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高15-50釐米,具球莖狀根莖,有扁珠形荸薺狀環紋,內部汁液極富粘性;莖直立粗壯;葉4-5片,狹長圓形或披針,長8-29釐米,寬1.5-4釐米;花3-8朵生於根出花梗的先端,成總狀花序,紫色或淡紅色,萼片與花瓣近似,唇片稍短,白色或淡紅色有紫色脈紋,全花長約30毫米,早春開花,輕盈可愛;種子細小。
——園林用途:
觀花類,白芨為地生蘭的一種,花有紫紅、白、藍、黃和粉等色,可佈置花壇,常叢植於疏林下或林緣隙地,宜在花徑、山石旁叢植和盆栽室內觀賞,亦可點綴於較為廕庇的花臺、花境或庭院一角,更宜作林緣或林下地被植物。
——主要產地:
白芨原產中國,廣佈於長江流域各省。國外已引種在半陰的岩石園中。 陸生草本。
——管理養護:
將種子播於溼毛巾上,放在薄膜下,保持20℃的溼潤條件,1-12個月發芽,然後精細照管才能成苗,習性要求與其它蘭科植物相同。地栽前最好翻耕土壤,施足基肥。頭年的冬季到次年的3月初種植,栽植深度3-5㎝。生長期需保持土壤溼潤,注意除草鬆土,每2周施肥1次。一般栽後2個月開花。花後至8月中旬施1次磷肥,可使塊根生長充實。
——植物文化
花語:
醫治創傷。
傳說:
古時有一名會稽將官,為保皇帝從關外回京而身負重傷。皇帝感動,必須要將其治好,太醫們將腿肢折及外傷均治好了,而肺穿破醫不好。皇帝徵召能士醫治。有一個農民拿一把像菱角肉似的根和草獻上。把藥烘乾磨末,一半沖服,一半外敷。用藥後果然奇效,肺傷癒合而吐血停止,皇帝大喜。而農民不要錢財,只求皇帝賜一藥名,且編入藥書,公佈天下為更多的人服務。皇帝連連點頭道:“好!好!這藥還沒有名字?”並問:“你叫什麼名字?”農民回答說:“我姓白,名及。”皇帝笑笑說:“這藥就叫白芨吧”。
南宋著名的文學家,學識淵博、尤熟宋代掌故的洪邁(1123 -1202年),編著的《夷堅志》中有一則故事:台州獄憫一大囚,囚感之因言:“吾七次犯死罪,遭訊拷,肺皆損傷至吐血,人傳一方,只用白芨為末,米飲日服,其效如神。”後其囚凌遲,劊者剖其胸,見肺部竅穴數十處,皆白芨填補,色猶不變也。言雖過實。吸收方能治醫而補,色猶不變也是過實。但白芨治肺空洞、吐血、支氣管擴張咯血,其效比單純用抗癆藥和其他西藥效果好,有顯著縮短凝血酶原在凝血過程中的轉機,加速紅細胞沉降率,對毛細血管具有較好的修補功能,且無不良反應。並且白芨的膠漿能促進創面生長和癒合。
中醫認為,白芨性味苦、澀、寒,質粘而澀,入肺、胃、肝經,功能收斂止血,消腫生肌。藥理學研究證實,白芨含大量黏液質,其中有多種聚糖,還含揮發油、澱粉,有縮短凝血時間及抑制纖溶作用,能形成人工血栓而止血。另外,體外試驗對結核桿菌有明顯抑制作用。由於白芨有加強烏頭鹼毒性作用,所以“十八反”中明確提出不宜與烏頭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