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海洋塑料垃圾快速上升,微塑料進入人體或將危害健康

我們所做的一切,最終都又回到了我們和後代身上。

自上世紀世紀50年代人類開始大量生產塑料以來,低廉的價格,方便好用的特點,塑料製品在人類世界徹底大行其道,產量逐年穩步增加。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全世界塑料製品總量已達3.35億噸,年增約4個百分點。而每年向海洋輸出的塑料垃圾可達480-1270萬噸,其中有將近115-241萬噸塑料垃圾由河流輸入海洋。2015年,海洋塑料汙染已被列為與全球氣候變化、臭氧耗竭、海洋酸化並列的重大全球環境問題。而大自然更直接的報復早已悄無聲息的走進人類,微塑料也將成為全世界共同面對的現實。

研究表明海洋塑料垃圾快速上升,微塑料進入人體或將危害健康

最新研究表明海洋塑料垃圾快速上漲升

近日,《自然-通訊》上一篇關於海洋垃圾的研究論文引起廣泛關注。該研究文章稱,研究人員進行了一場時間超過40年,覆蓋超過650萬海里的大型研究。本次研究,研究人員利用自1957年來一直在北大西洋及鄰近海域被拖拽了超過650萬海里的連續浮游生物記錄器(CPR)來進行相關研究調查。

通過對CPR樣本中塑料微粒(塑料<5mm)的數量回顧性統計,研究人員發現,從1960年至1970年至1980年至1990年,微塑料顯著增加,但在1980年至1990年期間沒有明顯的趨勢。調查結果也顯示,從1957年開始,這些科學裝備被堵塞了669次,從2000年開始,輪船發動機齒輪纏上塑料製品的發生率增加了大約十倍,海洋垃圾的數量快速上升。這是近幾十年來第一個全面揭示海洋塑料顯著增長的研究,以往人們都只是推測海洋塑料數目在增長,而這一次給出了最直接的證據。

研究表明海洋塑料垃圾快速上升,微塑料進入人體或將危害健康

塑料遍佈海洋,微塑料進入生態循環

海洋塑料垃圾大部分是不可降解的塑料類型,大多數聚合物將持續數十年,甚至可能持續數百年,乃至千年。

在外界驅動力的作用下,它們會進入海洋環境,隨洋流長距離輸送,進入大洋環流和深海海底。由於大約60%的塑料產品的密度低於海水,當海洋塑料垃圾進入海洋環境後,一部分漂浮的塑料通過海流和風的輸運進入海洋環流,形成世界大洋5大渦旋塑料垃圾聚集區。

北太平洋亞熱帶環流東部就存在著這樣一個著名的“大太平洋垃圾帶”。最新研究結果表明,這個垃圾帶有4.5-12.9萬噸塑料漂浮在160萬平方公里區域內,比之前報道的數字高出4至16倍。微塑料在質量上佔到了8%,數量上佔漂浮的1.8-3.6萬億個中塑料的 94%,且有呈指數增長的態勢。

大型塑料垃圾則會慢慢通過生物或物理作用碎片化,成為微塑料垃圾。

在許多食品中已經發現了微塑料的身影,海洋貝類中每克軟組織中最高有20個;每公斤食鹽中含有7-681個。也有研究發現,法國空氣中每天每平方米沉降2-355個塑料纖維,平均每立方米室外空氣中有0.9個塑料纖維。

研究表明海洋塑料垃圾快速上升,微塑料進入人體或將危害健康

估計全球50%的人體內有微塑料!

更直接的實驗結果來自去年,2018年10月22日,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胃腸病學會議上,研究人員宣佈他們在全球一小部分受試者的每份糞便樣本中都檢測到了微塑料成分。

奧地利維也納醫藥大學和奧地利聯邦環境局表示,科學家在參與研究的8位實驗對象糞便中都發現了塑料微粒。這8位主動參與試驗的人年齡在33~65歲之間,他們彼此互不認識,生活的區域也不在一起,他們完全來自不同的大洲,分別生活在日本、芬蘭、意大利、荷蘭、波蘭、俄羅斯、英國、奧地利。

一週後,根據這8位參與者大便的樣本測試,發現不僅這8人的糞便中都含有塑料微粒,並且塑料類型多達9種,平均每10克糞便中就含有約20個微塑料顆粒。

這些被發現的塑料微粒直徑在50~500微米之間,類型多樣,包括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塑料製品聚丙烯(PP)、聚乙烯和對苯二甲酸酯(PET)。

甚至連我們喝的水和吃的食鹽裡也都可能有微塑料了!

