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中國古人教育子女的故事?

王超行俠仗義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說三個小故事吧,

1:孟母三遷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了,現實生活中,確很少有這樣的母親,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孟母三遷


2:曾國藩家書大家都聽過吧,其實曾國藩教育後代,也很有方法,位列“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國藩不僅一生重視家庭教育,更極擅於智慧地開展這一教育。錢穆對他的評價是“算得上是一個標準的教育家”,《曾國藩家訓》也被譽為“千古家訓之首”。本書從“一省、二靜、三勤、四和、五誠、六學、七明、八挺、九趣、十恆”十個角度,深入淺出地解析曾國藩的教子法。

3:諸葛亮戒子訓: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想學習古人的教育方法,可以多讀一些國學,歷史類的書籍,或者是名人傳記,瞭解他們的思想。

歡迎大家點贊或者留言,感謝大家關注我!


蘭心說育兒


古人教育子女的經典故事,大多因時過境遷,不可複製,只能從理論上給我們啟迪和幫助。但事情總有例外,我們今天就說一則古人教育子女的經典故事,供大家參考。

明朝有一位叫鄭淑雲的母親,在她兒子的人生中遇到煩惱時 ,她給兒子回了一封家書。

“閱兒信,謂一身備有三窮:用世頗殷,乃窮於遇;待人頗恕,乃窮於交;反身頗嚴,乃窮於行。昔司馬子長雲:虞卿(平原君趙勝)非窮愁不能著書,以自見於後世。是窮亦未嘗無益於人,吾兒當以是自勵也!”

大意是說,人的一生時常會遭遇三種困境。孩子,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第一種,擁有卓越的才華,卻遇不到好的平臺和機遇;

第二種,以一顆誠摯寬厚的心待人,卻沒有交到值得交的好朋友;

第三種,對自己嚴格要求,時常反省,卻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活。

即使人生的際遇如此,也未嘗沒有好處,你要多讀書自勵,不要放縱自己。

今天讀來,仍然能夠感受到一個偉大母親的真知灼見 ,拍案叫好!


秀雲涵天


中國古人教育子女的故事很多,最有名氣的是孟母三擇鄰,這個故事影響深遠,連外國人都喜歡這個故事,我更喜歡。孟母為了教育好自己的兒子不惜勞苦,曾三次選擇有利於兒子成長的環境,最終使她的兒子成為名副其實,千古流芳的人才,孟母三擇鄰的故事也因此而出名。這個故事使人們得知環境也是會改變人的,所以後人引經據典,在國家教育學上也列入教育方法的其中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