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身處懸崖:這不是“上甘嶺”而是“鴻門宴”

TikTok身處懸崖:這不是“上甘嶺”而是“鴻門宴”

用一個“超級大國”的力量對付一個企業,美國的做法“胸有成竹”也很得心應手。他們很老練地屠殺了阿爾斯通,也狠狠地“痛宰”了在廣場協議下低頭的日本。面對高科技異軍突起的中企,美國又故技重施,先是被“閹割”的中興通訊,還有至今不屈服的華為,現在又把TikTok放到“案板之上”,TikTok確實處於“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地步。

TikTok高層,對走出去,發展成為一個“國際企業”,其實也是做了很多,努力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更多中國特徵”,畢竟TikTok不是大國重器,也不是事關“國計民生”,它只是一款娛樂APP,所以TikTok國際化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在產品打造、人事任免上,TikTok也都儘量國際化,包括在所在國聘用高比例的當地員工。

從美國展開調查開始,TikTok出手了一系列動作,例如將數據中心放在美國、對中國工程師進行代碼隔離,並從品牌、人事架構、業務運營等方面實現“本地化”,例如聘請的總經理是Youtube前高管、新任CEO是迪士尼前高管、計劃在倫敦設立全球總部等為獲取西方國家認可,TikTok還積極引入海外市場可信任的“洋麵孔”。TikTok在有些問題處理上,也儘量避免成為別人“口舌之爭”,例如7月初《香港國安法》落地後數天,TikTok立即宣佈退出香港市場。

然而,這些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美國之所以對TikTok要“全盤端走”,主要“原罪”就是TikTok的“中國基因”。我們可以設想 ,縱然TikTok把全球總部設立在倫敦,也不會平息特朗普等人的憤怒,除非TikTok的中國因素淡化,把經營權、控制權還有股權大比例讓給“西方國家”,中國只佔很少比例並且沒有發言權的地步,估計才能得到特朗普們的認可。

過去在中美有過交鋒的“上甘嶺”,中美軍隊真刀真槍地進行一場“搏殺”,這是一場勇敢者的戰爭,雙方有進攻和反擊的權利,上甘嶺戰役中,美軍調集兵力6萬餘人,雙方持續鏖戰43天,反覆爭奪陣地達59次。

然而,現在的TikTok“屠殺之戰”,和上甘嶺性質完全不一樣,因為“戰場”在美國國內,美國通過政府、國會、還有企業的配合,對TikTok進行一場明目張膽的“強取豪奪”,這裡沒有公平,這就是一場“鴻門宴”。

針對美國公司強買TikTok一事,當地時間3日,特朗普發出赤裸裸的威脅,稱在9月15日前TikTok必須要賣給美國公司,否則將關門大吉。除此之外,他還提出,這筆交易應上交相當大一筆“佣金”給美國財政部。

現在我們已經看到美國的“計劃”,企業掙一筆,政府“撈一筆”,可憐的TikTok最終可能只剩下“骨頭”了。“宴會”還沒有開始,“屠殺方案”已經公佈於世。

TikTok身處懸崖:這不是“上甘嶺”而是“鴻門宴”

現在TikTok確實已經處在懸崖邊上,正如有媒體分析那樣,若不賣,TikTok會損失美國市場;賣了,可能賠上未來。

TikTok如何應對,採取何種方案,我相信TikTok必定會十分慎重,他們考慮的因素會很多很多。我們不應該總是站在國內的視角來評價TikTok得失,現在有很多人批評TikTok過於軟弱,不能像上甘嶺一樣和美國人痛痛快快乾一場;也有人認為TikTok應對方案不對,不論怎麼選擇,削足適履、適應不公平的遊戲規則總是被動辦法,無異於負薪救火。

在這場“幾無勝算”的鴻門宴中,我們應該給TikTok最有力的支持,就是相信他們的團隊,因為只有聽到炮火的人,才最有發言權,我們身在後方,各種信息掌握不全,我們可不能像蔣先生那樣,每一個戰役,都“事必躬親”,結果是一敗塗地。我們也應該知道,“如履薄冰”的感受,他們在應對的時候,不可能像我們那樣“風淡雲輕”,所以“高瞻遠矚”。

再者,TikTok畢竟是一家公司,在商言商,用商業眼光做商業判斷,做商業決策,千萬不要上升到一定的“政治高度”。

我們應該像相信華為一樣相信TikTok。

TikTok身處懸崖:這不是“上甘嶺”而是“鴻門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