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未來真正的世界語

漢字具有悠久的歷史,它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是世界上最開放的文字、最美麗的文字、最鮮活的文字、最豐富的文字,最穩定的文字、最規範的文字、最效率的文字。然而,中國近代史上的屈辱與愚昧,落後與捱打,嚴重地掩蓋了漢字與漢文化的巨大光輝,許多人把中國近代的積弱積貧與漢字與漢文化相聯繫,把漢字與舊禮教、科舉八股、愚民政策相關聯,並極端地認為“漢字不亡,中國必亡”。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高,古老的漢字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浴火重生,在今天的信息社會又逐漸煥發出勃勃生機,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又重新建立起來了。

漢語,未來真正的世界語

現在我們站在歷史與科學的高度,全面地、深刻地、客觀地、科學地分析漢字的基本特性,並把漢字的價值優勢歸納為以下八條:

一、強大的歷史承繼功能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漢字主要起源於記事的象形性圖畫,象形字是漢字體系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漢字的字形逐漸由圖形演化為筆畫,由象形演化為象徵,由直接演化為間接,由具體演化為抽象,由簡單演化為複雜。漢字的字體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漢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等。古人造文字時,大概是按照萬物的形狀臨摹,然後,由“文”逐漸演化為“字”,“文”就是描繪事物本來的形狀,“字”的含義是說滋生與繁衍。

甲骨文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統之一。其中,古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已經失傳,僅有中國的漢字沿用至今。漢字具有相當高的內斂性和穩定性,現在的中國人可以琅琅上口地讀2000年前詩人屈原的楚詞。而英文具有相當高的發散性和不穩定性,它直到400年前才統一了拼寫,英國人讀300前莎士比亞的原著仍困難重重。

中國曆代皆以漢字為主要的官方文字,幾千年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裡,蘊藏著大量的歷史要素、科技成果、生活經驗等,為現代人的生存與發展提供無窮的知識源泉。

二、強大的信息蘊藏功能

漢字或方塊字採用八類筆畫(橫、豎、撇、點、捺、挑、厥、溝)構成漢字的偏旁部首,再用多種方式構成漢字,漢字的形成就是八類筆畫按照一定的方式在平面上進行不同的排列與組合,它類似於二維碼;拼音字就是把幾十個字母(如英文有26個字母)按照一定的方式在線性上進行不同的排列與組合,它類似於條形碼(或一維碼)。

方塊字屬於平面符號(或二維符號),拼音字屬於線性符號(或一維符號),顯然,二維符號的信息量要遠大於一維符號的信息量,就像二維碼所含的信息量要遠大於條形碼(即一維碼)的信息量。

英語是從字母到單詞,只有一次組合;而漢語從筆畫到漢字,再到單詞,是兩次組合。漢字偏旁相當於字母,單個漢字相當於單詞。一個漢字所佔空間比一個單詞小,漢字構字部件有1000多個,其中表義的形旁有200個,表聲的聲旁800多個,按左右與上下兩種結構組字就可以輕鬆組合成200×800×2=320000個漢字。實際上,常用漢字只需3500個,《新華字典》收錄的漢字為11200個。而其他語言的構字元素少得可憐:26個英文字母、26個法語字母、29個西班牙語字母……,如此少的字母怎麼和漢字的構字元素相比?顯然,漢語比英語多了一次組合,所以可以組合出更準確、更豐富的詞語。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社會事物的複雜化程度越來越高,用以描述事物的詞彙也必然越來越增多。人類目前面臨著知識爆炸的問題,各種新生事物及相關知識層出不窮,特別是專業化知識的高速發展,各種專業性名詞呈現爆炸性增長的趨勢。現在,英語詞彙量已突破100萬,普通人一輩子也記不完。據統計,英語每年還有1至2萬的新詞產生,而且英語的新詞彙與原有詞彙的關聯很小。例如,醫學領域的肺塵病(或矽肺病),英語單詞的結構是
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一共有45個英文字母,而漢字中的“肺塵病”,中國人即使不是醫學專業的,沒看過相關詞彙解釋,也能推測出這個中文詞的大概意思。相比之下,漢語不必造新字,僅靠現有漢字組新詞即可,如博客、微信、微博等。即使創造出一些專業性的詞彙(例如,化學元素名稱和有機物名稱),也容易根據新字的偏旁來進行大概的理解。目前,所有字母性或拼音性文字都面臨著文字體系全面崩潰的危機,而漢字是世界上唯一不受知識爆炸問題困擾的語言,其信息容量是天文數字級別的,遠非拼音字能夠比擬的。

