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耕望的《兩漢太守刺史表》是一份無聊的兩漢地方官員任職表嗎?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兩漢太守刺史表》,會不會覺得這可能是本挺無聊的書,兩漢時代的地方官員表格彙總有什麼好看的?

我第一次在網上看到這本書也有類似的想法。但是在讀了嚴耕望先生的《治史三書》之後,對他和他寫的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下單買了這本書。

拿到這本厚厚的《兩漢太守刺史表》,做了初步研究之後,才體會到這是一本非常特別,有恆,有識,有智的歷史書,對喜歡兩漢,三國和整個魏晉南北朝史的朋友,會是一本價值不可估量的參考書。 為什麼這麼說?

有恆:工作隨時努力,生活隨遇而安

首先這本書是把歷史當作終身事業的嚴耕望先生治學準則的突出表現。 嚴先生對歷史的興趣由《三國演義》激發,通過《三國志》完成啟蒙,後來師從錢穆先生,1941年在武漢大學歷史系畢業,最後成為中古歷史制度與歷史地理的大家。

嚴耕望的《兩漢太守刺史表》是一份無聊的兩漢地方官員任職表嗎?

有恆就是他的治學精神。1957年到1959年間,四十出頭的嚴耕望在哈佛大學做訪問學者,那時候的他在自己的研究領域裡已成就斐然, 卓然成家。但是在那段時間裡,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苦讀,比當時在校的研究生還要勤奮。

每天九點鐘不到,他已在哈佛的燕京圖書館前面等著開門。下午五點,圖書館關門,他總是最後一個走的。 當時,他正在為下一個巨大的研究計劃做準備,找遍了圖書館裡唐代歷史地理的所有中日文書籍,並作詳細筆記。

為了更好地讀懂日文文獻,他還和研究生一起上了一整年的初級日文課。 和他當時一起上課的余英時回憶說:還清楚的記得,對不甚明白的地方,嚴耕望總是提出來,找他一起討論,那種認真不苟的神情,令人難忘。

其實這種習慣,嚴耕望在大學時代就已經養成,四十年下來,光積累的卡片資料就有20萬件之多,這是他撰寫傳世之作《唐代交通圖考》的紮實基礎。

所以我特別喜歡嚴先生的兩句至理名言:工作隨時努力,生活隨遇而安。

有識: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書,說人人所未說的話

嚴耕望認為能有機會運用新的史料,自然能得出新的結論,創造新的成績,這是人人所能做得到的,不是本事,不算高明。真正高明的研究者,是要能從人人能看得到,人人已閱讀過的舊的普通史料中研究出新的成果,這就不是人人所能做得到了。

他個人研究歷史的路線也是從一般普通史料入手,雖然引用的史料除正史、政書、地誌之外,還涉及詩文、石刻、佛藏、雜著等,來源相當廣泛,也偶爾引入新發現的史料,但真正的基礎仍然建築在正史之上。

他曾聽到其他歷史研究者批評他“只是勤讀正史”,又帶點挖苦的味道說他,“能讀讀正史也好”,意思是不大看得起他只會研究正史。等到他用正史為主要來源寫出《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與《唐僕尚丞郎表》兩部大作之後,才得到了其他歷史研究者的刮目相看。

嚴耕望的《兩漢太守刺史表》是一份無聊的兩漢地方官員任職表嗎?

所以,我們研究任何東西(不管歷史,商業,還是其他),最主要的是要運用頭腦長時期的下深入功夫,從現有的資料中推陳出新,不要愁著沒有好的新資料可以利用。

有智:智慧就在刻苦與努力之中

打開《兩漢太守刺史表》,我開始從目錄中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比如,我很想知道著名的邊遠州郡涼州隴西的情況。

翻檢到隴西一欄,嚴耕望從所有中古史料中能找到的隴西任職情況一目瞭然(如下面兩張圖所示)。


嚴耕望的《兩漢太守刺史表》是一份無聊的兩漢地方官員任職表嗎?

有明確史料記載的第一任隴西太守在文景之治的時候, 由助周亞夫平定七王之亂的公孫昆邪擔任。他在任十四年,最後封侯可謂志得意滿。接任這一職務的是漢武帝時代赫赫有名的飛將軍李廣,他的運氣就沒那麼好了,一輩子沒封侯,留下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典故。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以及後面漢昭帝,漢宣帝時代,西漢取得了對匈奴的戰略性勝利,打通西域,隴西郡的任職記錄就開始變得越來越有持續性了。


嚴耕望的《兩漢太守刺史表》是一份無聊的兩漢地方官員任職表嗎?

從漢元帝開始,出使大宛平定莎車的名將馮奉世(順便提一句,他是馮唐的孫子)的次子馮野王,三子馮逡先後擔任隴西太守,前後二十多年。馮家兄弟二人,在隴西郡取得了出色的政績,為當時的人們所稱道。

猜猜誰是最後一任隴西太守?翻撿東漢時期的任職記錄的最後一項,東漢末,曹魏時期的重臣徐邈是東漢名義上的最後一任隴西太守(曹丕稱帝之前)。 這位徐邈,在魏明帝曹睿時期,被委以整個涼州刺史的重任,治理有方,善於和周邊的羌人和胡人打交道,為阻斷諸葛亮的北伐打下了堅實的後勤基礎。

上面僅僅以涼州隴西郡為例,幾分鐘查閱之後就得到了隴西郡在兩漢近四百年時間的風雲變幻的第一印象。 要知道,《兩漢太守刺史表》用同樣的方式覆蓋了兩漢時期每個州郡的任職沿革,可想而知當時嚴耕望先生下了多少苦功夫,惠及後人。

最後強調一下,喜歡歷史,特別是兩漢魏晉南北朝史的小夥伴千萬不要錯過這本今年剛剛出版,非常難得的工具書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