失望!”细问之后我才知道,他刚刚弄丢了一个几百万的项目,而他们部门为了那个项目已经加班加点了一个多月。我能想象得到他的绝望,因为他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作为一个骄傲的人,是不允许自己失败的,可是让我诧异的不是他的失败,而是那一句“我爸妈说的对”。作为一个从小到大都喜欢跟父母对着干的人来说,这一句话是很让人费解的,失败了为什么会认为父母又说对了而不是去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失败、有没有补救的可能。

父母眼中的好孩子,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终于被毁掉了人生


父母犯的错,终究要让孩子来承担

当我们剖析叶子的成长经历,很容易就找到了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影子。父母在孩子面前是绝对的权威,对孩子的人生做好了完整的规划,每一天都在父母的要求下成长。他的成长,充斥着各种指令:你要六点半起床,你要好好学习,你要…、周内不许看电视,晚上睡觉不许超过十一点,跟同学出去不许超过晚上九点回家,你不许…

这大概就是他成长阶段的缩影,大概是为了证明父母的“绝对正确性”,每次当他想要尝试一些新事情的时候,他的父母总会告诉他一件事:你不行,你做不好,你不适合,你只适合……无一例外的是,父母经常说对,偶尔一次没有说中,他的父母也会告诉他:那只是你的运气好,下次就不一定了。

这种教育,成功的把叶子塑造成了一个“乖孩子”,他听话、努力、刻苦,从来不会让父母多操心,在同学当中,一直都是别人家父母羡慕的对象,教育自己家的孩子都是“你要向人家学习,看看人家多乖”。但是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叶子,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自己。于是,成年后他很难摆脱下面这些困境:

1、 做事犹豫不定,没有主见;

2、 缺乏自信,质疑自己的能力;

3、 亲近失败,恐惧成功;

他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活成父母口中的样子,而不是自己样子!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的,更不要说想要成为什么样子、过什么样的生活了。他唯一明白的就是我父母希望我这样。我把这样的人称之为木偶人”,牵线控制他的就是他的父母,他这辈子所有的成功可能就是父母曾经说过的“你适合、你可以”,其他任何父母没有说到的事情,在他心里都是“我不行、我不是那块料”!

父母眼中的好孩子,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终于被毁掉了人生


正确的教育,是让孩子做自己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孩子成为了父母梦想的牺牲品。曾经看过一个段子:世界上有三种鸟,第一种是聪明的鸟,会自己飞,第二种是努力的鸟,它虽然不聪明却会努力去飞,第三种鸟最可气,自己飞不了回家生了小鸟,每天在窝里逼着小鸟赶紧飞!我们很多父母都活成了第三种鸟的样子!

如果您真的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要让孩子做自己,而不是让孩子去实现您未曾实现的梦想!在这里提供三点建议:

  • 多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的努力和付出。不要总是夸孩子聪明、有天赋,因为天赋是无法改变的,而孩子想要成功,更多时候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在我看来,父母夸孩子聪明是为了夸自己的基因好,跟孩子没关系!
  • 允许孩子试错,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的选择。在一个能保障孩子安全的范围内,允许孩子去尝试、去犯错,因为失败才是最好的老师。人总是健忘的,你告诉孩子一百遍不要去碰刀子带给孩子的印象始终不如他碰的时候被划破手带来的更印象深刻!
  • 不要试图替孩子规划一辈子的路,因为您陪不了孩子一辈子!即使您为孩子安排好了每一步路,孩子也有一程需要自己走,说不定在您看不见的地方,孩子就偏离了您所有的安排!如果您真的爱孩子,就让他做自己!
父母眼中的好孩子,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终于被毁掉了人生

我们曾经努力的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追逐自己的梦想,可是当我们为人父母后却又变本加厉的控制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不要让“我还不是为了你好”成为我们堂而皇之控制孩子的理由,因为我们的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为我们而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