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苏州日报》亮出吴中“三张牌”

今天,《苏州日报》亮出吴中“三张牌”
今天,《苏州日报》亮出吴中“三张牌”

今天,苏州日报头版头条

以《“三张牌”助乡村兴产业》为题

聚焦吴中区乡村振兴特色发展之路

今天,《苏州日报》亮出吴中“三张牌”

《苏州日报》说的是哪三张牌?

今天,小吴带你读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为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今天,《苏州日报》亮出吴中“三张牌”

近年来,吴中区在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过程中,探索在先,实践在前,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构建现代农业科学体系和推动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兴旺“吴中之路”。

目前,该区村级集体净资产98亿元,村均稳定收入1341万元,农民户均分红62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26万元

打好“保障牌”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产业兴旺筑牢坚实基础

今天,《苏州日报》亮出吴中“三张牌”

6月5日,农业农村部把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培训班搬到了苏州乡村振兴学堂,围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教学培训。其中既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专题报告与政策解读,又有中泾村、灵湖村的乡村振兴实践探索,还为大家安排了柳舍村、旺山村这两个现场教学点,原汁原味地呈现了江南水乡田园风韵和现代农业发展新貌。

今天,《苏州日报》亮出吴中“三张牌”

早在2015年,吴中区就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入选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国家级试点单位。随后,全区各乡镇、街道纷纷开始探索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模式,摸索出了明确集体资产产权归属、村镇抱团发展、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三条吴中经验。

在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的改革中,吴中区重点打好清产核资、股权固化、政经分开、权能拓展、产权交易五项组合拳,其中,清产核资为股份权能改革打下了基础。

甪直镇是吴中区清产核资的首个试点乡镇。2016年,甪直甫南村仅用2个月就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委托专业测绘机构绘制了资产资源分布图和宗地图,制作资产登记卡165张,核实村级经营性资产6700万元、资源性资产1837亩,全部分类登记造册,纳入区级集体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监管。

今天,《苏州日报》亮出吴中“三张牌”

吴中区是农业大区,为了解决单个村(社区)势单力薄的短板,实现跨区域发展,探索出了村级自筹聚民心、集团公司整资源、镇级统一管资产等多种抱团发展模式。

木渎镇香溪社区是2003年由金星村等合并而成的。2001年8月,金星村率先成立了江苏省首家“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发展至今,香溪社区又增设了“富民置业合作社”和“创业投资专业合作社”,积极推动农民自愿入股,增加农民投资性收入。

长桥街道下辖7个涉农社区通过成立长联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载体,整合社区资源,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走出了一条政经分开、抱团发展之路。长桥连续多年成为全区村均拥有净资产及户均分红最多的街道,也是全市村均稳定收入最高的街道。今年起,吴中区探索乡镇统一调配管理资产的新的集约发展模式,让村集体资产的经营权移交至镇级,由镇级统一调配,以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转化效率。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吴中区还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监管,集体资产线上交易新增区级立项审核程序,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交易规范实施。2018年,区农交中心线上交易共计挂牌5262笔,累计成交4800笔,成交合同年租金5.22亿元,合同总租金16.97亿元

打好“引擎牌”

构建现代农业科学体系,为产业兴旺提供全面动力

今天,《苏州日报》亮出吴中“三张牌”

6月19日,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公布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其中,位于临湖镇的苏州太湖现代农业园是我市唯一成功入选创建名单的单位,也成为苏南地区首家获评的单位。近年来,吴中区以西山、太湖、澄湖三大园区为重点,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为农业产业注入了全面动力。

今天,《苏州日报》亮出吴中“三张牌”

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天天有鱼虾,这是吴中区的真实写照。为此,吴中区做大做强传统农业,健全机制保耕地,全面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要求,守牢全区15.0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以此为依托,吴中区粮油产业、茶产业、水产业和果蔬产业等全面健康发展,产量稳中有升,尤其是特色农产品发展势头良好。2018年,全区茶叶总产值2.69亿元

