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platform)是什么?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今天我们生活在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包围之中,甚至平台本身就是我们的生活。

“平台”(platform)是什么?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但作为市场的产物,平台最早其实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演化而成长起来的,并且国外也相对我们更早地出现了易贝、亚马逊等庞大的平台类型,不妨先梳理一下资本主义历史中平台的缘起、发展,管窥一下它目前的趋势,或许也能为我们理解中国平台的发展和未来,提供一些启发。

全文共分为三部分:

1,平台发展的历史铺垫

2,平台的类型

3,对平台间竞争的分析

一,科技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是一种很灵活的制度,但其中也有一些不变的因素。如果我们要了解今天情景的起因,动力以及结果,我们首先要理解资本主义的运作。

资本主义为何可以如此有效地提高生产力?可能是社会关系的改变,尤其是财产关系(property relationship)的改变

。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者可以直接接触到他们的生活资料(means of subsistence),即用来耕种和居住的土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就改变了。经济主体(economic agents)现在从生活资料中分离出来,为了确保他们的生存资源,他们必须转向市场。经济主体(economic agents)开始面对普遍化的市场依赖。生产因此变成市场导向的:一个人必须卖掉所有货物来赚取持续购买商品所需要的钱。

“平台”(platform)是什么?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但是,随着大量经济主体依赖市场买东西,生产者面临竞争,若成本太高,货物滞销,他们就会面临破产。结果是,普遍化的市场依赖导致系统性的动力去减少与价格相关的生产成本。这其中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但最有效的,是在劳动、专业化(specialisation)和妨碍竞争者过程中采用高效的科技(technologies and techniques)。但除了降低成本,驱逐竞争者,控制工人,减少失误,获得市场份额的努力中,科技同时可以用来使工人去技能化,并且破坏有技巧的工人的力量。对科技的追求植根在资本主义的基因中。

而在之后资本主义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但具体到与今天平台的联系,其实在20世纪有三个重要的节点,为今天的数字化平台发展打下了基础。

首先是世界市场范围内的竞争及后果。二战后,以福特主义为特征的美国制造业范式主导全球,工人大量整合到单一的工厂中,这时期的工人被工会(trade union)代表,形成了与资本的平衡。同时战后,日本和德国有其本身优势加上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为公司进行

跨国扩张,扩大出口市场和提升投资水平逐渐奠定基础。五六十年代,日德开始抢占美国的市场份额,出现更多面向全球生产的制造业。结果是全球制造业生产过剩导致制造业产品价格的压力过大。制造业面对下降的利润,一方面开始学习成功的企业,日本丰田模式(Toyotist model)受到推崇

“平台”(platform)是什么?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资本本身在寻求和期待更有利润的行业。如果没有,它们会狂热地自己创造。

所以整个90年代是一个被金融投机主导的时代。随着制造业难以复兴,而美国的电信部门(telecommunication sector)成为90年代后期金融资本最喜欢的领域。股票市场对科技股票着迷,1997-2000三年间科技股票上升了百分之三百。各种设备投入资金极大,光纤铺设等等。

此时公司采用"先增长再盈利"(growth before profits)的模式。当很多行业缺乏收入来源并且甚至缺乏任何收入的时候,希望他们先抢占市场份额通过迅速增长最后统治被认为是主导型的新工业(major new industry),表现出一种垄断统治(monopolistic dominance)的目的。这在很多年后,中国的共享单车行业无独有偶也采取了相似的战略,它们的命运也大抵相似。

尤其是2008年经济危机中,美国政府接管两家房地产 吞下大量不良资产,最终导致危机前高昂的私人债务在危机后转化成了高额的公共债务。最关键的是,世界范围内的利率(interest rates)陡降,到2008年六个主要银行的利率共同陡降。同时,公司也增加了现金储备(tax hoarding)以及避税港(tax havens)。因为科技公司并不需要实体工厂,逃税对他们就非常容易

所有这些,都悄悄地为今天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埋下了种子

二,关于平台资本主义的类型及分析

到底什么是平台?

按最普遍的水平来说,平台是可以使两到三个群体(groups)交互的数字基础结构。他们自己是一种将不同用户包括消费者、广告商、服务提供者、生产者、供应者甚至实物(physical objects)带到一起的中介(intermediaries)。通常还会向用户提供一系列建造自己产品服务和交易市场(marketplace)的工具。(比如google paly)。并非从地面上建好交易市场(marketplace),平台提供不同群体(groups)之间交流(mediate)的基础结构。这也是平台接触数据时优于传统商业模式的关键。平台将自己放置于不同用户间作为活动发生的地点(ground),也具备记录的特权。

尽管它们常常表现得是一块空白的空间,但其中植入有规则。

生产和服务发展的规则,和市场交易互动一样,用平台所有者来制定。比如微信改版,普通人并没有足够多的参与与议价能力。这些固定规则的核心架构,也是生产性(generative)的,使其他人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在其上建造。Fb是允许发展着生产app,公司创造页面,使用者分享信息。通过向使用者提供互动的空间,平台自身是从自然过程、生产过程和其他商业以及使用者那里挖掘数据的挖掘性机构(extractive apparatus)。这是最根本的特征。