三、強大的交流傳遞功能

漢字高效的交流傳遞功能表現在三個方面:

1、快速的閱讀功能

漢字的快速閱讀功能主要是因為:第一,漢字屬於平面結構的文字,而非線性結構的文字,具有較強的聚焦性,易使目力集中,使視線準確地聚於最佳點;第二,漢字的字形結構緊湊,字型短,使每次注視單詞的覆蓋率高;第三,漢字呈等距離排列,可使視線的移動保持規則化,眼睛不容易疲勞;第四,漢字屬於象形字,看漢字猶如看圖畫,直觀而形象,容易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不僅眼睛的反應速度快,而且印象深刻,記憶持久;第五,拼音文字通常要經過大腦的語言區才能進入思維區,而漢字由於直觀而形象、視覺分辨率高、視差性強、信息量大、冗餘度大,可以不經過大腦的語言區而直接進入思維區,以形傳意,很容易“一目十行”。因此從視覺生理來看,漢字易縣於高速閱讀。有研究證實,漢字的識讀速度至少是英文的1.6倍。

2、快速的表達功能

英語有20個元音20個輔音,沒有聲調,所以,英語的聲音種類不會超過20×20=400個。普通話有20個聲母39個韻母和4個聲調,聲音種類可達20×39×4=3120個,普通話中真正用到的是1200個聲音。所以,中國的普通話想表達1200個事物,只需1個聲音,耗時1/4秒。在語言的同聲翻譯中,往往是漢語已經說完了,英語還沒有說完。曾有人比較過,用英語和漢語背誦乘法口訣的速度:漢語用了30秒,英語用了45秒。這就說明了:聲音種類多的語言要比聲音種類少的語言表達速度更快。而且漢字的發音往往字正腔圓、抑揚頓挫,比英語更清晰、更響亮,讓人快速接受且記憶深刻。此外,漢語中的許多成語、俗語、歇後語、詩句等,經過了千百年的歷史提煉,保持著韻律和音調上的有效配合,使人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津津有味。

3、高效的存貯功能

漢字的鍵盤輸入問題解決了,其電腦輸入甚至比英文的輸入速度還快;漢字的存貯效率比英文高,同樣內容的一篇文章,中文比英文佔的存貯空間要小得多;據統計,印刷相同內容的文字,漢字本是俄文本的五分之一;隨著新事物及其相關知識的爆炸性增長,拼音字的結構變得越來越複雜而冗長,其存貯效率將會進一步大幅度地下降;由於漢字的內斂性與穩定性,每個漢字本身的涵義不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生漂移,因此現代的中國人能夠清晰而準確地解讀幾千年以前的歷史文檔,而不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產生嚴重的失真性解讀。相反,由於拼音字的發散性與不穩定性,每個文字本身的涵義將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生漂移,因此現代的歐洲人無法清晰而準確地解讀幾百年以前的歷史文檔。

四、強大的民族凝聚功能

不同的民族往往有著不同的審美標準、道德準則、價值觀念等,漢字的形成經過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等方式,漢字來源於古代中國人的生產與生活,又反過來指導和影響中國人的生產與生活,構成了中國強大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來源。中國人許多的獨特的審美標準、道德準則、價值觀念都融合在漢字之中,反過來,人們通過漢字的使用,又強化了中國人共同的審美標準、道德準則、價值觀念。例如,“孝”字的早期金文是一個小孩兒攙扶著老人走路的形狀。

