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海:“水禽旱養”打造扶貧產業新模式


廣西北海:“水禽旱養”打造扶貧產業新模式

林地下面也能養鴨?對於絕大多數農民來說,如果沒有在合浦縣山口鎮山東村親眼所見,很難相信在林地底下也能養鴨,而且還能養得很好。

這個模式就是近日在山東村委寧屋村啟動的生鴨生態養殖項目。在市府辦、合浦縣政府以及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廣西桂林市桂柳家禽有限責任公司的扶持下,山東村建設起一個1.4萬至1.5萬羽規模的生態養鴨項目。該項目全程由桂柳公司指導,由村民合作社管理,貧困戶示範養殖,所生產的鴨蛋也全部由桂柳公司保價收購。

據廣西桂林市桂柳家禽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韋冰冰介紹,該項目與一般養鴨項目的不同之處,在於給鴨子創造了類似於人類生存的空間,如“臥室”“運動場”“游泳場”等生活設施,平時還輔以音樂。鴨子在一個舒適的環境生活,其抵抗疾病的能力及下蛋率均要比一般項目高。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建設了完備的排汙設施,在餵養的過程中還添加了益生菌,整個鴨場不僅沒有異味,而且鴨糞由於有了益生菌分解並經沉澱稀釋後,對環境的影響較小,其殘汁還可以作為農作物的有機肥料使用。

“我們這裡的鴨子才養1個月,就有一斤多了。”在項目現場,項目聯營養殖戶、貧困戶沈曉鳴欣喜地告訴記者。再過多約2個月,這批鴨子就能產蛋,產蛋率將會高達90%。而且過了1年半後,淘汰的鴨子還可作為老鴨出售給桂柳集團,大大增加整個項目的利潤。

據介紹,項目計劃總投資100萬元,主要建設兩棟鴨舍,主次棚面積共4400平方米、用地17.39畝,以及生鴨生態養殖場鴨捨生產設施、防疫消毒系統、糞汙收集處理系統、雨汙分離系統、無害化處理、水電、管理用房等基礎設施及土地租金等投入,項目可飼養1.3萬至1.4萬羽生鴨。項目採取“龍頭企業+村民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建立產業指導員制度,完善產業發展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由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廣西桂林市桂柳家禽有限責任公司按聯營養殖協議統一供應鴨苗、飼料、疫苗和技術服務,由山東村民合作社牽頭組織貧困戶、農戶,通過科學、生態、環保、高效的養殖方式進行集中養殖,桂柳公司統一實施保價收購,行情好時實行二次利潤分配,助農脫貧致富,帶動周邊農村群眾創業就業。

項目建成投產後可實現山東村貧困戶56戶產業全覆蓋,可安置勞動力近24人參加養鴨及相關產業,並可示範帶動周邊農村地區轉變傳統養殖方式,推動現代禽業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轉型升級,促進脫貧攻堅產業向鄉村振興產業銜接發展。

下一步,桂柳公司還將在山口鎮投資興建一個年孵化鴨苗7500萬羽的孵化廠、一個年產24萬噸的生物飼料廠和一個年屠宰1500萬隻家禽的屠宰加工廠,項目總投資3億元,達產時年產值約12億元,可提供就業崗位近1000個。項目的實施將為把山口鎮建設為產業特色小鎮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