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就业路 奏响致富曲

新疆沙雅县古勒巴格镇音其开村是城郊村,人多地少,现有劳动力828人。今年以来,地区财政局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该村离县城近的地域优势,多举措帮助村民就业、创业,奏响了农民增收致富曲。

观念一变天地宽

“现在的牙生·木沙跟以前比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公司的同事都夸他勤快又有责任心。”4月19日村治保主任艾海提·吐地高兴地说。

此前的牙生·木沙无一技之长,成天无所事事,还染上了酗酒的坏习惯,妻子无奈之下离他而去。破罐子破摔的他,成天沉溺在酒精中不能自拔,因此也成了村治保主任的重点帮扶对象。

为帮助牙生·木沙自立自强,工作队带上村里的脱贫典型代表给他讲脱贫经历和感受。看到常年外出务工的村民摘掉了“贫困帽”,有的盖了新房,有的买了轿车,尤其是看到邻居艾山·托乎提因外出务工表现优异,工作队奖励他一台全自动洗衣机后,原本无动于衷的牙生·木沙开始反省。

企业复工复产后,在工作队的推荐下,牙生·木沙和村民一起到建筑工地当修路工。因在工作中勤劳肯干,经人撮合,今年他与一家棉纺企业女工喜结连理。

“以前大家都躲着我走,现在我和妻子每月工资加起来5000多元,想到今后的好日子,我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牙生·木沙说。

去年以来,工作队通过先富带后富示范宣讲、优秀务工代表宣讲、组织参观种养基地等方式,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就业创业的动力。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后,工作队主动与各用工单位对接,协调就业岗位。目前,村里的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技能培训添动力

“以前主要在县城打零工,现在我开理发店,每月能挣好几千元。多亏免费技能培训的好政策,让我实现了就业梦想。”提起现在的生活状态,村民依布拉依木·艾麦尔笑容满面。

依布拉依木·艾麦尔是一名“90后”,由于父母身体不好,家中人多地少,经济条件不好。为减轻家中负担,他一开始去县城打工,因没有技能,只能四处寻找打零工的机会,既辛苦,收入又低。

去年5月,工作队在村里举办美容美发免费技能培训班,依布拉依木·艾麦尔积极参加。培训结束后,为进一步提高理发技术,工作队推荐他到村里的一家理发店实习三个月。之后,他在村委会对面找到一家合适的门面房,工作队又为他提供5000元就业创业资金,经过简单装修后,理发店正式开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工作队始终立足城郊村优势,把技能培训放在首位,围绕村民就业意愿和市场用工需求,举办各类技能培训。去年以来,已开办普通话、法律明白人等基础能力提升培训100余场次;开展种植、养殖、纺织、美容美发、焊工、电工等专项技能培训10余场次,帮助200余名村民掌握了劳动技能。

抱团创业共致富

在艾孜孜阿巴色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工人正热火朝天地忙着把核桃装箱打包。合作社大股东木沙·库尔班高兴地说:“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订单明显增多,工人们都在加班发货。”

音其开村有900余亩核桃园,外地商人经常到村里收购核桃。木沙·库尔班原本是村里有名的电焊工,家庭条件较好。前几年,外地商人经常租用他家庭院作为核桃晾晒加工仓库。因他诚实守信,一名商人与他签订长期委托收购业务协议。熟悉核桃市场行情后,木沙·库尔班看到了商机。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和村民牙生·艾合买提联合邻村的4户村民一起成立了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初期,因核桃市场价格波动等原因,木沙·库尔班遇到了资金紧张难题。“这时候,工作队主动上门了解情况,通过申请免息互助周转金、协调银行贷款帮我们渡过难关,现在合作社走上正轨。”木沙·库尔班回忆道。

随着合作社生意越来越好,去年吸纳6名村民从事核桃清洗、烘干和打包工作,每人每月有2000余元的稳定收入。同时,合作社还为4户困难家庭提供核桃技术指导,并帮忙采摘和收购。

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翟磊说:“今年,我们将申请就业创业专项资金,进一步鼓励村民抱团创业,通过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让村民共同走上增收致富路。”(邓丽娟)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