漢字是一種“超方言”文字,不會受到方言的影響而能表達同一個意思,這種獨特性,使得漢字能夠成為讓各方言區的人們共享的工具。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地域極為廣闊的多方言國家,雖然大家互相都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但是大家都有共同的官方書寫文字,聽不懂,寫下來不就懂了?長久以往地發展,慢慢就形成了一種共同的民族文化認同感,使各民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一起,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經歷過多次分裂,如春秋戰國、南北朝和五代十國,仍能維持統一,或者說即使分裂,中華民族各人民心裡仍然熱切渴望著統一。

統一價值論認為:文化是社會意識的規範化表現形式,或者說,文化就是規範性的社會意識;文字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又有其相對獨立的特性,並對文化或社會意識產生強大的反作用力。一個國家分裂以後,如果再發生文字方面的分裂,那麼,這種分裂將會不斷得到強化和放大,此時兩個國家再無統一的內在動力,並最終徹底分裂出去。因此國學大師任繼愈說過,漢字對維護中華民族認同和文化統一起了巨大作用,如果沒有漢字,中國就是另一個歐洲。

歐洲有45個國家,而幾乎同樣大小的中國卻是大一統。究其原因,文字的作用非同小可。古代的羅馬帝國統一了大半個歐洲,但滅亡後,歐洲立馬陷入了四分五裂的狀態,各個國家繼承了羅馬帝國的拼音字母,由於長時間無法統一,各國逐漸用字母來拼寫本國的“方言”,形成自己獨特的書面語言,分裂愈久,各國的書面語言相差愈大,最終形成了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等等,這個時候,文字方面的差異又反過來強化和放大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或社會意識差異,不同國家之間再無統一的內在動力,歐洲就不可避免分裂成許多國家了,再想統一已經是難上加難。

五、強大的文化融合功能

漢字體系有海納百川的雄偉氣魄,能夠充分融合其它文字的合理元素,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完美的翻譯功能

實踐表明:國外無論多麼複雜、怪異的文化典籍、宗教經文、文學作品,都可以準確地翻譯成漢語,而許多中國古代的文化典籍卻無法翻譯成英語。這種現象說明:漢語能夠表達英語等其它語言能夠表達的任何思想,而英語等其它語言未必能夠表達漢語所能夠表達的思想。也就是說,英語是有嚴重缺陷的,而漢語就完美多了,它能用更少的字表達更豐富的思想。正是因為漢字這種強大而完美的翻譯功能,使漢文化能夠充分有效地吸收外來文字或外來文化的的優秀成果;同時,正是因為漢字這種強大而完美的翻譯功能,向外界展示出自己虛懷若谷的胸懷,使外來的優秀文化(如印度的佛教、西方的科學技術)能夠在中華大地生根發芽。

2、精華的吸收功能

在中國古代時期,社會生產力比較落後,各種社會事物通常比較簡單、靜態、孤立,與此相適應的漢語“文言文”表現出簡單性、靜態性和孤立性的基本特徵。然而,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各種社會事物呈現出越來越高的複雜性、動態性和關聯性,文言文越來越難以滿足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實際需要,從而進行了“白話文”改造,這種改造充分吸收了西方語言的合理元素。例如,文言文通常以單音詞為主,標點符號太少,短句較多,語句簡單,書寫筆劃多,難以表達內容的豐富性、動態性和關聯性;白話文吸收了西方語言的標點符號,增加了雙音詞,擴展了句子的長度,簡化了書寫筆劃,從而大大地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與邏輯性。

