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中国古人教育子女的故事?

王超行侠仗义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说三个小故事吧,

1:孟母三迁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了,现实生活中,确很少有这样的母亲,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孟母三迁


2:曾国藩家书大家都听过吧,其实曾国藩教育后代,也很有方法,位列“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不仅一生重视家庭教育,更极擅于智慧地开展这一教育。钱穆对他的评价是“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教育家”,《曾国藩家训》也被誉为“千古家训之首”。本书从“一省、二静、三勤、四和、五诚、六学、七明、八挺、九趣、十恒”十个角度,深入浅出地解析曾国藩的教子法。

3:诸葛亮戒子训: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想学习古人的教育方法,可以多读一些国学,历史类的书籍,或者是名人传记,了解他们的思想。

欢迎大家点赞或者留言,感谢大家关注我!


兰心说育儿


古人教育子女的经典故事,大多因时过境迁,不可复制,只能从理论上给我们启迪和帮助。但事情总有例外,我们今天就说一则古人教育子女的经典故事,供大家参考。

明朝有一位叫郑淑云的母亲,在她儿子的人生中遇到烦恼时 ,她给儿子回了一封家书。

“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平原君赵胜)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

大意是说,人的一生时常会遭遇三种困境。孩子,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第一种,拥有卓越的才华,却遇不到好的平台和机遇;

第二种,以一颗诚挚宽厚的心待人,却没有交到值得交的好朋友;

第三种,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常反省,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活。

即使人生的际遇如此,也未尝没有好处,你要多读书自励,不要放纵自己。

今天读来,仍然能够感受到一个伟大母亲的真知灼见 ,拍案叫好!


秀云涵天


中国古人教育子女的故事很多,最有名气的是孟母三择邻,这个故事影响深远,连外国人都喜欢这个故事,我更喜欢。孟母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儿子不惜劳苦,曾三次选择有利于儿子成长的环境,最终使她的儿子成为名副其实,千古流芳的人才,孟母三择邻的故事也因此而出名。这个故事使人们得知环境也是会改变人的,所以后人引经据典,在国家教育学上也列入教育方法的其中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