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書法入門最大的誤區,你覺得呢?

說到學習書法該如何取法,可能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會想到一句話: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我們習慣於讓初學者從一開始就從名家名帖入手。

學習書法,一開始就挑最難啃的骨頭下手,比如學習楷書,入門碑帖非顏即歐。而眾所周知的是,歐顏柳趙是楷書四大家,這就如同玩遊戲的新手玩家就直接去挑戰終極boss,其難度可想而知。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很多人學了幾天就徹底放棄了,即便是最後堅持下來的那些人,也無不經歷過很多次氣餒與動搖。筆者寫到這裡,就想起了當初從柳體楷書入門的情景,一個長橫的起筆讓筆者抓耳撓腮,怎麼都寫不像。藏鋒起筆寫不好,露鋒起筆還是寫不好,總之就是怎麼都摸不著頭腦。這樣一來,難免會產生畏難情緒,打退堂鼓。相信每個書法愛好者都有過類似經歷吧!

與此同時,從事書法培訓的朋友們也紛紛感慨,書法培訓班(僅針對毛筆書法培訓而言)的生源比其他任何一個興趣培訓班的流失率都要高很多。

所以,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我們傳統的書法教育模式確實不太科學呢?

我們可以先與中國文化中其他學科的教育方式來簡單對比一下。

初學國畫,會讓你從《芥子園畫譜》入手,而非一提筆就去臨摹《溪山行旅圖》、《清明上河圖》;學國學,會先學《三字經》、《百家姓》之類,然後慢慢在接觸佶屈聱牙的《尚書》《易》、《左傳》等……

再與現在令人沉迷的網絡遊戲相比,它們的設置無不是由易到難,不斷引導玩家走向深入的。而且在每一個環節都有正向激勵,讓玩家及時獲得成就感,才使得玩家一步步沉迷。

書法本來在當進社會就已經是小眾化的東西,失去在科舉時代,要想金榜題名必須寫一手好字的政策約束,倘若在固步自封於傳統的教學方式,很可能會使得這門傳統藝術與大眾越來越遠。

所以,改變傳統從歐顏(歐顏不特指楷書的歐顏,也包括行書中的二王,篆書的嶧山碑,隸書中的漢隸經典以及其他各類書體的最佳範本)入門的思想觀念,降低書法初學者的入門門檻,研究一套新的適合初學者的循序漸進的系列入門教程,或許是推動書法發展的一大重要途徑。

您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