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地位遠高於徐向前羅瑞卿譚政,獲毛主席親薦,不死至少是大將

如今,在南京雨花臺西南望江磯上,三烈士墓一字排開,他們是在皖南事變中英勇犧牲的新四軍副軍長項英、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副參謀長周子昆。

1941年1月6日,新四軍軍部及所屬部隊9000人在皖南突遭8萬餘國民黨軍隊圍攻,除二千餘人突圍、少數失蹤或者被俘外,大部分指戰員壯烈犧牲。

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是國民黨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新四軍軍長葉挺冒死請命,被國民黨扣押,副軍長項英、副參謀長周子昆被叛徒暗害。

情急之際,危難之時,新四軍任政治部主任的袁國平挺身而出,率餘部繼續北撤。激戰中,他身中4彈,重傷難行,倒在血泊之中。

他的地位遠高於徐向前羅瑞卿譚政,獲毛主席親薦,不死至少是大將

戰士們並沒有發現他,後來新四軍軍部衛士連副連長李甫經過之時,恰好發現了袁國平,此時他已經渾身沾滿了鮮血,血肉模糊。袁國平有氣無力地睜開眼睛,看著自己的部下,“你們趕快突圍,不用管我了!”

但戰士們哪裡肯把他丟下,他們用樹枝做了一副擔架,一邊抬著袁國平,一邊突圍,在強渡青白江時,卻被國民黨軍隊發現,在國軍密集的子彈下,不少士兵中彈倒下,袁國平也一次又一次地跌落水中,又一次又一次被戰士撈起,頂起來繼續前進。這樣折騰了好幾次。

渡江之後,原本有一百多人的部隊只剩下不到四十名士兵,眼見自己成為了部隊的拖累,袁國平心裡不是滋味,他用微弱的聲音說道:“你們不要管我了,出去一個是一個。”說著他從懷裡拿出七塊大洋,與筆記本一併交給了其中一位戰士,“這是我的黨費,你們把他交給組織,替我彙報……”說罷又昏了過去。

如此突圍肯定是舉步維艱了,但戰士們都不忍心拋下敬愛的首長而去。袁國平了解自己的戰士,為了不拖累部隊行動,也為了自己不被敵人俘虜,他趁大家不注意時,從口袋裡摸出手槍,向自己的頭部扣動了扳機,成為“皖南事變”中犧牲得最悲壯的我軍高級將領。

時年,他還不足35歲。

他的地位遠高於徐向前羅瑞卿譚政,獲毛主席親薦,不死至少是大將

畢業於黃埔軍校四期的袁國平曾參加北伐,之後參加了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廣州起義失敗後,袁國平任工農革命軍第四師(起義軍餘部)黨代表和師黨委書記。

其時,後來成為開國元帥的徐向前任該師團黨代表,在軍內的地位遠低於袁國平。

紅軍時期,袁國平還擔任過湘鄂贛特委代理書記、紅八軍政委、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兼紅三軍團政治部主任等職。

新四軍軍部成立時,毛主席親自推薦袁國平到新四軍擔任了軍政治部主任,認為“袁政治開展,經驗亦多”。

新四軍由南方8省14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編組而成,繼承了紅軍的光榮傳統。但是,在3年游擊戰爭中,鬥爭極其殘酷,環境極其困苦,紅軍游擊隊通常分散成幾十人、十幾人甚至幾個人的小分隊各自為戰,部隊的建設很難正常進行,政治工作亦如此。

特別是在統一戰線條件下,與紅軍時期情況大不相同。因此,袁國平從到新四軍的第一天起,他就一心撲在新四軍的政治工作上。到達皖南以後,袁國平積極恢復健全黨組織,以強調共產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組織並起草《新四軍政治工作草案》,重視幹部尤其是知識分子的培養鍛鍊。

周恩來曾對袁國平的兒子袁振威說:“你父親是政治工作的專家,對我軍建設的貢獻很大。”

他的地位遠高於徐向前羅瑞卿譚政,獲毛主席親薦,不死至少是大將

袁國平犧牲時,他唯一的兒子袁振威還不滿兩週歲。一度,袁振威靠牽著雙目失明的奶奶乞討度日。直到6歲,他才與母親邱一涵重聚。

在周恩來、陳毅、粟裕等人的關懷下,袁振威慢慢長大,後成為了解放軍少將,是海軍指揮學院專家組成員、海軍作戰指揮學博士生導師。

羅瑞卿和譚政是開國十大將中的政工代表,袁國平的政工資歷、地位要高於羅瑞卿和譚政。如果他能活到1955年授銜時,至少可評上大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