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可忽視兒童的敏感期

父母不可忽視兒童的敏感期

兒童敏感期

若孩子對環境裡的某一事物特徵非常專注且不停地觀察、重複、實踐,直至他完全滿足才停下來時,他可能正處於兒童敏感期。為什麼要關注兒童敏感期?它有哪些階段?家長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敏感期教育與普通教育又有什麼不同呢?

· 什麼是兒童敏感期 ·

當一個孩子對環境裡的某一事物特徵非常專注且不停地觀察、重複、實踐,直至他完全滿足才停下來時,他可能正處於兒童敏感期。在敏感期中,孩子的所作所為都是內在的生命力的驅動使然,只有成功地度過一個又一個的敏感期,他們的心智才能一步步發展、提升。通常,兒童敏感期發生在孩子0—6歲時。

· 為什麼要關注兒童敏感期 ·

0到6歲的兒童正處於敏感期,在這期間,如果得到了有效的訓練和正確的引導,他們將形成更為健全的人格。6歲之後到12歲之前,在敏感期未能得到較好發展的小朋友也還可以迎頭趕上,但這個前提是有一個溫暖、自在的環境。可是,6-12歲的孩子常常為學業所累,而且家長有時甚至還不尊重他們。在這種情況下,敏感期的特點便無法表現出來,家長們也毫無察覺,不知道“敏感期”的存在。

· 兒童敏感期要注意什麼 ·

1.把孩子看作有能力的個體:家長應該把孩子看做一個個體,尊重他們的自然生長規律。兒童生來便擁有學習的能力,會不停地自我完善。

2.留心敏感期的出現:敏感期的出現時間因人而異,家長要客觀地看待孩子,瞭解他們的特徵和內在生命力。

3.營造合適的學習環境:如果發現小朋友進入了某個敏感期,應該為他佈置相應的、有利於他成長的環境。

4.鼓勵孩子積極探索、勇敢嘗試:尊重並信任孩子,這樣他會更有信心去探索、嘗試。

5.適時幫助不亂干預:孩童陷入對某一種事物的熱情中時,不要隨意干預。當然,必要的時候你也應該給予幫助和教導。

· 兒童敏感期全掌握 ·

1.空間敏感期(2歲以後)

2歲以後,兒童會進入空間敏感期。他們根據自己看見的物體的位置和運動方式、以及扭曲的視線界面來探究空間的奧秘,擁有空間感和相關概念。對於孩子來說,一個彈力球可以幫助他很好地探索空間。同時,扔東西這個簡單動作,對於兒童來說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2.語言敏感期(0—6歲)

大人講話時,孩子會觀察他們的嘴巴並模仿大人發出聲音。與成年人學習語言的艱難相反,孩童能輕鬆地學會母語,這都是語言敏感力的功勞。有些兒童在兩歲時還不會說話,可能有先天的語言障礙,最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語言與表達密不可分,語言能力的高低更影響著人際關係的好壞。

3.秩序敏感期(2—4歲)

想要小朋友認識熟悉環境的話,應該為他營造一個有秩序的氛圍。如果孩子進入了陌生的環境,會因不適應而恐懼、暴怒、大哭。外國教育家蒙臺梭利通過觀察發現孩童有一種秩序敏感力。小朋友要求有順序的活動、有秩序的生活習慣和熟悉的所有物。小朋友非常講究秩序性,這主要體現在對待他們的玩具、書籍等其他所有物,習慣以及順序等等。她還認為,若家長無法給孩子一個有序的環境,孩子就無法找到一個基礎,來建立他自己對各種關係的認識和看法。當他們開始在一個有序環境中慢慢建立起內在秩序時,他們的心智也隨之發展。

4.感官敏感期(0—6歲)

嬰兒從媽媽肚子裡出來後,就開始用他們的耳朵、眼睛、嘴巴和手來認識世界。3歲之前,嬰兒對一切事物都“照單全收”,不做挑揀。3到6歲時,他們會通過自己的感官判斷外在事物。在這段時期,觸覺板和聽覺筒等玩具都可以有效地開發智力。