,其中碧螺春产值1.33亿元,占总产值的49.4%;果品总产值5.1亿元,较上年增长26.74%,新增枇杷、杨梅等特色时令果品种植面积2328.5亩,特色经济果品杨梅和枇杷面积占比由51.67%上升到54.05%

今天,《苏州日报》亮出吴中“三张牌”

科学技术对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吴中区积极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1个,启动中农大有机农业循环研究院项目,并将成立产学研苏州基地。在此基础上,吴中区大力推广生态种养技术,实施化学农药化肥减量控害、秸秆综合利用和休耕轮作。吴中区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业”建设,建立2个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区,认定2家市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带动一大批农民实现创业就业。

今天,《苏州日报》亮出吴中“三张牌”

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是吴中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吴中区培育东吴现代农业人才27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75人,培训各级新型职业农民1130人,培训课程分为生产经营型和专业技能型两大类,旨在为农民提供更切合自身实际的技术帮助。

通过区、镇(街道)、村(社区)集体和村民的多方努力,吴中区基本构建出立足于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现代农业体系,从传统农业、科技推动、人才助力三方面为产业兴旺提供了全面动力。2018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

46.2亿元;洞庭山碧螺春品牌以42.06亿元的品牌价值,入列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

打好“特色牌”

推动农文旅一体化发展,为产业兴旺提供新增长点

今天,《苏州日报》亮出吴中“三张牌”

7月12日,十多位来自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专家来到横泾街道,为吴中区农文旅融合工作“把脉问诊”。今后,横泾南部农旅项目将与同程旅游合作打造

原创旅游IP品牌,进一步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

今天,《苏州日报》亮出吴中“三张牌”

休闲旅游业一直是吴中区的一张名片。近年来,吴中区立足特色优势,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之路,为农业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人文底蕴、发达的交通网络,吴中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市居客来寻找“乡情”。为了加快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吴中区乘势借力,构建产业融合、全域联动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其中民宿产业成为其发展全域旅游的亮点。

今天,《苏州日报》亮出吴中“三张牌”

位于木渎山塘街上的筱驻是由一座五进院落改造而成的民宿。这所宅院既是民宅,也是文保单位,还保留着昔日的门槛、古井、牌匾等。这里一共有17间客房,设计成了7种不同的风格,不同主题的房间有不一样的名称,合在一起,传递出“留下来别走”的意思。

以筱驻等为代表,吴中区民宿在数量规模上做到“全面开花”,形成了陆巷、三山岛、明月湾、柳舍、旺山等多个民宿聚集区,2018年底全区民宿总数达到800余家

,客房超过5000,床位过万,走在了苏州全市前列。

今天,《苏州日报》亮出吴中“三张牌”

为了在规范管理上做到“齐抓共管”,2018年6月28日,吴中区成立太湖民宿联盟,82家已办理相关证照并备案登记的旅游民宿成为联盟首批会员。这些民宿的发展既保留了地方特色,又延长了产业链。如横泾街道上林村东林渡将民宿与农耕文化体验相结合,打造出了乡根主题度假社区;临湖镇灵湖村将民宿与文化创意产业、书画产业相结合,打造出了玖树·森林的秘密度假村,使民宿成为农文旅产业的连接点。

今天,《苏州日报》亮出吴中“三张牌”

在发展特色休闲旅游业的过程中,吴中区特别注重就业与产业同步发展。金庭镇大力发展电商产业,构建“电商+人才”全新体系,定期举办电子商务进乡村系列活动;鼓励支持青年返乡创业创新,培育出了一支以“太湖客”“青年货栈”“雅雯妈妈”等为代表的返乡创业电商青年队伍。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吴中区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理念,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挖掘、基层探索、企业创新等打好“物质保障”“引擎推动”“特色文旅”三张牌,助推产业兴旺,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农民增收致富。

◆ ◆ ◆ ◆ ◆

今天,《苏州日报》亮出吴中“三张牌”

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

更是一场持久战!

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打造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的

吴地田园生活吧!

今天,《苏州日报》亮出吴中“三张牌”

素材来源:《苏州日报》

编辑:赵一初

审稿:黄继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