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之殇,中国制造业强国之路上最难跨越的藩篱


工业软件之殇,中国制造业强国之路上最难跨越的藩篱

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发展,作为当今全球经济实力第二的国家,如今的中国早已成为一个无可争议的制造业大国。而中国制造无疑是全球制造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同样,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中国制造大而不强,不但仍有很多短板,更有很多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而工业软件,就是中国制造业强国之路上最难跨越的藩篱。

工业软件之殇,中国制造业强国之路上最难跨越的藩篱

这是因为在现代工业体系中,可以说没有强大的工业软件,就没有强大的工业制造。而中国制造“大而不强”,其中最突出表现就是工业软件弱小和受制于人。我国要实现“制造强国”,必须拥有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可是要知道工业软件的积弱,却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工业软件之殇,中国制造业强国之路上最难跨越的藩篱

虽然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在应用软件市场上具有相当的竞争力,特别是游戏、共享和消费类应用。但是要知道应用软件和工业软件完全是两个概念。在应用软件市场,程序员不需要太多的跨学科知识,而在工业软件领域,程序员则必须掌握相当的工业体系知识,甚至需要成为工业领域的专家。

工业软件之殇,中国制造业强国之路上最难跨越的藩篱

我们就以工程机械的软件开发为例,工程机械很多需要的是运动控制,需要用高级语言如C语言来进行编写复杂曲线。这不但要求程序员具备软件建模能力,更要求程序员具有深厚的工程经验,能够机械运动把物理机制和规律,变成逻辑控制或运动控制的模型。如果没有建模,就无法数字化,也就无法进行工业软件编程。比如全球第一的卡特彼勒的挖掘机的2D电子围栏系统,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轨迹策划,这是这种运动控制和建模能力的体现。而这些正是中国工业软件最欠缺的。

工业软件之殇,中国制造业强国之路上最难跨越的藩篱

而和工业软件人才的缺失相比,中国缺少工业软件深入应用的环境,以及国内工业企业缺少工业软件应用的思路才是最大的问题。一方面国内高价购买的国外仿真软件通常只有30%的功能被用到,其它功能都是白白浪费;而另一方面,国内只有30%的工业品被仿真过。这就是中国工业和工业软件的伴生现状。

工业软件之殇,中国制造业强国之路上最难跨越的藩篱

而造成这样现状的根本原因是很少有国内企业愿意应用工业软件进行正向设计,因为正向设计费时费力,成本高昂,而且即使能够设计一款有创意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很快就会被仿造,甚至因为仿造的成本低廉,可能反而会占领市场,导致高昂的设计成本无法收回。因此国内制造企业大多对一些国外的产品进行逆向工程,然后仿制。这样的制造需求当然谈不上完全利用工业软件的全部功能。可要知道工业软件通常最具价值的部分恰恰是在用于正向设计的仿真功能上。

工业软件之殇,中国制造业强国之路上最难跨越的藩篱

在这样的环境下,当然更谈不上国内工业软件的大发展了。但是当下中国最需要的,就是全新的工业思维,对工业全过程的深度洞察。要让中国工业企业学会正向设计思维,学会性能要求,学会使用仿真软件。退一万步说,就是逆向工程也要学会通过仿真,从根源掌握别人的设计理念。照猫画虎,也要去看几眼真老虎。如果仍是维持现在不求甚解的土壤,不但绝对无法让国产工业软件生存,更是会在未来拖慢中国进入工业强国的脚步。

工业软件之殇,中国制造业强国之路上最难跨越的藩篱


没有掌握核心的工业软件,就无法做强制造业,应该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希望中国在制造业也能出现如华为一样掌握核心技术的工业巨头,能追赶上西门子和GE的脚步。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本文,别忘了转发点赞,并请关注小编,跟踪最新科技动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