5.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4歲)

也許繁忙的成人不會去認真觀察小蟲子和小圖案等細微事物,但是幼兒卻對此興趣十足。在這個敏感期,只要家長教育得當,孩子很有可能擁有嚴謹認真、豪邁又細心的性格。

6.動作敏感期(0—6歲)

2歲的孩子最活潑好動。家長們應抓住動作敏感期這一時機,讓孩子多多運動,使其擁有協調的肢體動作,均衡發展的左、右腦。手和眼睛的動作訓練比肌肉的鍛鍊更為重要,這能幫孩子養成好習慣,還有利於心智的提高。

7.社會規範敏感期(2.5—6歲)

當兒童兩歲半的時候,他們會慢慢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開始積極地交朋友、參加群體活動。這個時候,家長要做好榜樣,定下明確的生活規範,告知並要求孩子遵循日常禮節。順利度過社會規範敏感期後,兒童能養成自律的好習慣,自覺遵循社會規範。

8.書寫敏感期(3.5—4.5歲)

4歲到5歲是書寫敏感期。5歲之後,掌握詞彙的能力便開始快速提升。在此之前,父母可以讓孩子對文字書寫有個感性的認識,以便日後他的學習。

9.閱讀敏感期(4.5—5.5歲)

若孩子在語言敏感期和動作敏感期內,得到了有效的教育和訓練,那麼他自然就有了書寫和閱讀的能力。要想孩子以後成為愛讀書、有學問的人,保證豐富的書本、營造一個適合讀書的環境就是此刻應該要做的事。

10.文化敏感期(6—9歲)

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對文化學習的興趣始於3歲,到6至九歲時,這種興趣轉變為強烈的探索的要求。當孩子到了6歲時,請為他提供大量的文化資源,讓他紮根於本土文化,並逐步走向世界,心懷天下。

· 兒童敏感期的教育重點 ·

1.敏感期也會迸發一種動力,它推動小朋友們高效地學習,掌握技能。若內在的生命力受到阻礙,就很容易錯過最佳學習時機。有效利用敏感期的特點來促進孩子成長,是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

2.進行敏感期教育。蒙氏教育遵循兒童敏感期的規律,因材施教,並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環境,可以滿足每一個孩子的內在需求。該教育對孩子的獨立性、創造性以及自律性的培養極有幫助,比普通教育更能給孩子打好基礎。

3.處於這個時期的孩子,由於受到身體內的動力的驅使,心智進入了發展的關鍵階段。家長有必要理解、尊重孩子的變化和表現,並給予適當的協助,這對培養兒童良好的人格和美好的心靈極其有益。父母應該抓住這寶貴的機會。

· 敏感期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區別 ·

1.早教觀念:蒙氏教育提倡以自我興趣為動力的主動、自由學習;普通教育偏向於傳授知識、訓練技能,卻忽視了孩子的個性。

2.教學中心:敏感期教育的中心是兒童。教師以兒童的內在生命力為依據,引導幼兒去了解萬事萬物,並鼓勵他們主動發現問題,探索規律;普通教育的中心是老師,上課時大部分時間是教,孩子們只能被動接受,缺少自我主動學習。

3.班組編制:該教育會讓年齡不一的小朋友們一起上課,促進共同發展;普通教育按年齡分班,班級裡的孩子多為同齡人。

4.上課形式:敏感期教育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環境,可以滿足兒童的不同內在需求;普通教育提供統一的學習環境,較少選擇。

5.上課內容:敏感期教育可以同時學不同的東西,學習的速度也沒有固定要求;普通教育同一時間只能學習同一樣東西。

6.時間要求:敏感期教育應允孩子用較長的時間來進行專注的研究;普通教育已經把學習時間固定下來,靈活性很小。

7.學習途徑:敏感期教育讓孩子們直接接觸外界,藉助豐富的教具和多樣的方法,讓每一個兒童有所收穫,通過感官學習到知識;傳統教育的教學工具單一簡陋,學生主要通過老師講課來汲取知識,很少有感官體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