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架轰炸机直逼大坝,瞬间轰塌而下的4亿吨洪水,吞没3万人

众所周知,我国的三峡大坝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建造三峡大坝,除了发展经济之用,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更好的防护大坝,在建造之初,就曾有专家做过相关实验,实验结论是,除非使用核弹,否则任何导弹都无法摧毁三峡大坝。不过也有很多人好奇,一个大坝而已,国家有必要这么重视吗?答案是,有必要,非常有必要。


19架轰炸机直逼大坝,瞬间轰塌而下的4亿吨洪水,吞没3万人


在两国交战的情况下,大坝通常是首要的被攻击目标,主要是因为破坏了对方大坝,就相当于破坏了敌国大坝下游的水路、陆路交通,严重的还会造成大批量的人员伤亡,以及不可估计的经济后果。因此二战中,就有19架轰炸机集体出动直逼大坝,使得大坝瞬间轰塌,4亿吨洪水吞没3万人。


19架轰炸机直逼大坝,瞬间轰塌而下的4亿吨洪水,吞没3万人


在世界战争的历史中,就曾经出现过大坝被炸的事件。我们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期间内,德国军队具有非常猛烈的攻势,在整个欧洲内势不可挡,直到英国为了转移前线战场上德军的注意力,德国的重心力量才得到了一定的分散。当年英国选择轰炸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那里是德国的军事重地,不仅生产了很多武器装备,这个工业区的地形也极为复杂有三个大坝,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于是英国军队为了炸毁这些大坝,还专门研发了跳弹。


19架轰炸机直逼大坝,瞬间轰塌而下的4亿吨洪水,吞没3万人


于是在1943年5月16日那天,英国派出了19架轰炸机,带上特制的炸弹,对大坝进行了投放。于是乎,被大坝拦截的近四亿吨洪水瞬间倾泻而下,将鲁尔工业区内近200多个军工厂全部吞没,这场轰炸使得德国损失不计其数的武器,也造成了近三万余名群众的死亡。这场名为惩戒行动的行动直接扭转了德国不可阻挡的猛烈势头,为二战欧洲分部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架轰炸机直逼大坝,瞬间轰塌而下的4亿吨洪水,吞没3万人


自此,各个国家都吸取了此次战役的教训,增加了对大坝的保护。现如今,建造一座大坝,除了传统的考虑,人民的迁移、地理因素、水流量等因素,更多的也在考虑如何更好地保护大坝,如何使大坝更为坚固,不易摧毁。


19架轰炸机直逼大坝,瞬间轰塌而下的4亿吨洪水,吞没3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