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

孔子說:食色性也。

直譯就是食,色,是人的天性。人活著其實就是吃飯和睡覺那點事,早在過去,聖人早就看明白了,想明白了,也說明白了。

人拼命的工作,努力地掙錢,就是為了滿足第一需求:吃飯。吃飯是為了啥呢?吃飯是為了健康,是為了活著,是為了長壽。所以不管怎樣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 食 ,吃不飽,吃不好,一切都無從談起。

人另一個更高的追求就是 色 。吃飽了幹什麼呢?人不可能只是為活著而活著,那難免有點太枯燥乏味,人還需要愉悅自己,靠啥愉悅自己呢?就得靠色,有了色,人活著才會變得有了滋味。色的低級行為就是各式各樣的性遊戲,昇華了就是談情說愛,能使你感官愉悅的事你才會願去做,能使你感官愉悅的人你才會願在一起。

所以好多人靠色來換取食,又有好多人以食來博取色,不能讓人愉悅你也就無從得食,有了食你也才會有機會享受色的愉悅,食和色構成了人生命中的兩大主題,人也就是在食和色的交替輪迴中活著。

有人會說了:我養兒是為什麼呢?是為了被供養,也是為了老了能獲取 食。

有人說了:我沒有花容月貌,也找到了工作換得了食,那你也是靠你努力地工作這個色讓上司愉悅了,也許你有殘疾,也許你很醜陋,但你有能讓人和你在一起時能感到舒服的色的本領。總之,你得有讓人感到愉悅的地方。

因此,人們所做的一切,無外乎食和色,我們要對 食,色,有真正的感悟,要會推及,會貫通,總之,我們要學會讓人高興,要學會讓人喜歡,也要學會讓自己享受色的愉悅。

食色,性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