美國奧普傳媒集團和紐約州立大學人員曾共同做了一項研究,他們選取了250瓶來自9個國家、11個知名品牌的瓶裝水進行檢測,結果發現僅有17瓶水中沒有塑料微粒,這些細小的微粒平均每公升水中含有314個。另外,還有美國學者對來自五大洲14個城市的150份自來水樣本進行研究後發現,高達83%的樣本帶有塑料微粒。

而研究人員在分析了在中國各地超市購買的15種普通食鹽,發現食鹽中有用於生產普通塑料水瓶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玻璃紙和各種其他塑料。

這種情況不只是在中國。上述研究人員發現,在歐洲,一名海鮮食客在一年中通過海產品攝入的塑料微粒可能高達 1.1 萬粒。

總而言之,塑料微粒來自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牙膏、沐浴露、洗面奶、化妝品……目前全球含有微珠的洗護產品共有1147種,光是普通的一瓶磨砂洗面奶中就含有33萬顆塑料粒子。最後研究也給出了一個驚人的報告,估計全球約50%人口的體內都能找到塑料微粒。

研究表明海洋塑料垃圾快速上升,微塑料進入人體或將危害健康

微塑料的危害研究

當微塑料全面入侵我們人類,甚至我們的身體裡不知道哪些部位都已經存在了微塑料的情況下,微塑料將對我們產生哪些危害?來看看相關研究。

總體來說,目前仍未有定論。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UN FAO)根據2017年對微塑料進行的調查指出,微塑料可能並不會對人類造成危害。因為,對於齧齒動物和狗來說,直徑超過150微米的微塑料不會被吸收,而是通過糞便排出,因此90%被人體攝入的微塑料和納米級的塑料顆粒應該不會被人體吸收(但問題是被吸收的怎麼辦...)。

另外一些研究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微塑料對人可能是有害的。理由和證據是,塑料本身的成分和塑料吸附的成分,都可能對人和生態造成負面影響併產生副作用。人的糞便中排出了微塑料並不意味著通過飲食和飲水進入人體的微塑料就能全部被排出,它們必然會或多或少存留在體內並蓄積。而且,既往的研究也表明,直徑小於20微米的塑料顆粒可以進入血液循環系統,並且在內臟中累積。至於它們是否會造成危害,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結果。

2016年歐洲食品安全局下屬的期刊EFSA Journal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微塑料對人體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其中含有的汙染物上,如多氯聯苯(PCB)和多環芳烴(PAH)。塑料作為高分子聚合物在正常使用情況下可以被認為是無毒安全的,但是在塑料的生產過程中,為增加和改變其功能會增添其他一些化學成分,如塑化劑(增塑劑)、抗氧化劑、染料、顏料等。以塑化劑而言,最常見的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釋放到環境後便成為環境雌激素中的酞酸酯類。無論是人還是海洋生物,大量攝入塑化劑會形成假激素並傳遞模擬或虛假的化學訊號而干擾內分泌功能,影響生殖和發育,造成畸胎,甚至致癌。

此外,塑料的吸附性很強,尤其是微塑料,能吸附很多有害物質。多個國家的研究人員曾對當地海洋蒐集的微塑料表面的有機汙染物進行分析,發現有些地區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含量可高達24000納克/克。

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是一大類有害物質,具有高毒、持久、生物積累性、親脂憎水性等特點。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甚至在低濃度時也會對生物體造成傷害,例如,二噁英類物質中最毒者的毒性相當於氰化鉀的1000倍以上,號稱世界上最毒的化合物之一,每人每日能容忍的二噁英攝入量為每千克體重1皮克。二噁英中的2,3,7,8-四氯二苯並二噁英(2,3,7,8-TCDD)只需幾十皮克就足以使豚鼠斃命,連續數天對孕猴飼餵每千克體重幾皮克的劑量就能致其流產。

儘管微塑料對人的危害尚無研究結果證實,但微塑料對其他生物的傷害已經有一些研究結果。2016年瑞典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表明,高劑量的聚苯乙烯型微塑料能抑制鱸魚的孵化和生長。而且該項研究中採用的顆粒物濃度在瑞典沿海岸的範圍內,每立方米為150~102000個微粒。

最後,最重要的問題是劑量問題,我們都知道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微塑料對人體的危害仍需要長期嚴謹的科學才能得出結論。但由於人類位於生物鏈頂端,會通過微塑料等介質將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和其他物質的毒性累積放大無數倍。因此,微塑料對人造成的危害可能需要時間和數量的積累來實現。但目前微塑料就已經廣泛存在人體內,真到那一天,我們還有挽回的餘地嗎?

如果我們能夠想到,在家裡,在街頭,在海邊,我們隨手丟棄的垃圾,最終都有一天會慢慢變成微塑料,以另一種形態回到我們的身體裡,我想我們就會真正意識到塑料危害。保護健康,不僅是鍛鍊身體和去醫院體檢,有些危害甚至來自我們永遠想不到的地方。從大愛出發,從小事做起,抵制塑料過度使用,為了我們也為我們明天的後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