3、靈活的變通功能

對應於全新的事物,漢字有著充分靈活的變通方式,其新字的造字往往都有一定的規律性,很容易被人們所理解和掌握。例如,化學中化學元素名稱的造字方式是:金屬元素加金旁(銣、銫、鈁),非金屬元素加石旁(如砷、碲、砹等),氣體元素加氣旁(如氫、氧、氖、氪等);有機化學中有機物的造字方式:“烴”為可燃的碳氫化合物,所以其字形取“火”與“氫”,讀音取碳的聲母與氫的韻母;“烷、烯、炔”,根據不飽和度的增加,越來越缺氫,所以其字形對應著“完、稀、缺”;“苯、芬、菲、萘”為複雜的烴類物質,多是從植物中提取,故以草字頭為偏旁,讀音多取英文的第一個音節。另外,漢字還有強大的新詞組詞能力,新詞與原詞之間有著強大的關聯性,並且能夠觸類旁通。

六、強大的思維訓練功能

漢字的學習與使用,可有效地訓練人的大腦,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促進大腦的快速發育

研究表明:拼音文字主要用音碼,在大腦左半球發生作用,稱為單腦文字;漢字是形、音、意的綜合,對大腦左右兩半球同時起作用,稱為復腦文字。漢字(特別是象徵圖形的符號)對開發右腦十分有利,聲音和意義又同時開發左腦,使大腦左右半球都同時得到開發。 漢字正是由於其獨特的音、形、意等綜合特徵,對大腦構成了要比拼音文字更多的信號刺激,促進了漢字圈人群(尤其是少年兒童)的大腦發育,從而提高了智商水平。通過對漢字的學習與使用,可以使人更充分、更均衡地同時使用大腦兩半球,其意義是非常深遠的。

2、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1)養成分析與綜合的思維習慣

。漢字的認知過程還是一個分析與綜合的過程:識獨體字要做筆畫分析,包括分析筆畫的順序與位置組合;識合體字要做部件分析,包括分析哪一部件表音、哪一部件表意,以及各部件的方位組合;識記漢字的過程又是一個比較過程,需要不時地將一些形雖近而意相遠,或音相同而形與義迵異的字相比較。

(2)養成整體性的思維習慣。心理學實驗,總體特徵的知覺要快於局部特徵的知覺。當人進行總體特徵識別時,知覺加工不受局部特徵的影響,這就是“總體特徵優先”原理。漢字的識記是個整體認知的過程,人只要看到一個字的基本輪廓,用不著看清字的細節,即具體的筆畫,就可以識別這個字,這就發展了中國人的整體性思維能力。而且,同樣的場景,美國人傾向關注中心物體而忽略背景(這往往是一維的思維導致的),而中國人關注物體更注重整個場景(這往往是二維的思維造就的),使得中國人看問題:全面且懂得變通。

(3)養成對稱與類比的思維習慣。漢字根據不同的偏旁與部首,決定了它所對應事物的不同類別,從而可以養成人的類比性思維;由於漢字使用了大量的正與反、褒與貶、陰與陽等對稱性文字,從而可以養成人的對稱性思維。

(4)養成邏輯推理的思維習慣。漢字主要通過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等方式來產生,任何漢字都可以找到它的來龍去脈,都可以進行追根溯源,而且造字的方式往往都有一定的規則性和邏輯性,“六書”就是對漢字造字規律的總結,因此漢字的學習與使用過程,同時又是邏輯推理的思維過程。

(5)養成數學的思維習慣。漢字中的數字“一、二、三”、從其字形上就展示和強化了人的數學思維,而英文中的“one、two、three”沒有數學思維;漢字中各個度量衡單位(如尺與寸、兩與錢),都有明確的進位概念,主要有十進制與十六進制兩種;漢字結構中的點、線、面的合理佈局,則展示了漢字中幾何數學的規範、整齊、平衡、均等、穩定等美學特徵。

