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大師誤入歧途,一事無成臥病不起,由此因禍得福

陽明先生王守仁是我國明代的著名哲學家,他在宋朝朱熹理學基礎上又開創了心學學派,讓中國古代哲學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學術大師誤入歧途,一事無成臥病不起,由此因禍得福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學術大咖,卻也曾因為在做學問時用錯了方法而誤入歧途,不但沒能研究出任何成果,反倒讓自己得了一場大病。

王陽明自幼好學、志向遠大,在十幾歲時就開始攻讀程頤、朱熹等理學名家的大部頭著作。朱熹批註《大學》時,尤其強調了"格物致知"的治學方法,倡導通過研究具體事物("格物")來考察最深刻的規律,從而獲得學識("致知")。這種做法給當時年幼的王陽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術大師誤入歧途,一事無成臥病不起,由此因禍得福


渴望在學術上有所突破的王陽明也想效仿先賢,來一次實地的"格物致知"。他的導師朱熹說過,上到宇宙層面的無極、太極,下到微小的一草一木,其中都蘊含著需要探索的道理。於是,王陽明很有創意地把研究對象確定成介於草木之間的、一種十分常見的植物——竹子,興致勃勃地開始了自己的研究。

接下來一連七天,王陽明就端坐在庭院裡,聚精會神地觀察著打量著面前的竹子,潛心探索在這根竹子青翠的枝葉下隱藏著的那些宇宙至理。兩人一竹相顧無言,除了偶爾有微風吹過傳出竹葉的沙沙聲以外,整個庭院都籠罩在一片讓人尷尬的靜謐之中。


學術大師誤入歧途,一事無成臥病不起,由此因禍得福


等到第七天的時候,眼裡、腦子裡全是竹子綠色倩影的王陽明終於撐不住了,作為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讀書人,與一根竹子深情對視一個禮拜這樣的重體力勞動讓王陽明嚴重體力透支。他就此臥病在床,好幾天也沒爬起來。

據說王陽明當時還拉了一個要好的小夥伴跟他一起研究,但那個小夥伴堅持了不到三天就十分明智地退出了。於是,這個被後世命名為"守仁格竹"的科研活動就這樣以大失敗告終,竹子成功地守住了自己把守的秘密。


學術大師誤入歧途,一事無成臥病不起,由此因禍得福


這次學術研究失敗的原因應該還在於王陽明當時過於年輕,他沒有理解"格物"的真正含義。程、朱所說的"格物"的目的是要發現事物的規律,就以研究竹子為例,正確的格物做法應該是在一個更長的生長週期內,觀察這種植物的成長,或者是在不同的生長區域比較不同竹子的生長狀況,這樣才算探討植物背後的"理"。當然,對儒學學者來說這種事本來就沒必要親身研究,找個園丁問問就清楚了。像王陽明這樣強迫自己在幾天時間裡從竹子身上挖掘出大道理,實在是瞎耽誤工夫。

這件事對王陽明的打擊很大,甚至一度讓他覺得自己沒有當學者的天分。於是從此以後王陽明不再研究理學,而是去研究與科舉、做官有關的實用學問了。


學術大師誤入歧途,一事無成臥病不起,由此因禍得福


後來,仕途不算順利的王陽明因為得罪了大太監劉瑾被貶到荒涼、偏僻的龍場。在這段被文明社會放逐的空窗期裡,王陽明重新拾起了自己年幼時對學術的執著,大概是因為人生閱歷不同了,人過中年的王陽明這時一下就突破了困擾自己少年時的難關。

學術大師誤入歧途,一事無成臥病不起,由此因禍得福

此時的王陽明認為,最重要的道理並不是被稱為"天理"的自然規律,而應該是符合道德的良知,良知原本就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之中,只是會因為人的慾望而被矇蔽。要想良知不被矇蔽,只能儘可能地去擴充良知,擴充良知要通過"格物"來實現,也就是從道德觀念出發,用道德觀念來端正和指導("格")生活發生中的每一件事(物)。所以"格物"實際上就是"致良知",兩者實際上就是同一件事。

學術大師誤入歧途,一事無成臥病不起,由此因禍得福

這就是王陽明在"龍場悟道"時所說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正因為有少年時那段錯的離譜的經歷,王陽明才能深刻地認識到正確的道理,從而在學術上取得巨大的突破。從這個方面來說,以前花費在竹子身上的那七天時光並沒有虛度,王陽明反倒因禍得福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庭前格竹"的一場大病到"龍場悟道"的桃李滿門,是王陽明在人生中的各種經歷幫助他取得了如此巨大的學術突破。想要了解是哪些經歷幫助王陽明脫胎換骨,可以看看這本《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

學術大師誤入歧途,一事無成臥病不起,由此因禍得福

《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一書用詳實的資料刻畫了國學大師王陽明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從修身、齊家到治國、平天下,隨著王陽明人生畫卷的不斷鋪展,大明王朝也悄然翻開了夕陽西流的篇章。一本書讀懂心學奧妙,寫盡明朝興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