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考试无竞争的芬兰教育,是如何名列全球前列呢?原来学习并不是

芬兰在PISA测试中整体表现一直名列前茅,是PISA测试中表现最突出的西方国家。

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是由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主要对15-16岁年龄段的学生进行评估,被认为是最能反映国际义务教育阶段水平的测试。

这个成绩并非让人惊叹的原因,中国上海的学生在PISA测试中结果排名第一,成绩高于芬兰。但芬兰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是没有考试的,学生在学习中是轻松和快乐的

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在学习中面临巨大的压力。而芬兰的教育却可以在轻松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他们究竟有什么秘诀呢?是怎么做到的呢?

无考试无竞争的芬兰教育,是如何名列全球前列呢?原来学习并不是

01 独特的课程:现象学课程

众所周知,现下学校的课程多是分科教学,我们有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历史等众多分科教学的课程,这些课程轮流占据着我们的课堂生活。

在芬兰,同样是有着这样的分科课程,但不同的是,他们每学年至少有一节或两节现象学课程,有的学校可能每一周或两周就有一节。

现象学课程也可以说是“基于现象的教学” ,它将不同主题涉及的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以跨学科模块的方式教授,针对同一主题,不同年级涉及的内容和难度也是与其课程具体内容相匹配的。

在现象学课程上,

他们可能去到老年人服务中心,在与老人的交流中懂得“时间和年龄”的深刻意义,

他们可能深入森林深处,探索森林植物的奥秘,引发对生物学或植物学等的深入探知,

他们可能去到海岸线,深入观察和了解海洋污染的问题,探寻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无考试无竞争的芬兰教育,是如何名列全球前列呢?原来学习并不是

孔子曾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芬兰的现象学课程就是对这句话的践行,引导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习,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中国的学生有很多被评价为:可以很好的学习知识,却不知道如何运用知识。这或许是我们在教育中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02 教育公平:平等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公平不仅仅是在于形式上,更在于内容上。

芬兰在教育改革中把所有的私立学校和培训机构纳入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内,即使在远离赫尔辛基(芬兰首都)的偏远地区,也能享有同样的教育资源和配置。

芬兰把青少年看做是国家未来最重要的资源,坚持每一个小孩受教育的公平和平等。“一个也不能少”是芬兰教育的核心,他们不标榜精英教育。

芬兰反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分类”或“排行”,他们教育的目的是学习,而非竞争。

在芬兰的教育体系中,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成绩的高低,学生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好与坏之分,学生能够轻松的学习,为了学习而学习。

无考试无竞争的芬兰教育,是如何名列全球前列呢?原来学习并不是

03 全球最严的师资标准

芬兰有着全球最严的师资选拔标准,中小学老师必须具备硕士学历,师范学校选拔严格,淘汰率非常高。

芬兰师范体系的唯一任务,是培育有能力的老师,并发展必要的专业质量,以确保教师生涯能够持续进步。在芬兰,老师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意愿。

教师,是芬兰年轻人最向往的职业,中小学教师受民众敬重的程度,甚至超过总统和大学教授。教师在薪资和社会地位方面,都是处于职业前列的。

芬兰的教师有自己的教师自主权,在很大程度上,有自主设计课程的权力。

高薪资和高社会地位,为芬兰吸引有能力的教师,严格的师资选拔标准,把控着芬兰教育的质量,这些都使得芬兰的教育体系有良性的循环。

当然,芬兰教育体系的形成还与很多其它的因素相关,如芬兰本身追求公平的社会风气、芬兰人口少而高福利等等。我国当前的教育状况也与我国的国情息息相关。芬兰的模式不适合照搬到我国,但我们可以在某些方面学习和借鉴芬兰的经验,让教育充满更多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