(6)養成聯想的思維習慣。由於每一個漢字均可從結構上、語音上、圖形上、寓意上等,向眾多方向進行延伸和拓展,從而可以產生許多不同的含義,使漢字的字意有很強的推演性和豐富的聯想性,存在著大量的“一語雙關”和“一語多關”漢字。正是因為漢字的這種推演性和聯想性,中國古代歷史上才會出現大量的“文字獄”現象。

3、加快大腦的思維速度

(1)二維碼的漢字思維速度快於一維碼的英文。二維的漢語就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平面空間,很多漢字就是一幅畫,這樣,大腦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取大量信息,而且,由於漢字的形象性與直觀性,使大腦在獲取信息之後,不是首先進入語言區,而是直接進入思維區,從而大加快了人的思維速度。一維碼的拼音文字犧牲了其表意能力,造成它的不直觀性和不形象性,是文字的低級形式,大腦只能識別有限的信息,並首先進入大腦的語言區,再中轉至思維區,因此其思維速度受到嚴重抑制。英美社會患有“失讀症”的病人不能讀寫英文,歸根結底是英文的一維密碼性造成的。漢語世界則沒有“失讀症”,漢字平面空間的表現力使得閱讀極為方便,在一瞥之間就可捕捉其特點,映射其含義。

(2)聲音種類多的漢字思維速度快於聲音種類少的英文。漢字的聲音種類為1200,英文的聲音種類只有400個。聲音種類越多,大腦的“信息頻帶”就越寬,其信息處理速度就快,所以,中國人的思考速度比美國人、英國人要快。思考速度快的人,自然能夠思考更多的問題,當然也就更聰明,這是中華民族的先天優勢。

(3)形態美與韻律美的漢字思維速度快於英文。漢字形象而直觀,美觀而大方,並呈現出優良的美學特徵;漢語發音響亮,語調鏗鏘,富於變化,韻律相稱,具有音樂之美;漢語講平仄,分陰陽上去,還有輕聲,還有變調;詩詞歌賦,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音韻和諧,讀起來琅琅上口,聽起來和諧悅耳。顯然,具有強大美學特徵的漢字更容易被大腦所接受,從而大大加快了大腦的思維速度。

七、強大的藝術審美功能

漢字是音形意三者完美的結合,從而可以產生多方面的審美功能,這種審美功能給人以強烈的藝術享受,同時可有效地修養人的品德,陶冶人的情操、增強人的健康:

1、書法審美

“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漢字書法為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等。漢字把藝術融合在一起,形成書法藝術,“它不是僵硬的符號,而是有獨特性格的精靈”笑字令人歡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淚……。在書法家的筆下,它們更能發出無窮的變化。而拼音文字的字母關係只能一前一後,沒有上下左右的變動,缺少了一種給藝術家以自由發揮的餘地,它只有好看與難看之分,但不能提升為一種藝術。

2、韻律審美

詩詞歌賦是人們對我國傳統漢文學的概稱,它包括詩、詞、曲、賦等具體的文學形式。它們主要通過相應的格律(主要指平仄、押韻和對仗等方面的要求),來表達情感和體現審美。閱讀具有強烈音律美感的中國文學(特別是中國古代文學),有助於提高人的修養水平和心理素質,有助於增強人談吐有節、舉止有度的能力。

3、意境審美

漢字通過藝術的不同表現手法,對字形進行分解、組合、添加,並運用色彩、肌理、空間、符號等視覺元素,產生一種源自漢字又超出漢字的意境和趣味。意境是集情、理、氣、格多種因素的複合體,漢字書寫必然存在文學意境,它不是主體內容,而是背景形式。書法的主體形式需要背景的烘托,正如繪畫想要表達遼闊總以天空和草原為背景,突出幽深往往敷設遠山和層林。書法的主體形式是漢字筆墨化的造型形象,欣賞者從筆墨形象中感知優美,淡雅,清新,深邃的書法意境。

