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這麼久的父母,卻不知道自己的焦慮,正在一步步影響孩子

焦慮似乎已經成為成年人的一種常態,但大多數人卻不自知。而現在,成年人的焦慮,正在一步步影響著自己的孩子,也許你還沒有意識到,但它正在發生。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那些藏起來的焦慮情緒。

01 放開控制,讓孩子自由呼吸

樊登在一次讀書會上提到了一段他的經歷。

在他剛畢業的時候,入職中央電視臺,父親說:“中央電視臺算什麼工作?穩定嗎?”

後來,他考了博士之後,去當了老師,父親又說:“中央電視臺那麼好的工作,你說不要就不要了?”

再後來,樊登在北京自己創業,有了自己的公司、房子、車子,事業有成,父親說:“你回來西安,在西安找個學校掛職,在西安待著多好。”

直到現在,他讓父親聽了一次他講的論語,父親才釋懷,“沒想到你能把論語說這麼好,真是不錯。”


做了這麼久的父母,卻不知道自己的焦慮,正在一步步影響孩子


你是否也和他父親一樣,覺得孩子做什麼都是錯的?

你是否希望孩子能夠完全按照你的意願行事?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樊登,所以這種過度控制的方式,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承受的。

02 丟掉標準,讓孩子做自己

那天和朋友一起吃飯,朋友說孩子馬上要上小學,她給找了一個私立學校,現在正加了群諮詢呢。

正吃飯時,收到學校老師發來的視頻,關於開學前注意事項,其中包括一個鍛鍊孩子專注力的小遊戲。

準備100粒紅豆、100粒綠豆,第一輪讓孩子左右手分別數;第二輪將豆子混在一起,讓孩子分出來。

我和朋友正看著,她手機開始消息提示音不斷響。


做了這麼久的父母,卻不知道自己的焦慮,正在一步步影響孩子

原來學校群炸鍋了。

一位寶媽問:“老師一定要紅豆和綠豆嗎?我家好像沒有哦。”

另外一個寶媽問:“老師,100粒多了點不,我50粒開始可以嗎?”

還有的寶媽說:“收到,馬上準備去買豆子啦。”

後來老師在群裡回覆:“這不是一堂課程要求,這只是一個例子而已,沒有也沒關係的,有別的方式培養孩子專注力也是可以的。”

我和朋友對視一下,無奈的笑了笑。

爸媽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的執行力,那真的是槓槓的。

朋友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凡老師發一個小視頻,大家就趕著趕著的照著準備。其實就是個參考嘛,目的是培養孩子專注力,也不一定就非得完全參照著來,還是家長們太著急了。


做了這麼久的父母,卻不知道自己的焦慮,正在一步步影響孩子


表面上看是家長希望孩子多學點,但實際上是他們沒有更好的方式,又不希望孩子落後於人。所以既然外界提供了方法,我就拿過來給到孩子用咯。

卻不知你的焦慮,正在影響你的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屬於自己的成長軌跡,教育方式,還是需要結合孩子的特點。

印度的一個短片《地球上的小星星》告訴我們,世界上的孩子有千千萬萬種可能,適合孩子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

03 藏起你自己,別讓孩子看見

還記得小時候,你的父母在你面前表現出抱怨、憤怒、著急的時候,你當時的狀態嗎?

我的母親是一個急性子,我們一起出門,她會一直在門口催促:“哎呀,你快點嘛,搞半天還出不了門。”

聽得多了之後,每次只要她開始催促,我的心裡就會特別慌張,整個心臟像像被什麼提著一樣,不知所措。

做了這麼久的父母,卻不知道自己的焦慮,正在一步步影響孩子

《讓孩子遠離焦慮》一書中提到:雖然我們知道父母的教養方式不能單獨起作用而引起焦慮反應,但研究表明,家庭互動將影響孩子對某些情況的反應傾向,進而影響兒童的行為。

所以家庭中,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但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我們只是正常的表現出自己的抱怨、憤怒、著急而已。

但為了孩子,我們可以學會收起自己的情緒。

《親密關係》一書中提到:你希望父母為你做的,正是你孩子希望你做的。

我們都曾是孩子,我們知道孩子的真實需求,只是被父母這個身份所遮擋。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偶爾來個捉迷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