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眼中的好孩子,鄰居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終於被毀掉了人生

父母生養孩子究竟是為了什麼?為了傳宗接代、延續香火,還是延續自己的人生,成就自己的夢想?人們口中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養兒防老,似乎孩子的出生就是為了自己臥病在床的時候有人伺候,去世的時候有人披麻戴孝。這就是孩子出生的全部意義嗎?

我認為不是!人類的生理衝動有了孩子的出生,情感奉獻才有了孩子的成長。我們每個人從降生到去世,從來都不是為了延續和繼承,而是為了過好自己這輩子!“烏鴉反駁、羊羔跪乳”,我們應該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按照父母的想法過一生!

父母眼中的好孩子,鄰居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終於被毀掉了人生


“我爸媽說的對,我真的不是那塊料”

葉子是我的大學同學,我們關係很鐵。在學校,他表現得很優秀,學習很努力,什麼事情交給他我們大家都很放心。畢業後他進了一家合資企業,工作上依舊很出色,是我們羨慕的對象。但是前幾天我接到了他的電話,聲音聽起來很疲憊。

他說:“我爸媽說得都很對,我真的不是那塊料!如果我聽了我爸媽的話,我就不會讓部門的領導和同事門失望!”細問之後我才知道,他剛剛弄丟了一個幾百萬的項目,而他們部門為了那個項目已經加班加點了一個多月。我能想象得到他的絕望,因為他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作為一個驕傲的人,是不允許自己失敗的,可是讓我詫異的不是他的失敗,而是那一句“我爸媽說的對”。作為一個從小到大都喜歡跟父母對著幹的人來說,這一句話是很讓人費解的,失敗了為什麼會認為父母又說對了而不是去反思自己為什麼會失敗、有沒有補救的可能。

父母眼中的好孩子,鄰居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終於被毀掉了人生


父母犯的錯,終究要讓孩子來承擔

當我們剖析葉子的成長經歷,很容易就找到了傳統的“中國式家庭教育”的影子。父母在孩子面前是絕對的權威,對孩子的人生做好了完整的規劃,每一天都在父母的要求下成長。他的成長,充斥著各種指令:你要六點半起床,你要好好學習,你要…、周內不許看電視,晚上睡覺不許超過十一點,跟同學出去不許超過晚上九點回家,你不許…

這大概就是他成長階段的縮影,大概是為了證明父母的“絕對正確性”,每次當他想要嘗試一些新事情的時候,他的父母總會告訴他一件事:你不行,你做不好,你不適合,你只適合……無一例外的是,父母經常說對,偶爾一次沒有說中,他的父母也會告訴他:那只是你的運氣好,下次就不一定了。

這種教育,成功的把葉子塑造成了一個“乖孩子”,他聽話、努力、刻苦,從來不會讓父母多操心,在同學當中,一直都是別人家父母羨慕的對象,教育自己家的孩子都是“你要向人家學習,看看人家多乖”。但是這種環境下長大的葉子,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自己。於是,成年後他很難擺脫下面這些困境:

1、 做事猶豫不定,沒有主見;

2、 缺乏自信,質疑自己的能力;

3、 親近失敗,恐懼成功;

他人生的全部意義就是活成父母口中的樣子,而不是自己樣子!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子的,更不要說想要成為什麼樣子、過什麼樣的生活了。他唯一明白的就是我父母希望我這樣。我把這樣的人稱之為木偶人”,牽線控制他的就是他的父母,他這輩子所有的成功可能就是父母曾經說過的“你適合、你可以”,其他任何父母沒有說到的事情,在他心裡都是“我不行、我不是那塊料”!

父母眼中的好孩子,鄰居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終於被毀掉了人生


正確的教育,是讓孩子做自己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的孩子成為了父母夢想的犧牲品。曾經看過一個段子:世界上有三種鳥,第一種是聰明的鳥,會自己飛,第二種是努力的鳥,它雖然不聰明卻會努力去飛,第三種鳥最可氣,自己飛不了回家生了小鳥,每天在窩裡逼著小鳥趕緊飛!我們很多父母都活成了第三種鳥的樣子!

如果您真的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要讓孩子做自己,而不是讓孩子去實現您未曾實現的夢想!在這裡提供三點建議:

  • 多鼓勵孩子,肯定孩子的努力和付出。不要總是誇孩子聰明、有天賦,因為天賦是無法改變的,而孩子想要成功,更多時候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在我看來,父母誇孩子聰明是為了誇自己的基因好,跟孩子沒關係!
  • 允許孩子試錯,不要過多幹預孩子的選擇。在一個能保障孩子安全的範圍內,允許孩子去嘗試、去犯錯,因為失敗才是最好的老師。人總是健忘的,你告訴孩子一百遍不要去碰刀子帶給孩子的印象始終不如他碰的時候被劃破手帶來的更印象深刻!
  • 不要試圖替孩子規劃一輩子的路,因為您陪不了孩子一輩子!即使您為孩子安排好了每一步路,孩子也有一程需要自己走,說不定在您看不見的地方,孩子就偏離了您所有的安排!如果您真的愛孩子,就讓他做自己!
父母眼中的好孩子,鄰居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終於被毀掉了人生

我們曾經努力的想要擺脫父母的束縛,追逐自己的夢想,可是當我們為人父母后卻又變本加厲的控制我們的孩子,是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不要讓“我還不是為了你好”成為我們堂而皇之控制孩子的理由,因為我們的孩子應該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為我們而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