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关停课外培训班减负?至少,这种“高级作文”培训班该被淘汰

通过关停课外培训班减负?至少,这种“高级作文”培训班该被淘汰

通过关停课外培训班减负?至少,这种“高级作文”培训班该被淘汰


最近各地复学,在家里憋了四个月的神兽们终于出笼了。

通过关停课外培训班减负?至少,这种“高级作文”培训班该被淘汰

送走神兽,家长们挺高兴,但想到另外一件事,脸上会掠过一丝阴霾,培训机构还没开业,周末要把孩子送到哪里去?

这边厢还在听家长抱怨周末该咋办,那边厢一种声音甚嚣尘上:

借这次疫情的机会,希望政府索性把教培机构彻底关停,以此推动中小学生的减负

教培机构惹谁了

彻底关停民办教培机构的声音,已经出现好几年了,反对者们态度一致:(教培机构)增加了孩子的学习负担,榨取父母的血汗钱,推高了应试难度。

教育部这边开了口子,放出“史上最严减负令”,风吹草低找肥羊,就有人想趁天黑下刀子,他们的刀尖对准的是培训机构的软肋。

通过关停课外培训班减负?至少,这种“高级作文”培训班该被淘汰

一线老师当久了,对培训机构并没有太多恶意,反倒觉得她们有些像小媳妇,瞅着别人的脸色过活。只要有最起码的理智,正常人都明白,应试的压力和学生的负担,与培训机构何干呢?这是倒果为因,算撒泼不讲理。

负担来自何方?大家心里都清楚——家长们合谋“炒”起来的。只要有一个家长炫耀,自家孩子的成绩好,就会有另外一个家长回家替孩子想办法。

能力有限,学校里解决不了,就要寻找第三方帮忙,培训机构应运而起。其他家长站在一旁能安之若素吗,我们没有资格要求别人家的孩子停下额外的努力,和其他孩子一起“公平”地成长。至于此后的教培机构商业“骚操作”,那是市场规范的事情了。

回到十八世纪的俄国,看一眼学法语的贵族就明白了。为了显示有教养,条件差不多的家庭都会请个法语家教,贵族们聊天用法语,法语教培自然水涨船高。据说,当年俄国有过奇葩规定:成年贵族不会说法语,连结婚的权利都会被剥夺。这就像教培机构伙同名校办比赛,没有我家组织的比赛成绩,想进名校很难。

通过关停课外培训班减负?至少,这种“高级作文”培训班该被淘汰

隔着几百年,大家唯一的区别是,人家当年拿法语当教养,我们拿分数当命。明明是社会风气助推了培训风行,却要怪他们为何要存在,这就像某人减肥失败,不怪自己吃得太多,反而嫌衣服太紧。

但是,我申请取缔这种“高级作文”班

听完我上面这么理性和识大体的论述,是不是有人觉得我是培训那头的。我期待的可不是这个结果。

我希望有人看我这么理性,允许我温和地管理几天有些混乱的教育培训市场,我们需要一个正常的教培市场,弥补公共教育资源不足的缺陷,但不是要干掉他们。

我会申请先语文入手,把那些教孩子们写“高级作文”的机构拉出来“打屁股”。他们不仅是孩子的负担,还是社会的累赘。

两分钟之前,我还很理性,为什么突然就急了?“高级作文”怎么了?

我一直这样认为:去英语、数学、音乐、体育培训班,学好了,能提分、能学习技能、能锻炼身体;没掌握,最多是花点冤枉钱,反正孩子是赤条条进来,光秃秃出去的。

但是这种“高级作文”班,教给孩子的东西却是坏人心志的,甚至是败坏世风的。

我是被自己的学生气坏了,才这么不体面。

通过关停课外培训班减负?至少,这种“高级作文”培训班该被淘汰

班里一个孩子,去所谓的“高级作文”培训班修炼了一番之后,学会了用大词、虚头巴脑地扯淡的写作风格。小孩告诉我,那里的老师,推崇的是这种风格的作文:

黄昏,天际,晚霞晕染出旖旎的五彩。我彳亍一路终于到家,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放下书包,厨房里的饭菜香却早已氤氲进了我的心房。

我用最大的耐心,逐词把这段话里“扯淡”的地方分析给我的学生,希望她能悔悟:

1. “黄昏,天际”,是不是在说废话,如果黄昏的昏黄不在天际,应该去哪里找?另外,城里的孩子能找到天际,这个孩子也够厉害的——大家平日里都五大三粗的,捏着嗓子装风情,真的好吗?

2. “晚霞晕染五彩”,技术难度高不高,最常用的“五彩”是“青、黄、赤、白、黑”,请“晕染”一下;退一步,五彩就算是指色彩斑斓,拿“旖旎”凑上去,不觉得是猪兔同笼了吗——是不是有人在打赌,我们这些语文老师都是瞎的?

