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9月中旬,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就宣佈,拉尼娜已經現身在太平洋上,到10月,拉尼娜繼續在熱帶太平洋上發威。根據NOAA的監測數據,熱帶中東太平洋關鍵區Niño3.4海區的表層海面溫度比1986-2015年的平均溫度低約0.8攝氏度,同時三個月平均的Niño3.4指數為-0.6度,這意味著太平洋目前的確已經處在拉尼娜範圍內,來自NOAA的預測指出,拉尼娜大約有85%的機會持續整個冬季,並且拉尼娜還可能繼續發展增強,可能在冬季發展到頂峰。
拉尼娜(LaNiña)是熱帶中東太平洋地區表層水溫大範圍低於平均水平的現象,當這種情況出現後,大氣層會對偏低的海水產生反應,從而導致氣候異常——在拉尼娜條件下,科學家們預測能看到更強的沃克環流,沃克環流是太平洋上的經典氣候模態,即空氣在溫暖的西太平洋上升,並且在較冷的中東太平洋上空下沉,因此底層的風為偏西風,而高層的風為偏東風。在拉尼娜模式下,西太平洋的上升氣流將變得更加猛烈,而中東太平洋地區的下沉氣流也將變得更加猛烈,同時南美北部還能觀察到上升運動增強,而在東部非洲也將出現異常下沉運動。
在整個9月到10月初,熱帶太平洋近地表的信風都強於平均水平,太平洋中東部地區的高層風也是如此,科學家們用來測量西太平洋和東太平洋之間海平面壓力變化的兩個指數——南方濤動指數和赤道南方濤動指數均為正值,這表明在太平洋西部地區存在著更多的上升空氣,從而帶來了較低的海平面氣壓,而太平洋東部有更多下沉的空氣,帶來了較高的海平面氣壓,這也說明了沃克環流增強的證據。
大多數計算機模型預測都預測,拉尼娜現象將持續整個冬季,而春季則將減弱,計算機預測模型這樣預測的理由,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東部太平洋的表層之下,仍有大量的冷水團,這些水團溫度低於平均水平,並且正在從太平洋東部浮出水面,這將為表層提供較冷的水源,從而使得拉尼娜得以繼續維持。
幾種計算機模型預測都指出,Niño3.4指數在11月至1月的峰值時將比長期平均溫度低1.0度以上。雖然沒有這一類事件的特定強度定義,但通常來說,與長期平均值的偏差超過1攝氏度的事件會被認為是中度-強烈的事件。強烈事件不一定會增強全球天氣和氣候影響的強度,但會增加發生某些極端事件的可能性。
根據以往的觀測數據,拉尼娜對於亞洲東部秋冬季的一個重要影響就是降雨——在拉尼娜影響的期間,東南亞和南亞將以多雨為主,而中國東部、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則可能迎來偏乾燥的冬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