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洞察事物底层逻辑的思考方法

【新书速递】洞察事物底层逻辑的思考方法

​《直击本质》

作者:艾菲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月

定价:52.00元

【新书速递】洞察事物底层逻辑的思考方法


拥有“取悦”这一天赋的人喜欢与很多人建立关系,但这些关系都相对较浅;拥有“交往”这一天赋的人虽然只爱跟少数人进行交流,但这些交流往往都非常深入。

给出清晰的定义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因为想要给“人”下个定义,还闹过一个笑话。他说:“人是没有羽毛、两脚直立的动物。”于是,第欧根尼就拎了一只被拔了毛的鸡过来,看着柏拉图说道:“这就是你说的人。”这是一个很好笑的笑话,可它竟然出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

究其根源,还是因为他没找到“人”的根本属性,因此也就无法给“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在过去几年中,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零售业受到了非常大的挑战。零售巨头沃尔玛2016年一共在全球关闭了269家门店,裁员1.6万人;仅2017年上半年,沃尔玛在中国关闭的门店数量就达到16家之多。然而,就在大家以为传统零售业逐渐萧条的时候,新类型的零售——电商却在迅猛发展,同时,零售总额其实也在增长。

为什么会这样?对于零售业来说,接下来应该怎么办?要想解决“为什么”以及“怎么办”的问题,就得从“事物的根本属性”开始分析。在这里,我们要谈的事物是“零售”,所以,我们应该从零售的根本属性开始思考。

首先要思考的是:零售的根本属性是什么?著名商业顾问,《5分钟商学院》的作者刘润给零售下的定义是:零售就是把最终付钱的“人”(消费者)和“货”(商品)连接在一起的“场”。

在“物物交换”的时代,有人家里养羊,有人家里种水稻,有人想吃大米,有人想吃羊肉,于是产生了交换,最后形成了集市,集市就是连接“人”与“货”的“场”。今天的百货公司、超市、便利店也是将“人”与“货”连接在一起的“场”。再后来,出现了电商。但不论是淘宝、京东还是有赞商城、微商,都是一个个的“场”,卖家拿着“货”去连接“人”,或是“人”去找“货”。

做出准确的简单类比

我们经常羡慕那些能够“一语道破天机”的人,感觉什么复杂概念到了他们的口中,都能变成一句浅显易懂的话。但当深入了解的时候,这不过是“本质思考”的一种体现,他们将对事物的定义变成了关于事物的一个准确的简单类比。这是一句直截了当的大白话,就算是一个不爱动脑的人也能轻易听懂。

而准确的简单类比无须遵循这个定义的法则,只要事物A与事物B之间有着非常相似的根本属性,你就可以用“事物A=事物B”的方法去做出简单类比。比如在一只猫的领域里来了另外一只猫,之前的这只猫的边界被侵犯,它就会愤怒。但如果来的不是另外一只猫,而是一只老虎,之前的这只猫就不愤怒了,它会恐惧。几个人要来拆你家的房子,你可能会愤怒。但如果龙卷风来了,你就不愤怒了,你会恐惧……所以,本质上,愤怒其实是一种恐惧。“本质上,愤怒其实是一种恐惧”,这就是对于“什么是愤怒”的准确简单类比。

打出精妙的比方

在《象与骑象人》中,作者写道:我们可能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的内心并没有一个能够决定自己行为的“最高决策人”。相反,真正的自我由多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主意。甚至,有时候各个部分间的意见还彼此冲突。

作者打了一个精妙的比方:它们的关系就像大象与骑象人。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骑象人只是大象的顾问。当大象和骑象人的意见相同,或者大象没有自己的欲望时,骑象人才能指挥得动大象;而当大象真的想要做什么时,骑象人根本斗不过它。

通过这样一个比方,你是不是立刻就明白了?原来,我们内心的自动化系统就像大象,而理性的部分就像骑象人。

所以,当我们毫无觉察地追随内心的自动化系统时,理性根本就无能为力。大多数时候,我们究竟该向右走还是向左走,到底该做出怎样的决定,其实都是由这头大象所决定的,而理性只是那个偶尔才会发挥作用的骑象人。这是多么精妙的比方!

一个精妙的比方常常胜过千言万语,因为它不但阐释了事物的根本属性,而且生动形象,让人豁然开朗,过目不忘。

(原作者:艾菲 整理:刘咏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