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17名流浪乞讨人员喜获身份证成为“新居民”

近日,宁陕县民政局联合公安局为长期滞留宁陕的17名流浪乞讨人员集中办理落户手续,登记户籍信息,17名流浪乞讨人员喜获身份证,成为宁陕“新居民”。

近年来,宁陕县救助管理站先后接受了17名长期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他们不同程度存在智力、精神和肢体残疾,不能表述自己的身份,无法与亲属取得联系,因没有身份信息也无法享受医保、救助、残疾等政策,宁陕县民政局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等多渠道帮其寻找亲人但仍寻亲无果。为解决这些长期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落户问题,民政局联合公安等部门,通过登记查询、人像比对、提取指纹、DNA血样采集等程序,在确认不是重户且无犯罪情况后,为17名流浪乞讨人员取了新名字,办理了居民身份证,并落实了特困人员供养、医疗保障等政策。

流浪乞讨人员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及时对其进行救助,对保障基本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悉,近年来,宁陕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理念,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健全工作机制、规范救助程序、积极寻亲返乡,在盛夏和寒冬季节开展“送清凉”、“送温暖”专项行动,切实做到了“发现一例,救助一例”,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的身心安全和基本权益。近年来,该县共接待和劝导流浪乞讨人员500人次,对符合条件的400余人给予救助,受助人员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救助率达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