或者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平台划分为四种类型

1,广告平台(advertising platforms)

以谷歌为例。谷歌1997年创立,最早是风投的对象,1999年收获$25 million,此时谷歌已经开始从搜索中获得数据并且使用数据来提高搜索质量。谷歌在互联网公司泡沫后,寻求盈利模式,而收费模式则可能疏远作为其成功基础的用户。谷歌开始利用用户的搜索数据以及信息记录(cookies)和其他一些信息,通过愈加自动化的拍卖系统来向广告商出售目标广告空间。利用广告是一种资本主义内使用数据的古典方式。当纳斯达克指数在2000年达到峰值的时候,谷歌推出"关键词广告"(google adwords)开始向盈利公司的转变。

收集的数据从提升服务变成吸引广告。今天广告收入占到google收入的96.6.

“平台”(platform)是什么?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2,云平台 (cloud platforms)

(将自身服务一部分租借出去获利同时也收集数据的平台。)

1990s年代的电子商务(e-commerce)作为云端租借(rental)的开始,这时候电子商务公司认为他们应该外包物质交易层面给其他人。但这证明是不够的,当时他们结束了建造仓库、物流网络和雇佣大量工人的任务。2016年亚马逊大力发展物流,但这与kindle都是不赚钱的。都是为了吸引用户。亚马逊服务网络(amazon web services)发展成为一个内部平台,处理日益复杂的公司物流。但很快发现这个可以外租,同时依然可以收集数据。到目前,可以外租的内容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或者是应用。

“平台”(platform)是什么?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3,工业平台(industrial platforms)

随着数据收集存储和分析越加廉价,许多公司开始将此引入到传统制造业领域,内部各个环节都互联。

在德国,最早是称之为工业4.0。关于每一要素的位置和状态的数据会与其他生产过程中的部分共享。物质货物与其信息呈现密不可分。在其支持者看来,工业网络会优化生产过程。把生产过程与实现过程联系更紧密,减少成本与宕机时间

4,产品平台(product platforms)

在这些新数字平台的眼中,需要对各种资源加以有效利用,但能否将产能过剩的产品转化为一种可以共享的经济形式,则成为数字平台思考的重要问题。(共享经济)以两个平台为例说明product platforms以及lean platform的区别。Zipcar和uber都是租车,但是Zipcar对那些产品有产权,这就是产品平台。

有了这样一种平台,我们就可以初步审视这些平台之间的关系。

三, 平台竞争

如果平台是数字经济时代涌现的商业模式,如何理解他们在长期资本主义历史中的位置?

一直有一种观念,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科技的革新和使用来实现自我更新:蒸汽机,内燃机,到现在的科技。今天我们是在目睹这样一个新的过程吗?或者竞争会消亡还是变成垄断?

其实如果简单判断,我们可以看到品台有以下几个趋势:

“平台”(platform)是什么?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1,对数据的需求(expansion of extraction)

对更进一步的数据的获取促使平台获取更多的用户。对很多平台来说,数据质量远不如数据数量以及多样性重要。每一次用户行为都有助于平台优化算法,因此平台开源依然可以保持统治地位。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投资要置入消费者网络(consumer internet of things)用来记录用户行为。比如谷歌会投资供热系统,可穿戴设备,nike。这些行为都可以理解成为扩张数据获取的途径。

2,抢占关键位置(positioning as a gatekeeper)

抢占系统中的重要位置,不同于传统的水平或纵向或者混合扩张,平台的扩张更像是块茎性(rhizomatic)联系。比如从笔记本电脑到手机,对OS的控制就是必须的。这种转变要求公司加快并且将自己植入到智能手机市场中:谷歌遵循苹果的步伐,亚马逊和fb随后跟上。

3,当扩张不足以完全取胜的时候,平台会发展以各种方式封锁用户与数据在自身平台上从而留住用户的手段。比如依靠特定设备,不能使用替代品,数据不可迁移。(apple)fb 使用户在内部构成一个自足的生态系统,新闻,视频,音频,信息,邮件甚至消费都可以在内部完成。而且这种封闭(enclosure)也会强迫你进入,比如uber。

甚至整个开放的网络也会从开放的网络变成封闭的app。当更多的是用app而非网站时,公司就可以增加数据同时尽收囊中。这也意味着公司努力减少彼此的依赖。信息最终不用访问公共基础设施。按这种逻辑发展下去,平台可能会放弃一般计算的想法而集中于优化各自的设备以及租借这些设备的费用。如果这些分析正确,那么资本主义的竞争最终会使互联网形成割据的分裂领域(fragment)。

“平台”(platform)是什么?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总结:

从更广阔的的历史视野来看,平台的兴起根本上是资本主义基因中的对科技的需要,现实环境中得益于9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战后变化,而在当下则面临着平台类型分化、数据需求增大、彼此间竞争更为隐蔽和剧烈的现状。而我们不得不问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平台,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平台”(platform)是什么?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Platform Capitalism》,N Srnicek,20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