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来”的郑州文创青年:资金困难是常态,更怕市场不认可

10月17日,郑州二砂文化创意园开园,被视为“中原科技文创经济新高地”。一个月前,以郑煤机老厂区为空间载体的芝麻街双创园一期也已开园。一个个由老工业厂房改造而来的文创园区,为郑州增添了新的城市地标,也为本土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在业内人士看来,大手笔的文创园相当于世界级舞台,如果少了技艺精湛的表演者与之匹配,难免陷入运营困境。而在文创园中担纲主角的文创人,在本土生存状态如何?有怎样的困惑和探索?

“等风来”的郑州文创青年:资金困难是常态,更怕市场不认可

郑州二砂文化创意园

【困惑】

七年前就看到了方向

却为可行之路深感迷茫

“很多时候不知道明年会怎样,珍惜当下。”10月21日,高公璞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他创立的豫游纪品牌已经踉踉跄跄走了7年,并作为首批文创品牌入驻二砂文创园。600㎡的全新办公区,逐渐有了模样。

豫游纪是将中国传统新年的元素,诸如朱仙镇木版年画、青铜吉祥纹饰、生肖文化等,通过原创设计应用在抱枕、空调毯、帆布包、丝巾等日用品上。在高公璞看来,“这就是‘文化+’的概念,文化创意产业在将来会像互联网产业一样,不是单一的门类,而是一项‘基础设施’”。

“等风来”的郑州文创青年:资金困难是常态,更怕市场不认可

回顾这7年,高公璞形容公司运营一直处于“低氧状态”,尽管从一开始就知道方向,中途却屡次碰壁。2013年,26岁的高公璞回乡创业,一心想做“有中国设计语言的文化消费品”。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他很明白,文化创意产业是大势所趋,文化消费品更是新一轮消费升级后的需求所在,是需要有人走的路。至于当时的市场环境,他并没有考虑太多。

根据2013年2月发布的《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方案》,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7万余个,实现增加值367.13亿元,但仅占生产总值的1.6%,远低于全国2.75%的平均水平,且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高技术含量的新兴文化产业占比过小。

高公璞当时的直观感受是,“做文创产品的人很少,市场上还没有形成对文化消费品的认知度,产品刚推出来就有很多人质疑和否定”。

然而,当因没有名气屡次被市场拒绝时,高公璞也会自我怀疑:“做这些对吗?”“可以实现最初的设想吗?”

【担忧】

资金困难是常态

更怕市场没有“共鸣感”

如果说豫游纪是规模化文创品牌的代表,那么野狗商店则是独立文创工作室的代表。这种从一开始就被否定的感觉,31岁的野狗商店主理人不二飞也有过。

这家不到60㎡的独立书店内,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50多种设计类杂志,还有各种独立出版物、创意产品。两年前在瑞光创意工厂开业时,总有看不懂的人当面质疑,把周边产品称作“小东西”,把独立杂志当做“本子”,还以价格颇高的理由驳斥一番。

不二飞很无奈,“杂志卖不出去没关系,但不被理解的感觉,很无力。”后来他想开了,“不奢望所有人都懂,但总有对原创设计感兴趣的人,能在郑州吸引并发现这批人,就值了。”

高公璞把这一过程称为“等风来”:等市场风口,等有“共鸣感”的人。

其实,从2005年开始,“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成为政府白皮书中的关键词,受到关注。2011年,郑州出台《关于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用地的实施意见》,引导文化创意企业集聚发展,鼓励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2013年《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方案》发布,指出要努力闯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文化产业发展之路。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进一步引发了文化产业发展热潮。

豫游纪最先打开的渠道是旅游景区,“当时市场上都是‘义乌货’,我们的产品反而更有优势。” 高公璞说,2014年1月,豫游纪在清明上河园开了第一家店,直到2018年,旅游渠道销售仍占其整体销售额90%以上。

高公璞回忆,2016年故宫带火了国潮热,但豫游纪由于资金问题,没有踩准这个点。不过,他认为,对文创企业来说,资金并不是最大难题,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就可以,人才资源、市场资源更重要。

河南省文化产业协会相关人士分析,本土文化产业发展目前需要面对三个问题:一是产业发展路径分散,业内对于如何发展还未形成统一认识,更多是自发探索;二是市场资源比较少,愿意投资的机构、有能力从事的专业人才及可孵化的资源均较匮乏;三是从业者及社会公众对行业的认知都有待提高。

“等风来”的郑州文创青年:资金困难是常态,更怕市场不认可

10月24日,络绎不绝的市民在二砂文创园参观文创市集


【转折】

本土品牌也有走出去的可能

好在,坚持就有转机。经过2年运营,不二飞已初步感受到市场的变化:出版的独立杂志《壹页郑州》被催着更新;举办的展览每天都有人来看;上线1年多的淘宝店,粉丝有近1万人,合作的销售渠道拓宽至北京、上海等地。

豫游纪的转折点也是发生在近两年。2018年,第十四届深圳文博会,豫游纪搭建的一个宽6米、高4.5米的“文化魔方体”亮相,外立面布满了从传统年画中衍生出来的经典设计图案,内部借助一组组方形“魔盒”进行展示。这件作品最终荣膺“最佳展示奖”,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举办14年以来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河南企业。

高公璞认为,这次参展是对前5年在文化创意领域探索的成果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我们思考下一个5年如何用文化赋予全行业更大的能量,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条破解之道,成为一个可复制、可借鉴的模式”。

目前,高公璞在豫游纪之外,又开发出六个品牌,涵盖日用品、家居饰品、旅游产品、食品等多个品类,成为国内不多见的涵盖设计、产品、运营、销售全产业链的文创品牌。

这两年,豫游纪多次获得省市级政策支持,在2019年度河南省省级高成长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扶持的文化产业项目公示中,豫游纪获得100万元扶持资金。在高公璞看来,“这几年政府资金扶持一直都有,给了同行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业内人士表示,无论哪种形态的文创企业,都在为构建本土文创生态圈而努力,整个行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资源和空间,让不同形态的企业有充足养分得以生长,再接受市场的检验和筛选。

【期待】

要有好舞台

更要有好的表演者

因文创产业具备创新性强、附加值高、绿色环保等特点,近几年来,文创园成为一批批老厂房的主要复活渠道。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数据显示,目前,郑州市区内有代表性的老旧厂房共19个,总占地面积为300.05万㎡,总建筑面积为196.57万㎡。

2018年印发的《郑州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若干政策》明确提出,鼓励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可利用的传统院落、传统商业街和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等划拨土地转型兴办文化产业。据了解,郑州正研究制定“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具体实施细则”,将借鉴其他省市的实施办法,提出具体改造措施,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这些复活的园区为文创企业提供了平台,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来看,文创产业至少还需要10年发展期,当90后、00后逐渐成为社会主力,他们的文化自信、消费喜好、认知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助推文创产业发展。文创园提供了舞台,大手笔的文创园相当于世界级的舞台,但需要技艺精湛的表演者与之匹配。

“等风来”的郑州文创青年:资金困难是常态,更怕市场不认可

10月24日,二砂文创园草坪剧场上的音乐演出

高公璞期待越来越多的同行参与进来,他也在思考如何提高发展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不二飞已有了新开店的打算,表面很佛系的他,想把野狗商店做成百年老店。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

记者 魏文杰/文 赵墨波/图

编辑 夏赛赛

审核 田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