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就業路 奏響致富曲

新疆沙雅縣古勒巴格鎮音其開村是城郊村,人多地少,現有勞動力828人。今年以來,地區財政局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該村離縣城近的地域優勢,多舉措幫助村民就業、創業,奏響了農民增收致富曲。

觀念一變天地寬

“現在的牙生·木沙跟以前比就像換了個人似的,公司的同事都誇他勤快又有責任心。”4月19日村治保主任艾海提·吐地高興地說。

此前的牙生·木沙無一技之長,成天無所事事,還染上了酗酒的壞習慣,妻子無奈之下離他而去。破罐子破摔的他,成天沉溺在酒精中不能自拔,因此也成了村治保主任的重點幫扶對象。

為幫助牙生·木沙自立自強,工作隊帶上村裡的脫貧典型代表給他講脫貧經歷和感受。看到常年外出務工的村民摘掉了“貧困帽”,有的蓋了新房,有的買了轎車,尤其是看到鄰居艾山·託乎提因外出務工表現優異,工作隊獎勵他一臺全自動洗衣機後,原本無動於衷的牙生·木沙開始反省。

企業復工復產後,在工作隊的推薦下,牙生·木沙和村民一起到建築工地當修路工。因在工作中勤勞肯幹,經人撮合,今年他與一家棉紡企業女工喜結連理。

“以前大家都躲著我走,現在我和妻子每月工資加起來5000多元,想到今後的好日子,我渾身有使不完的勁。”牙生·木沙說。

去年以來,工作隊通過先富帶後富示範宣講、優秀務工代表宣講、組織參觀種養基地等方式,進一步激發了村民就業創業的動力。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後,工作隊主動與各用工單位對接,協調就業崗位。目前,村裡的勞動力實現就近就地就業。

技能培訓添動力

“以前主要在縣城打零工,現在我開理髮店,每月能掙好幾千元。多虧免費技能培訓的好政策,讓我實現了就業夢想。”提起現在的生活狀態,村民依布拉依木·艾麥爾笑容滿面。

依布拉依木·艾麥爾是一名“90後”,由於父母身體不好,家中人多地少,經濟條件不好。為減輕家中負擔,他一開始去縣城打工,因沒有技能,只能四處尋找打零工的機會,既辛苦,收入又低。

去年5月,工作隊在村裡舉辦美容美髮免費技能培訓班,依布拉依木·艾麥爾積極參加。培訓結束後,為進一步提高理髮技術,工作隊推薦他到村裡的一家理髮店實習三個月。之後,他在村委會對面找到一家合適的門面房,工作隊又為他提供5000元就業創業資金,經過簡單裝修後,理髮店正式開業。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工作隊始終立足城郊村優勢,把技能培訓放在首位,圍繞村民就業意願和市場用工需求,舉辦各類技能培訓。去年以來,已開辦普通話、法律明白人等基礎能力提升培訓100餘場次;開展種植、養殖、紡織、美容美髮、焊工、電工等專項技能培訓10餘場次,幫助200餘名村民掌握了勞動技能。

抱團創業共致富

在艾孜孜阿巴色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工人正熱火朝天地忙著把核桃裝箱打包。合作社大股東木沙·庫爾班高興地說:“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訂單明顯增多,工人們都在加班發貨。”

音其開村有900餘畝核桃園,外地商人經常到村裡收購核桃。木沙·庫爾班原本是村裡有名的電焊工,家庭條件較好。前幾年,外地商人經常租用他家庭院作為核桃晾曬加工倉庫。因他誠實守信,一名商人與他簽訂長期委託收購業務協議。熟悉核桃市場行情後,木沙·庫爾班看到了商機。在工作隊的幫助下,他和村民牙生·艾合買提聯合鄰村的4戶村民一起成立了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初期,因核桃市場價格波動等原因,木沙·庫爾班遇到了資金緊張難題。“這時候,工作隊主動上門瞭解情況,通過申請免息互助週轉金、協調銀行貸款幫我們渡過難關,現在合作社走上正軌。”木沙·庫爾班回憶道。

隨著合作社生意越來越好,去年吸納6名村民從事核桃清洗、烘乾和打包工作,每人每月有2000餘元的穩定收入。同時,合作社還為4戶困難家庭提供核桃技術指導,並幫忙採摘和收購。

工作隊長、第一書記翟磊說:“今年,我們將申請就業創業專項資金,進一步鼓勵村民抱團創業,通過積極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社,讓村民共同走上增收致富路。”(鄧麗娟)

(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