此外,根據漢字拆分離合的若干特徵以及豐富多彩的歷史典故,還可以編出許多押韻、啟人心智的字謎、兒歌、順口溜、成語,給人以豐富而精美的藝術享受。

八、強大的現代發展功能

1、龐大的使用人口,有利於漢字與漢文化的快速傳播

全世界60億人口,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現已查明的語言有5651種。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有:漢語、英語、印地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德語、俄語、法語、孟加拉語、葡萄牙語等。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16億人使用漢語,佔世界總人口的25%。目前,華人已經遍佈世界各地,他們的每個人都是漢字與漢文化在世界範圍內快速傳播的強大動力源。

2、漢字的豐富性,適應於信息社會的高速發展

相對於拼音字,漢字有強大的信息豐富性,具體表現幾個方面:字形意的綜合性、聲音種類的多樣性、信息編碼的二維性、藝術的審美性、文化的融合性、信息的穩定性。統一價值論認為,信息是價值的真正源泉。人類進入信息社會以後,信息的運行是人類社會各種領域(包括經濟領域、政治領域與文化領域)的核心內容,也是社會生產力的核心內容。信息運行的效率在根本上決定著每個人、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生存能力與發展能力。

信息的運行主要包括信息的生產、表達、傳送、接收、轉換、貯存等方面,由於信息的豐富性,決定了漢字相對於拼音字有著全面的優勢。

(1)較高的信息生產效率。漢字有著字形意的綜合性,從而表現出強大的思維訓練功能,可以促進大腦的快速發育,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加快大腦的思維速度,從而有利於提高大腦的信息生產效率。

(2)較高的信息表達效率。漢字的聲音種類為1200,英文的聲音種類只有400個,因此漢字有更寬的“信息頻帶”,從而有利於提高信息的表達效率。

(3)較高的信息傳送效率。漢字屬於二維性編碼信息,相對於一維性編碼信息的拼音字,有著更高的信息量密度,可以對信息進行快速傳送,從而有利於提高信息的傳送效率。

(4)較高的信息接收效率。漢字有著強大的藝術審美功能,大腦在接收信息的過程,同時可以使人產生審美的享受,形成“寓教於樂”的效果,從而有利於提高信息的接收效率。

(5)較高的信息轉換效率。漢字有著強大的文化融合性,從而表現出完美的翻譯功能、精華的吸收功能、靈活的變通功能,使漢字信息在轉化為其它文字信息的過程,只有較低的失真率、損耗率和延遲率,從而有利於提高信息的轉換效率。

(6)較高的信息貯存效率。漢字有著強大的信息穩定性,每個漢字都可以找到它的來龍去脈與演化歷程,其基本內涵幾千以來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幾千以後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以漢字為載體的信息可以長期貯存,不會產生顯著的信息流失與損耗,從而有利於提高信息的貯存效率。

隨著信息量的爆炸性增長,拼音文字在信息運行方面的劣勢將會越來越明顯,而漢字在信息運行方面的優勢將會越來越明顯。

3、漢字的二維性,能夠滿足未來社會的發展需要

在莎士比亞時代的英語僅有30 000個單詞;到了丘吉爾時代,英語已經擁有近百萬個單詞了;而到現在,英語是近500萬的單詞!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新生事物的爆炸性增長,英語的單詞量將會呈現加速增長的趨勢,在不久的將來就會達到1億以上的單詞量。由於英文的線性特徵(或一維特徵),決定了它只能通過加長單詞的方法來創建新詞,因此英語單詞量的快速增長,必然會導致單詞長度的快速增長。可以想像,在一百年以後的英語詞彙裡,含有五十個以上字母的單詞,將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屆時,英語(特別是專業性英語)的學習過程,將是十分痛苦和艱難的事。印歐語系的文字語言學家都在為各主要語種的語言文字的詞彙量迅速膨脹而苦惱,但這已經成為一種無法挽回的客觀趨勢。

