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讀書會 第十三週 聽第十三本書《聯盟》

說實話,這本書一開始真沒聽進去,因為這是老闆和員工的故事,我不是老闆也不是員工,我是保險代理人,籤的是代理合同,與我何干?不過慢慢的,越聽越有意思,原來員工和老闆之間還可以有聯盟關係,確實很顛覆我的認知。因為一般來說,一個員工一旦離職,少有說前公司好的,和前老闆也多形同陌路,或者老死不相往來。


聯盟的核心是承諾,雙方的承諾。從員工入職開始就要談清楚,打算工作幾年,目標是什麼,然後告訴他,你要做什麼,我會怎麼幫你。感覺就像親兄弟,明算賬,一是一二是二,坦誠布公。幾年後要留的話繼續簽,要走給推薦新公司,要創業給投資,這是多好的關係!當然這需要彼此都很大度,尤其老闆需要大格局。這種一開始的承諾面談我覺得就是坦誠,是非常必要的一個環節,雖然只是道德上的承諾,不具備法律效力。


據說領英公司有十幾萬個前員工群,寶潔有二十萬個前員工群,感覺實在太誇張了。這麼多員工群能幹什麼呢,說是五百強企業覆蓋了96%,這可都是資源啊,五百強企業的資訊隨時掌握,想想看,有什麼是幹不成的呢?


我在想我所從事的保險行業,保險招聘人才,或者說人才引薦,可不就是一種聯盟關係,而其中入職之前的承諾面談就更為必要。很多人進了保險公司發現和之前引薦人說的不一樣,還要打卡,還要見客戶,成單率不高,賺錢並不容易,簡直就是忽悠。其實,就是因為缺少了承諾面談這個環節。我們要坦誠的告訴對方,保險並不容易,需要付出很辛苦的勞動,而且還有可能成不了單。然後問出對方的想法和目標。根據對方的目標,告訴他需要做什麼,我們能幫他做什麼。這才是真正的聯盟關係,或者說合夥人關係,彼此都有責任和義務。而不只是忽悠他進來。


所以,聯盟不僅是一種關係,更是一種責任和義務,她能提高對方(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最大化的激發他的潛能。如果每個企業都能推行開來,那效率可不是一般的高!


曹守元 2019.12.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