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促使国家走向正规,可惜老天不做美,一代明君就此陨落

在古代,成为一名皇帝,那是几世修来的福气,应该很是欢喜,为保证国家繁荣昌盛,那么成为一代明君自然而然的成为皇帝最主要的责任。

励精图治,促使国家走向正规,可惜老天不做美,一代明君就此陨落

古代就存在这样一位皇帝,自登基以来,一辈子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眼看国家越来越好,却被天收了,真是天空不做美,生不逢时啊。

他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明熹宗崩,由于没有子嗣,朱由检受遗命继承皇位。当时明熹宗在位,阉党掌握大权,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祸乱朝政,崇祯帝即位后,勤于政务。同时大力清除阉党。他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励精图治,促使国家走向正规,可惜老天不做美,一代明君就此陨落

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平反冤狱,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托付他收复全辽的重任。

国家慢慢走向正轨,当时国家财政紧张,各大官员中饱私囊,而当时贪污最严重的便是驿馆,为了杜绝贪污之风,崇祯皇帝大肆关闭驿馆,大批的的驿馆工作者都丧失了工作。其中就有李自成。

国家内患除去,本应该百废待新,然而老天爷的惩罚来了。

励精图治,促使国家走向正规,可惜老天不做美,一代明君就此陨落

据《汉南续郡志》记,“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祯朝以来,陕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离失所。

经过了大饥荒,很快便迎来了瘟疫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这时华北各省又疫疾大起,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

面对如此境地作为皇帝能怎么办,让太医去诊治,广播粮食,但是贪污仍然严重。呕心沥血,崇祯帝勤政到为处理公文彻夜不眠。为处理公文,召见群臣他很少能休息,白天在文华殿批阅奏章,接见群臣,晚上则在乾清宫看奏章,遇到军情紧急时便连续几昼夜不能休息。

励精图治,促使国家走向正规,可惜老天不做美,一代明君就此陨落

为了促使国家繁荣富强,他著作了一本书。《崇祯历书》,他是中国最早吸收西方先进天文学知识对中国传统历法进行改革的大型学术著作。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天文学知识,形成了对中国已相对落后的传统天文学的冲击,使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从此走上了一条吸收和融合西方天文学为主的新路,对推动中国天文学向近代模式发展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虽说他竭尽全力的想将国家治理好,但是老天爷看不上他,先是饥荒,再到鼠疫,城里死的死,病的病,几乎成为一座空城,但是虽说这样,他还是励精图治,查漏补缺。

可是事与愿违。尽管他怎么努力,新的问题又来了,刚刚走向正轨的国家,来了另一个噩耗,内患刚走,外忧也接踵而至。

国家经历了这两次大的自然灾害之后,北方皇太极开始想心思吞并明国,他不断骚扰入侵,明廷苦于作战,每年的军费“三饷”开支高达两千万两以上,国家财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饷的情况普遍,常导致明军内部骚乱哗变。崇祯帝求治心切,《春明梦余录》记述:“崇祯二年十一月,以司礼监太监沈良住提督九门及皇城门,以司礼监太监李凤翔总督忠勇营”;中后金反间计,杀袁崇焕。

励精图治,促使国家走向正规,可惜老天不做美,一代明君就此陨落

而后由于百姓苦不堪言,真是应了那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举兵起义不断,国家更加大肆需要钱财,老百姓更苦,两边交战,国力日益衰弱。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斗力。很快李自成攻破北京自立为王。

尽管崇祯帝志向远大、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事必亲躬,但他既无治国之谋,又无任人之术,加上他严苛、猜忌、多疑,对大臣动辄怒斥、问罪、砍头、凌迟,其残忍和冷酷与魏忠贤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祯帝还频繁地调整官吏,造成国家人才匮乏,有心报国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请缨效命。

励精图治,促使国家走向正规,可惜老天不做美,一代明君就此陨落

无奈之下,崇祯帝只好培植私人势力,起用大批太监。与此同时,崇祯帝虽屡下罪己诏,然苛捐杂税层出不穷,民不聊生,而明末的众多农民起义也正是其贪财苛政最严重的后果。此外,在辽东战局屡败之时,不纳周皇后迁都之谏而丧失了最后的机会;而从南明诸政权观之,崇祯帝尽管勤政,却错误百出,不仅不可能中兴明帝国,其亡国也几乎是必然。

但话又说回来,时局动荡,为了保卫自己的地位不受动摇,国家不乱起风波,一心为了国。虽说有些事情做错了,归根结底还是天要亡明,他也尽力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仅为作者的看法,仅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