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慘重的一季度後,傳統門店的困境該如何紓解?

損失慘重的一季度後,傳統門店的困境該如何紓解?


海底撈、西貝莜麵村等餐飲企業因菜品漲價而被推上了熱搜,認為此次漲價傷害了顧客的利益,不久後紛紛致歉並恢復原價。疫情期間的漲價引來了消費者的不滿,絕大多數消費者認為不該在恢復堂食階段就藉機漲價。

頭部企業尚且如此,大部分中小企業在此輪疫情中更是損失慘重,不敢漲價反而只能以降價來搶客流,儘可能減少虧損。在這種壓力下,在已經損失慘重的一季度後,傳統門店的困境該如何紓解?

很多人說疫情過後會迎來報復性反彈,但其實消費的反彈實際上是非常漫長的,任何一次疫情之後都會出現一個結果:剛需類的產品會佔據我們購物的主菜單,而非剛需的產品會賣得比較困難,在此期間需要關注到的是消費者的心態發生瞭如下變化。


損失慘重的一季度後,傳統門店的困境該如何紓解?


第一種是持幣待購的心態。數據顯示,在整個疫情期間,將近35%的消費者是沒有任何收入的,與此同時,我們國內的人均平均存款不到4萬塊錢。因此,可能大多數消費者都會有一種心態,我們要節約了……

第二種是專注於剛需的心態。對於剛需我們該做什麼還在做,比如米、面、油不僅僅要買,可能買的還多了,但非剛需消費會有一個慢慢恢復過程。

第三種是觀望與不安的心態。這個時候我們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是充滿焦慮的。員工擔心被裁員,企業主的心態則由考慮要不要轉型,變成了不得不轉型,別人已經在轉型了,你沒有第二選擇,不轉型就會完蛋。

此時,企業經營者需要對自己的企業做瘦身。

無論對哪一家企業來說,第一要素都是挺住,活下來才有可能逆襲,如果你死掉,就沒有任何機會了。


疫情期間,很多企業都開始轉型線上,那麼作為實體企業如何應對呢?


損失慘重的一季度後,傳統門店的困境該如何紓解?


其實,線下終將還會有人流,但線下行業終將面臨重建和再生產。


第一,注重線下的獨特體驗。只有獨特的體驗,才能保持非常好的用戶黏性。反之,沒有線下獨特體驗的業態,都會消亡,都會被取代。提供獨特的新體驗,是線下連鎖必須要做的事情。

第二,重點關注新人群。銀髮族、小鎮青年和Z世代、90後、00後馬上就要登上歷史舞臺了,線下業態一定要關注這些人群。

第三,一定要做好線上化。線上消費和線下消費,可以完成閉環。

第四,社區便利化。線下連鎖服務一定要貼近社區,貼近終端用戶群,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更觸達用戶的服務。像鍋圈,就是社區便利店的業態。

第五,多渠道、多產品業態的多維商業模式。除了做外賣之外,如果早點意識到這一點,有品牌、粉絲、用戶群,可以做很多事情,這是一個多維的商業模式,可以進行跨業態的商業合作。業態越豐富,收入也會更多元。


那麼,在疫情的影響尚未褪去時,創新營銷方法就很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