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氣象公報發佈

三江源國家公園位於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腹地,由長江源園區、黃河源園區、瀾滄江源園區組成,總面積為12.31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為保護好“中華水塔”,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主動踐行“五四戰略”、“一優兩高”重大戰略部署,積極推動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2020年4月28日,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與青海省氣象局聯合發佈《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氣象公報(2019年)》。

2019年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氣象公報發佈

《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氣象公報(2019年)》基於衛星遙感和氣象數據,對2019年三江源國家公園園區植被生態質量、荒漠化土地、牧草物候及產量、積雪面積及日數、土壤含水量、凍土變化和湖泊面積進行了監測及氣象條件影響分析。對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開展以來園區內固碳釋氧、水源涵養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進行了評估。

公報顯示,2019年園區年平均氣溫為-2.0℃,年降水量516.9 mm,年日照時數為2318.7 h。與近十年平均相比,2019年園區年平均氣溫偏低,年降水量偏多,年日照時數偏少,水熱條件匹配一般。

2019年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氣象公報發佈

從左至右: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田俊量 青海省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順年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孫立軍

2019年園區植被生態質量較近十年平均整體略偏好,2000年以來園區植被生態質量總體趨好。園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佈在長江源園區西北部,在瀾滄江源園區和黃河源園區有零星分佈,以輕度荒漠化為主。2019年園區牧草返青主要集中在5月中下旬,9月以後牧草陸續黃枯,與近十年平均相比,牧草生育期長度持平略延長。2019年園區牧草長勢年景評價為“平年”。

2019年積雪季(2018年10月~2019年5月)園區積雪面積較近十年平均增大3.4倍,積雪日數較近十年平均偏多18天。2019年園區土壤含水量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園區年季節性最大凍土深度較近十年平均整體持平略減。2019年園區典型湖泊面積與近十年相比整體增大,近年來局部湖泊形成高原湖鏈。

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開展以來的生態狀況評估: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開展後(2016~2019年)與開展前十年平均(2006~2015年)相比,園區植被生態質量整體改善,固碳釋氧量增加;扎陵湖和鄂陵湖水體面積增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保護好三江之源“中華水塔”對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意義重大,更是我們加強生態保護、推進綠色發展的政治責任。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樹立全局視野,增強機遇意識,積極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的重大實踐,將三江源打造成為綠色中國走向世界的“形象大使”、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靚麗名片,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公園提供青海經驗、貢獻青海力量。

《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氣象公報(2019年)》是由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青海省氣象局聯合編制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