漢字的單詞由於其平面特徵(或二維特徵),並具有強大的組詞能力,任何新生事物,都可以通過現有漢字的不同組合來給予清晰、準確而合理的表達,不需要創造新詞。既使創造新詞(特別是專業性、技術性很強),也可以根據漢字的偏旁,給出科學合理的規則,非專業人士也可以大概地瞭解其基本涵義。漢字有著強大而靈活的組詞功能,並且能夠觸類旁通,有著重要的現代意義。例如,中國的物理學專家可以憑藉他在中學時代的化學知識通讀化學專家的論文,反之亦然;而英美的不同行業的專家要交流他們的學術成果,則是對牛彈琴!可以想像,在幾百年以後的漢語詞彙裡,常用漢字的數量不會有明顯增加,詞彙的長度也會基本不變,並且能夠充分滿足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需要。

英語的基本特徵是“字少詞多”,英文世界裡,沒有20000個詞別想讀報,沒有30000個詞別想把《時代週刊》讀順。漢語的基本特徵是“字多詞少”,國家的掃盲標準是1500字,理工科的大學生一般掌握三四千漢字,搞科研都沒問題的。漢語的“詞少”並不是指真正意義的詞少,而是指有大量的詞,不需要學習和記憶就能夠知道其基本涵義。有認說:“印歐語兒童雖無識多字之難,卻有記多詞之苦;漢族兒童雖有識多字之難,卻無記多詞之苦”。因此,從表面上看漢字難學,但從綜合角度上來講,漢字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文字。

4、漢字的自然性,有利於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統一價值論認為:社會管理是關於社會分工的規則體系,社會管理(包括政治)是社會分工(包括經濟)發展的控制器與加速器;社會意識是關於社會管理的規則體系,社會意識(包括文化)是社會管理(包括政治)發展的控制器與加速器。文字作為社會意識的重要載體,對於社會意識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漢字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自然產物,漢字的發展過程與人類意識的自然進化過程完全吻合,因此漢字有著顯著的自然性,具體表現為含蘊、柔和、謙卑、內斂、穩定等基本特徵,將會引導社會意識(包括文化)朝著含蘊、柔和、謙卑、內斂、穩定的方向發展,這將有利於體現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精神信念,有利於推進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進而對政治與經濟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漢字的進化序列與人類社會的進化序列也完全吻合,充分體現了“社會的自然性”和“自然的規律性”。漢字裡所蘊含的“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將會在文化上倡導人與人、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和諧相處”與“世界大同”,將會在政治上倡導“平等協商”與“非暴力”,將會在經濟上倡導“可持續性發展”。

四大文明古國的文字都是圖形文字:埃及草紙文字、古巴比倫楔形文字、中國甲骨文、印度印章文字。目前的所有拼音文字,都在古老文字丟失之後,重新建立起來在新文字。因此,拼音文字不是人類進化過程的自然產物,它割裂了人類發展的歷史脈搏,不認可“社會的自然性”與“自然的規律性”。所以,在拼音文字基本思想的引導下,文化上容易主張“唯我獨尊”,政治上容易主張“強制”與“暴力”,經濟上容易主張“片面發展”。

結束語

總之,漢字因其強大的歷史承繼功能、強大的信息蘊藏功能、強大的交流傳遞功能、強大的思維訓練功能、強大的民族凝聚功能、強大的文化融合功能,強大的藝術審美功能、強大的現代發展功能,具有最高的開放性、豐富性、美麗性、鮮活性、穩定性、規範性和效率性等現代化特性,因而最有希望成為未來社會的世界語。不過,這一方面需要漢字自身的現代化改造,包括繁體字的統一與繁體字的簡化兩個方面;另一方面需要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以及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高,因為“經濟決定政治”、“政治決定文化”。漢字以及漢文化可以給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源,反過來,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又不斷推進漢字與漢文化的國際化程度。

參考資料:

1、統一價值論,仇德輝著,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8年

2、數理情感學,仇德輝著,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8年

3、情感機器人,仇德輝著,臺海出版社,2018年


喜歡作者

8 人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