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杀害兄长,他以身替死,兄长亦身死相随——世间太脏不值得

立储本为国家大事,但是有些君王却仅凭自己对宠妾的喜爱程度来立储,且随着宠爱之人的变更而改立储君。而这一行为,并不仅仅发生在那些荒淫的君王身上,因为英明如赵武灵王亦是如此。

而在这些改立储君的君王中,有一位竟然抢了自己的美貌儿媳……这位荒唐透顶的君王就是卫宣王,那位前儿媳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美女——宣姜。

父母要杀害兄长,他以身替死,兄长亦身死相随——世间太脏不值得

荒唐的卫宣公竟然抢了儿媳妇,让人作呕

宣姜嫁给卫宣王后,生了两个儿子——公子寿和公子塑。自从宣姜生下二子后,卫宣王就动了另立新储的念头,无奈太子伋性情温良、宽厚仁慈,卫宣王实在找不出废黜太子的理由。

废黜之事一直拖到公元前701年,公子寿兄弟已长大成人。此时的公子寿温润如玉、性格谦和,因和太子伋性情相近而与之相亲近,两人有如同胞兄弟;公子塑则截然相反,他生性狡诈、狠毒,虽年纪不大却已懂得私底下豢养死士,目标是王的宝座,并一直为此而努力地除掉挡路者。

随着卫宣公的日渐老迈,最先沉不住气的是公子塑,他担心哪一日老爹去世,王位落到太子伋的头上。于是,他在母亲面前对太子伋极尽诽谤之能事。宣姜本就因为“本应是夫今成子”的太子伋有所顾忌,再加上想立自己儿子为储君的私心,如今又听了公子塑的话,就不停地在卫宣公耳边说太子伋的坏话。而卫宣公早在夺儿之妻时就不再怜惜太子了,如今听了宣姜的话,心中暗道:既然没有名目废黜太子,那就杀了他吧。就在这三人心思各异、目标一致下,一幕悲剧上演了。

父母要杀害兄长,他以身替死,兄长亦身死相随——世间太脏不值得

也许是悲剧,也许是喜剧,端看角度如何

要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杀掉太子伋呢?卫宣公还在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时,一个机会就自动来到卫宣公面前——齐傅公约会伐纪,征兵于卫。于是,卫宣公就假意派太子伋出使齐国商议伐纪之事,并授以白旄。在太子伋出发前,卫宣公先派刺客于齐边境守候,并叮嘱他们见手持白旄者杀之。

此事被公子寿得知,他赶快找到还未启程的太子伋,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本以为太子伋会惶恐并推脱父令不去齐国,没想到太子伋悲凉地一笑,说:自从母亲被父亲责骂而自缢身亡后,我就知道自己的命运了。如今,既然父亲已经下命令了,我照做就是,也算报答他当初对我的疼爱。

公子寿见太子伋执意要前往齐国,只得悻悻而归。然而,这只是公子寿装给太子伋看的,实际上他已下定决心要替兄赴死——他偷来太子伋的白旄,快马加鞭赶往齐国边境……

如很多人预期的一样,刺客看到了手持白旄的人,并杀死了他。让很多人出乎意料的是,死的人不只是太子伋,还有公子寿。原来,在手持白旄的公子寿身死后,快马赶来的太子伋见到弟弟的尸体,伏在尸身上哭喊道:你们应该杀死的人是我啊!于是,刺客又杀死了太子伋。

父母要杀害兄长,他以身替死,兄长亦身死相随——世间太脏不值得

在另一个世界,太子伋一定会被爱环抱

我想,太子伋在明知道弟弟已替自己身死的情况下,还跑出来受死,是因为——母亲死了,温润如玉的公子寿也死了,他的世界变得天寒地冻,已无一丝变暖的可能,这太可怕了,还不如追随母亲、弟弟而去,那里有他们的爱,一定很温暖。

至于那三个希望太子伋死掉的人,最高兴的自然是公子塑,这下他不用费心除去公子寿了,王位已然唾手可得;最伤心的自然是宣姜,虽然目的达到了,但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折在那里了;至于卫宣王,无所谓吧,死一个儿子还是两个儿子对他来说都不算什么,只要自己活着且身边有美人就好……

在那个冷漠的世界中,我觉得太子伋的选择也没错,只是可惜了公子寿的一番心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