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清康熙三十二年間(1693)的祠堂——張氏“百忍堂”

建於清康熙三十二年間(1693)的祠堂——張氏“百忍堂”

在白泉鎮平湖社區,有一個“昔日潮面潮見面,今日潮面潮不見”的小村莊———潮面村。村中央有一座建於清乾隆年間的祠堂———張氏“百忍堂”。

歷經滄桑的祠堂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潮面張氏始祖志顯太公從慈溪洪家畈宅前張村(今寧波江北區洪塘街道)遷居到潮面村。此後的300餘年間,“張氏聚族居於茲,團團瓦屋魚鱗遍;中建宗祠安先靈,子子孫孫稱慶衍。”至2008年,潮面張氏已經出現第14世孫,族人超過1100人。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前後,士字輩祖先(潮面張氏第3代)始建祠堂。宗祠坐西南,朝東北,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分牆門、一進、二進、三進、正堂共五進,穿堂三弄六根,雨天不用打傘可沿著廊簷直至正堂。

正堂比穿堂高大,屋為單簷硬山頂,門上掛著“百忍堂”匾額,前排為“曼”字花格門共六扇,堂內正上方懸掛“橘井流芳”匾。解放初,祠堂一度被解放軍借用,後來又一直作為農業合作社和生產隊的庫房,直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祠堂才復原歸還給張氏族人,而“百忍堂”和“橘井流芳”兩匾卻不知去向。宗祠也因經過200多年的歲月流逝,風雨侵襲,滲漏破損嚴重。

建於清康熙三十二年間(1693)的祠堂——張氏“百忍堂”

l985年,族人出資出力,對祠堂進行首次維修。2001年,又由數位族人自發出資,將堂前三塊泥土道地改建為水泥道地。2006年春,在族長太公的倡議主持下,290多戶族人戶戶出資不等,籌款近l3萬元,對祠堂進行第3次修建。歷經半年的擴修、裝飾,張氏宗祠舊貌換新顏,其中正堂由一間擴建為3間(原正堂東首2間民宅因主人遷居外地,族人就把此屋買下改建成祠堂),新制“張宗祠”、“百忍堂”、“橘井流芳”3塊匾額。

潮面張氏宗祠建在民宅中間,無論是正堂還是穿堂都與族人民居相連。當初,這些宅子裡住著“士”字輩東四房、西四房八房族人。後來,隨著歷史的變遷,人口的變化,住宅的主人也有一些更換,但萬變不離其宗,住的仍然都是張氏後人,最多時達20多戶人家,l00多口人。

那時,由於人多屋少,族人們都把飯桌放到穿堂內,每間穿堂擺放著四五張桌子,一到用餐時間,穿堂內飯菜飄香,人聲喧譁,熱鬧非凡。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宅子裡不安於現狀的年輕一輩,陸續離開世居之地外出創業謀生,這兒就逐漸顯得冷清起來。如今,在這古老的舊宅裡,只居住著十多位老人了。但他們並不感到寂寞,因為他們為能夠有幸陪伴著來此開天闢地的祖先們的神位,守護著這座有200多年曆史的宗祠而感到自豪。

兩塊匾額的故事

據傳,宗祠堂號“百忍堂”源於唐朝忍孝治家的賢人張公藝。張公藝住山東壽張縣(1964年撤銷,併入山東陽穀縣和河南範縣)張家莊,年輕時在黃河畔救過避禍受傷的李世民。到張公藝持家時,家族已人丁興旺,但千餘人卻同居一宅院,同食一鍋飯,和睦相處,無齟齬之聲,且家業發達,“九代不分張公藝”成為民間盛傳佳話。公元665年,唐高宗李治泰山封禪而回,路經張家莊,特意進莊看望年已88歲高齡的張公藝,問張和睦相處九世同堂的治家之法,張寫了一百個“忍”字: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鬧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書寫間,忽有一幼童從門檻外爬入內堂,張即口稱“小叔”,起身相迎。見此情景,高宗備受感動,敬佩張不失禮節,不亂族規。即封張公藝為醉鄉侯,並親書“百忍義門”。張公藝死後,後人修建“百忍堂”以紀念。後來,張氏各族常以“百忍”為宗祠堂號,潮面張氏也不例外。

而“橘井流芳”匾據宗譜記載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定海知縣莊綸渭之母久病不愈,遍求名醫,聞士傑公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遂上門請他為母治病。經士傑公數月精心治療,知縣母得以康復。知縣感恩親賜金字匾額“橘井流芳”。後士傑公醫術更加精益求精,熱情為海島百姓治病,名聲遠揚,成為浙江省名醫,與金華朱丹溪齊名。後人將此匾掛於宗祠正堂內。

民國間白泉柯梅王士珣曾填寫《觀張公士傑醫匾》詩詞一首:“世人詡詡談忠孝,又言節義關風教,例他小道檜無譏,往往卑之付一笑。不知小善亦成名,但恐未能臻厥妙,果守其業而專精,一技一藝也榮耀。我觀張家士傑公,衣紹丹溪學精通,峨峨一匾懸堂上,橘井流芳譽望崇。旁鐫小字今漫滅,傳聞邑侯錫醫宗,寄言後世繼承者,莫任剝落高堂中。”

星轉鬥移,歲月變遷。如今歲月的苔蘚已爬上宗祠古老的山牆,瓦楞間的野草在秋風中搖曳,雖然剛經過修茸,斑駁的門面添了亮色,但仍然掩飾不了它歷經滄桑的痕跡,而新鐫刻在第四進穿堂牆上的“傳世族規家訓”,卻與當今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強音合上了拍,“和睦宗族鄰里,實行誠信道義;孝順父母長輩,講究善良正直;重視教育學習,務必勤勞節儉;弘揚百忍遺風,努力發家創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