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響徹在裡下河歷史裡的“儴儴腔”

  山么

  我出生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小時候有兩大兩大娛樂法寶,一是收音機,可以收聽各種廣播劇、長篇評書、戲曲等優秀的節目;二是得益於住的離戲院很近,每天晚上,戲院的鼓聲鑼聲一響,我和我的小夥伴們便立刻飛身前往。戲院裡唱的是淮劇,有本地淮劇團的,也有民間戲班,劇目有很多,像《合同記》、《牙痕記》、《探陰山》、《白虎堂》,印象最深的是《王寶釧》,是每個戲班來必演的。

聽——響徹在裡下河歷史裡的“儴儴腔”

圖片選自網絡

  淮劇是從民間音樂裡發展起來的,像早期的“儴儴腔”、“ 栽秧調”,結合民間的“香火戲”等等,發展成有了正式唱腔的一個戲曲曲種。淮劇這個名稱還是周總理親自命名的呢。過去曾叫做“江淮戲”,後來發揚壯大,唱出了裡下河地區,唱到了北京,周恩來總理建議,將這個劇種定名為“淮劇”。

  淮劇分生、旦、淨、醜等角,有了這些分工明確的角色,或莊重或詼諧,或悲情或打趣,劇情更迭有致,插科打諢鬧趣,這就撐起了一臺戲。因為各地來的戲班都會帶有本地特色,表現形式豐富多彩。像淮劇從唱法表演分為"西路"和"東路",西路淮劇主要是淮安和寶應地區,該地區是早期淮劇的發源地,表演唱法以"老淮調"為主調,表演比較傳統;東路淮劇以鹽阜地區為主要發源地,表演唱法以"自由調"為主調,表演更為靈活。

聽——響徹在裡下河歷史裡的“儴儴腔”

圖片選自網絡

  許多劇目中的主角是小旦,演小旦的唱功好,扮相也美。一個劇團或戲班培養一個成功的小旦也不容易,要耗費許多時間和精力。他們之間也有競爭,私下裡高薪挖角兒。我小時候特別喜歡一個小旦——王喜芝(音),我們私下叫她“三小姐”,因為她演過許多場的王寶釧。她唱自由調特別好,尤其是她的《守寒窯》一段,一口氣唱十幾分鍾連綴不停歇,底下人手掌都拍紅了。只要有她出場,都是場場爆滿。她是班主從小一句一句教唱慢慢培養出來的,再加上她天賦極高,十八歲就登臺演女主,一直到她二十三歲,終於被一家劇團挖走了。挖走後的“三小姐”再也沒來淮安唱過,聽說她輾轉於大城市演出,再後來就沒有消息了。後來來表演的小旦唱得各有千秋,但是總不如“三小姐”表演得有靈氣、氣勢足。

  八十年代中後期,電視機漸漸普及,好看的港臺劇、新加坡劇佔據了人們的業餘時間,看戲的人越來越少了。

  當我終於厭倦了電視口水劇,回想起小時候的戲曲時,才越發覺得可貴。淮陰縣以前有個淮劇團,地址在西壩,淮陰衛校北側、市第一人民醫院西側,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曾經紅極一時,劇團唱遍淮安各個戲院和鄉鎮舞臺。到八十年代後期漸漸走下坡路,到九十年代末期完全停業,劇團被拆,那個地方如今是西壩公園的一部分。

聽——響徹在裡下河歷史裡的“儴儴腔”

圖片選自網絡

  淮安地區大大小小的民間戲班有幾十個,後來也是走的走散的散。有一部分演員後來去了上海,有的改行唱淮海戲。淮海戲也是淮安的一個地方劇種,但是以民間集會唱段為主,不像淮劇那樣高端,有完整的表演和劇情。

  雖說劇團和戲班沒有了,但是喜歡淮劇的老淮安人還有不少。在北京新村附近的綠化廣場,每天都有票友三五成群地結伴演出,有拉二胡的,有演唱的,自娛自樂,吸引了一些人觀賞。

  淮安市裡運河文化長廊晚上燈光璀璨,前來鍛鍊身體的市民有很多。運河邊上有一些涼亭,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在涼亭里拉開架勢表演淮劇。他們應該算是高級票友了,有服飾道具,有扮相,有生角旦角,每次表演一個小時左右,表演老淮劇裡的經典劇目裡面的經典片段。像我們這樣的老戲迷看得十分過癮。

  淮劇受到現代多元文化和各種強勢媒體的衝擊和大眾審美情趣的轉移,演出市場萎縮,經濟效益滑坡,演出收入難以維持日常開支,所以日漸沒落,成為極小眾文化。而一些頗有成就的老藝人相繼謝世,後繼無人,一些傳統劇目,特別是表演難度較高的傳統戲幾近失傳,挖掘、搶救和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是迫在眉睫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