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领衔,北科大面向全校学生开讲《大国钢铁》

钢铁,号称“工业的粮食”;建校68年的北京科技大学,被誉为“钢铁摇篮”。4月23日,北科大全新打造的《大国钢铁》课程正式开讲,该课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携众多知名专家主讲,全校学生不限专业、年级均可选修。这是北科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尝试之一,将向大学生展示我国钢铁工业强国之路。

《大国钢铁》课程集中北科大学科和校外人才优势资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教授领衔主讲,来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宝武集团、首钢集团等业内知名专家分节讲授。课程包括“中国钢铁强国之路”“钢铁摇篮之钢铁栋梁”和“科技贡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钢铁绿色发展”和“未来梦工厂”等8个章节,将带领学生纵观我国钢铁工业强国之路,体察现代钢铁产业新发展,展望未来钢铁梦工厂。

课程面向所有学生开放,所有心怀“钢铁强国梦,科技报国梦”的学生,不限专业、不限年级均可选修,旨在通过打造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和工程教育特色课,让更多的学生“知钢懂钢”,培养学生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强学生在“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过程中的使命担当,增强学生“科技报国”意识和情怀。

这一课程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了《大国钢铁》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把“隐性思政”的功用充分发挥出来,构建起全课程育人格局。

北科大于2018年正式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通过研究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不断完善思政课程“示范课”与其他课程的“特色示范课”建设,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试点到推广,逐步扩大“课程思政”覆盖面,构建起了以“大国钢铁”公开选修课、系列“学科思政讲坛”、课堂思政“示范课程”为主的三个层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大国钢铁》课程,不仅充分体现了北科大的办学传统和学科特色,也符合国家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的时代特点,这一课程的开设,是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又一有益实践。

《大国钢铁》课程从文化视角出发,把学校学科背景、行业特色和文化渊源融汇贯穿其中,在培育学生文化自觉、塑造理想人格、凸显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学校实施大学文化精品战略和发挥校史育人作用的重要一环。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任敏通讯员 邢华超 孟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