3.

“彳亍一路”,迎面踹来一个“高级”词,辞典上的意思是“缓慢地走”,但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彳亍”这个词感情色彩并不明快,以戴望舒《雨巷》为例,“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默默彳亍着”。为什么上一句还在天际看见五彩斑斓,一个猴子要来取经,情绪上努力想要柔美和明亮,下一句却用了这样一个迟缓的动词?——家里是出了什么事,让孩子彳亍着不能赶紧回家,还是她没看够“五彩”?(这完全是自己写作都不过关的写作老师跑出来骗人的!)

4. “锈迹斑斑的铁门”,为了装高级、诗意,用“锈迹斑斑”来污损自己的家庭真的好吗?想要描写家庭环境,得知道自己到底要表达什么才行啊!——难道这是要我们破案吗?为何女孩放学彳亍不愿回家?黄昏之下,家门锈迹斑斑,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是人性的沦丧还是……

5. “饭香氤氲”,氤氲是个普通人较少使用的词,多用在山岚云霭这种环境里,带点仙气,“饭香氤氲”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推开你家锈铁门,一下时空穿越到山洞里,你妈做好的饭香和云烟涌了你一脸。——请问,这个妈妈是得道了吗?是在哪里修炼的?


反观被“高级作文”班老师嫌弃的作文:

傍晚,我放学回家,推开门,放下书包,走进厨房,看见妈妈正在做饭。

这样的问题不受待见,原因是太平直简单,没有亮点和高级词汇、高级表达,但凭语文老师的良心来说,这个开头至少像人在说话。

通过关停课外培训班减负?至少,这种“高级作文”培训班该被淘汰

不会说人话,受伤的不仅仅是孩子

一个专门研究写作的朋友反复跟我讨论过,教孩子写作文,第一要务是让他们“说人话”。

写作和表达最根本的要求是清晰地表达,这段“不够高级”的表达,至少传达了清晰的信息,看了这样的作文,我们知道遇到一个朴实但准确的孩子,而不是一种浮夸而虚伪的风格。

这样平实的表达,用另一种方法来修改,完全可以变得好看起来——讲故事。

怎样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写一个好的开头呢?最好用的方法就是,设置一个场景,制造一个小冲突。例如:

晚上放学,我在巷子里瞎转悠,就是不想回家见老妈,心里七上八下的。

读者会跟着作者的思路去想,“我”和妈妈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我”心中忐忑?用冲突和问题吸引大家继续往下看。

至于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还是让它消失吧。如果一定想让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门上,方法有一大把:可以让铁门发出点声响,可以因为心虚,推动铁门时觉得有些沉重。一个人的听觉、触觉等感觉,都可以用在门上。

通过关停课外培训班减负?至少,这种“高级作文”培训班该被淘汰

给学生讲完这段,我的情绪渐渐平缓了,学生给吓了一跳,问我今天是怎么了?

我跟学生说:你们学历史,新文化运动这节,胡适推动的“白话文运动”记得吧?他为推动白话文,列了八个条目:

  • 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
  • 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
  • 不用典;
  • 不用套语滥调;
  • 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
  • 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
  • 不摹仿古人;
  • 不避俗话俗字。
通过关停课外培训班减负?至少,这种“高级作文”培训班该被淘汰

胡适

我问学生:懂吗?她说明白的不多。我告诉她:不用全懂,记住这几点就够了:

1. 言之有物,不无病呻吟;

2. 说人话,不要拿腔拿调;

3. 先学会写平顺的句子,再想法子提高;

4. 高中了,要多用动词,少用修饰的形容词和副词。

然后,我又说:想把作文写好是件好事,能写的人,不管以后学什么专业,都比别人出头快,头脑清醒,文字才能清晰,拥有这种素质,在未来的职场就像拥有美德一样,是个加分项。

只是,要学干净、简洁、有趣的写法,那种“高级作文”不能再去学了。学了那种写法的人,能不能得高分不说,人先学坏了。

小到个人,写作风格展示的是人的头脑和修养,

肚子里有货,嘴里就有料,脑子清楚,笔下就干净;大到国家,文风就是世风,一个社会如果大部分人写文章都靠“大词”“高级词”撑着,却让人搞不懂自己想说什么,这样的社会,是会堕落的。

通过关停课外培训班减负?至少,这种“高级作文”培训班该被淘汰

说到这里,看到小家伙有些懵懂了,让她回去重新写一遍作文,告诉她,作文写好之后,反复读,自己读着够通顺、不恶心,像是一个正常人在说人话,知道自己到底说了些什么,再交上来。

作为一个还残存了一点文字廉耻的语文老师,我竟然为这种“高级作文”动气了。

-END-

作者丨康兮兮

责编丨杜普

编辑 | 心文

版权声明

本文系“读者·新语文”独家稿件,版权及解释权归“读者·新语文”所有。

个人或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