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悲剧故事,编剧都不能这么写

我还是再讲一个故事吧。

还是我在ICU支援的一段插曲。


还是那个亘古不变的规律,一旦换了工作环境,一定是很忙的很糟糕的班。果不其然,一直工作了24+8小时,未能休息。

又一个悲剧故事,编剧都不能这么写

一个年轻的男患,乏力、意识障碍、发热,被120送到了急诊后转入我们科ICU来的时候,患者血压已经测不到了,昏迷状态、而且血氧饱和度只有30%(正常人至少要在90%以上,接近100%);

中间省略(各种沟通、签字等1000字)


由于在疫情最重的时期、而且患者来自于有确诊病例的小区、子女也有外地上学归来的可疑因素。(这些都不是故事的重点)也省略 1000字。


医护人员迅捷的给与开放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没有氧气,谁也活不了。大仙来了也不行。


屋漏又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患者心脏又停了。这时候,争分夺秒、用生死时速一点儿都不过分。医护人员展现了专业的素养,规范有效的心肺复苏,并给与药物辅助,整整20多分钟的不停的心脏按压,心跳居然复跳了,

(我用了居然,可想而知,其实心脏骤停复苏的成功了有多低了。能够有1%也就不错了,室颤反而因能有电除颤院内复苏率更高些)。


其实,我的心里也很高兴,毕竟心脏能复苏成功,简直是个奇迹。也不枉我一个心内科医生的努力了,看似简单的心肺复苏,其实很耗费体力,直到第四天两侧的膀子还是酸痛的。


又一个悲剧故事,编剧都不能这么写

人活了,他真的活了么?每个人对活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每个和他休戚相关的人对活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医生、家属、旁人......


人虽然抢救过来了,短暂的欢愉掩盖不了长期的痛苦。因为患者双侧瞳孔已经没有光反射了,这说明重要的生命中枢脑干的功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换句话说,人可能是植物人,脑死亡,甚至是脱离不了呼吸机的植物人。最可悲的是人救活了,确成了植物人状态。


又一个悲剧故事,编剧都不能这么写

痛苦的选择,医护、家人都是一种煎熬。没有谁不渴求生命。没有谁愿意没有尊严的活着。

最后,在双方的沟通下,患者安详的走了。


医生能治病,但未必能救得了人。不是每个人都能从死神手里抢回来。也没有那个大罗神仙会听到祷告而现身施法。医者能做的很有限,尽力而为,无愧本心即可。


这是个故事,故事里有我、也会有你。

我是葛峰心内科医生,讲述身边的故事。

又一个悲剧故事,编剧都不能这么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