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時尚品牌為何屢屢違反一中政策?

外國時尚品牌、奢侈品品牌範思哲、蔻馳、紀梵希、亞瑟士、Fresh馥蕾詩、施華洛世奇等排著隊發佈道歉聲明。

這些外國品牌被大陸網友發現,要麼在其產品(比如T恤),要麼在其官網上涉嫌將香港、澳門、臺灣列為“國家”。事件發生後,上述公司進行了所謂的“道歉”,並有相應的整改措施, 聲稱“一貫尊重中國主權”。

中國是一個沒有完全統一的國家,中國的主權問題高度敏感。對跨國公司來說,臺灣、香港、澳門屬於中國領土,這是常識;在中國進行經營活動,尤其需要尊重中國的主權,這是義務所在。即便不是常識,2018年上半年,中國民用航空局要求44家外國航空公司整改違反中國法律、違背一箇中國政策的官網錯誤內容。這個新聞在國際上廣泛傳播,跨國公司不可能不知道。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何這些跨國公司對涉及中國主權的問題如此輕慢,非得在中國網民作出反應的情況下,才進行整改和道歉?早前上哪兒去了?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首先,西方集團對中國就沒有真正尊重過。筆者注意到,上述品牌主要來自美國、日本、奧地利、法國等西方集團國家。這些擁有所謂共同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西方陣營國家,它們處於同一條戰壕裡,一個鼻孔出氣,一直以來把中國視為另類,視為需要防範和遏制的國家,從未給予足夠的尊重。西方國家的政府是如此,民間也同樣如此,尤其是那些跨國公司,是大財團,和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既是西方國家輸出價值觀的工具,也是展示西方價值觀的陣地,換句話說,一個心照不宣的事實是:這些西方的跨國公司,有意無意、或明或暗地配合政府,充當了西方價值觀的工具。於是,我們就毫不感到奇怪,為何在中國人對主權問題如此敏感,而中國民間又在持續關注外國和外國企業違背一箇中國政策等敏感內容的前提下,西方跨國公司卻置若罔聞的原因。說白了,這些西方的泛種族主義和意識形態者,和他們的政府一樣,並沒有在心底裡尊重中國和中國人民。

其次,對這些屢犯屢錯、屢錯屢犯、知錯不改的跨國公司而言,他們為他們的“錯誤”付出成本和代價過低。或許在西方跨國公司看來,一個貌似真誠的“道歉”就能夠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地解決問題,這也是他們如此輕慢的原因。對外國公司,國家應該清晰地劃下“一箇中國政策”的紅線,對違背“一箇中國政策”的外國公司予以重罰,甚至予以查封,才能夠讓他們在利益的重大損失面前打起精神來,至少有所敬畏,學會做人。民間的抵制當然是一方面,但是國家層面的處罰則更加重要,可以讓民間,也可以讓外國公司清晰地明確中國的邊界。一句話,不能讓來自西方的跨國公司充當西方價值觀的鷹犬而毫無損失。

第三,中國需要不斷壯大自己的跨國公司,那種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公司。對西方跨國公司來說,只有存在競爭,才會有所敬畏。當違反一箇中國政策所付出的代價幾乎為零時,他們是不會真正尊重中國的。如果中國自己的跨國公司能夠利用外國公司的錯誤,搶佔外國公司的份額,甚至把犯錯外國公司擠出中國市場時,外國公司才會真正有所壓力。

指望西方國家的民眾對中國人主動予以尊重,是不可能的;還是那句話,獲得尊重的唯一方式是增強實力,超越西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