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可用“冷處理”,但是要用對方法,否則便會適得其反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由於疫情,孩子和家長相處的時間增加了,彼此之間出現矛盾和問題的概率也急劇增加,家長希望孩子趕緊去學校,不然在家就是個"混世大魔王",搞各種破壞,不聽話,很多家長都特別頭疼,表示自己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

那麼對於孩子犯錯,很多家長都是馬上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呵斥和禁止,立刻就要懲罰孩子,就是"即刻處理"的方式;但有的家長覺得這樣太過沖動,事後又會後悔、覺得不妥善,怕對孩子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偏向於"冷處理"。

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孩子犯錯,我們要如何用對方法,才不會適得其反。

一、孩子犯錯,"即刻處理"有弊端

"你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嗎?"

"錯了還不承認,你到牆角去給我罰站,自己思考思考!"

"還頂嘴?再敢頂嘴我就打你了!"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犯錯時,會採用"即刻處理"的方式,以上的句子很多時候都出現在這種情況下,對於孩子的錯誤行為,家長能夠立刻制止,但是卻不能保證自己在控制好情緒的情況下對孩子進行教育。

孩子犯錯可用“冷處理”,但是要用對方法,否則便會適得其反

特別是當孩子進入叛逆期時,這種處理方式反而會引起更大的爭吵和矛盾。

1、雙方情緒沒穩定,容易加劇爭吵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處於激動、生氣、發怒的情況下,如果沒有穩定好情緒就對孩子進行批評和懲罰,容易做出事後讓家長後悔且覺得不妥的事情,比如容易說出重話,甚至出現暴力行為。

這種無意的舉動,對孩子的身心傷害都是很大的,而孩子在自己沒有認識到錯誤的情況下接受父母的教育,更會對父母的話產生牴觸心理,他們心裡可能認同家長的說法,但不滿家長的做法,因此反抗牴觸,導致溝通完全無效。

2、家長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反思時間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可以選擇"即刻教育",但是卻不利於孩子自己對事情進行反思,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即便最後家長用自己的權威壓制住了孩子,也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要想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得到更好的成長,就應該預留時間給孩子進行反思,讓孩子自己懂得改正。

這個時候,"冷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二、錯誤的"冷處理"方式對孩子危害更大

對於"冷處理",很多家長認為就是小孩犯錯後,直接不理小孩,也不講道理也不懲罰斥責,而是將他們關在封閉的空間進行反省,但其實"冷處理"可沒那麼簡單。

生活中常見的錯誤的"冷處理"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有害無利。

1、將問題拋給小孩

孩子之所以會總是犯錯,就是因為他們的思維和認知方面都還不成熟,幾乎是處於空白的狀態,這時候他們不知道什麼事是對的,什麼事是錯的。

而當家長讓孩子自己去認識自己哪裡錯了,或者去認識問題時,孩子只會疑惑不解,更不用說去反省錯誤了。

所以在孩子犯錯後第一時間問孩子"你知道錯在哪裡嗎?""接下來你要怎麼做?""你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吧?"其實只會讓孩子像無頭蒼蠅一樣找不著北。

孩子犯錯可用“冷處理”,但是要用對方法,否則便會適得其反

2、"冷處理"不等於"冷暴力"

很多人聽到"冷處理",會直接將它和"冷暴力"等同在一起。

在孩子犯錯後,家長因為不想打罵和懲罰小孩,因此就用"冷暴力"的方式對待小孩,不管是和孩子一起坐在飯桌上吃飯、還是孩子上學放學、還是寫作業玩遊戲,家長都將孩子當做一個隱形人一樣,不管不問。

這樣其實會對孩子的心理上造成更大的傷害。我們常說"冷戰"的恐怖性,這發展在孩子身上也是一樣的。

3.將孩子關在封閉的空間裡

很多家長因為不想讓矛盾激化,就立刻將孩子帶離現場,然後就把孩子扔進臥室或者房間裡自我反省,但這樣只會放大孩子的恐懼,讓他們變得敏感和害怕,根本無心思考和反省自己的錯誤。

"幽閉的空間"對孩子的傷害也是同樣大的。

孩子犯錯可用“冷處理”,但是要用對方法,否則便會適得其反

錯誤的冷處理方式反而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偏激,因為沒有得到父母及時的回應或者及時的糾正教育,他們的身心都容易受到嚴重的傷害。

並且孩子在犯錯的時候哭鬧、撒潑打滾,其實都是在博得家長的一種關注,這時候家長採用了冷處理的方式,對孩子不管不問,很容易讓孩子失去安全感,之後和父母之間的隔閡和距離也會越來越大。

總而言之,"即可處理"的方式存在弊端,因此父母可以採用"冷處理"的方式,但是"冷處理"也講究技巧,錯誤的"冷處理"會對貽害無窮。

三、正確的"冷處理"方式,應該是怎麼樣的?

"冷處理"也是需要技巧的,像"計時隔離法"就是外國常用的教育方式,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或老師會立刻制止孩子當下的行為,然後讓孩子在別的地方先待著冷靜一段時間,再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教育和處理。

"計時隔離法"也是有講究的,也是需要技巧的。

1、在"冷處理"家長要和孩子溝通

要想孩子真正認識錯誤,得到成長,家長必不可少地地就是要讓孩子知道,犯錯時需要接受懲罰的。

所以我們在對孩子"冷處理"之前,一定要和孩子先通氣:如果犯錯了,就要自己去某個地方冷靜思考一會,時間到了再一起出來溝通和解決問題。

孩子犯錯可用“冷處理”,但是要用對方法,否則便會適得其反

提前和孩子通氣,首先你能起到一定的警示

租用,其次也不會讓孩子覺得疑惑不解,甚至出現牴觸心理。

2、有些情況並不適合冷處理

外國教育喜歡用"冷處理",因為在很多西方國家,"打孩子"是犯法的行為,所以他們用冷處理的教育效果很明顯。

但是不管是什麼教育方式,都有它適用的場合,家長一定要注意,在有些場合不適合用冷處理。

比如當孩子故意搗亂、欺負別的小朋友或者在家裡胡鬧等行為,這種情況就讓孩子自己到一旁"計時隔離";但如果是孩子拖延作業、不去上課等行為,家長的冷處理會無意間放縱孩子的錯誤行為,這種時候就必須立刻進行制止。

孩子犯錯可用“冷處理”,但是要用對方法,否則便會適得其反

並且要告訴孩子"上學、寫作業是學生的義務,是一種任務",一定要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

3、冷處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解決方式

很多時候,我們讓孩子去冷靜一會,是希望孩子能夠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所以在冷處理後,家長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商量和溝通解決方法,這才算真正解決問題。

教育需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並且承擔自己做錯的後果,這才能讓孩子真正地成長。

孩子犯錯可用“冷處理”,但是要用對方法,否則便會適得其反

暴力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而冷處理也需要家長堅守住自己的底線和原則,這是對孩子的一種言傳身教,家長同時也要加強溝通,才是教育的關鍵。

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時候需要父母的引導和幫助,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慢慢分清對與錯、黑與白,讓孩子獲得更大的成長。

我是童心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