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時抽打,12歲男孩身亡丨小樹不修不直溜,可修理需要懷柔

2小時抽打,12歲男孩身亡丨小樹不修不直溜,可修理需要懷柔

文丨卿心君悅

我小時候也曾因為犯錯被父親打過,那個時候的父親給出“打人”的理由是“棍棒出孝子”,時隔多年,再次想起曾經捱打的一幕幕,仍舊會覺得心慌發怵。

後來,我聽過一句歌詞,“小樹不修不直溜”,想來,或許當時父親的想法,就是想修理我以修正我的成長方向,對此,我又並非不能理解。

只是,對於修理的力度,似乎每個家長都應該注意一些,固然,對於一些調皮孩子不給予一定的“教訓”,難以讓其銘記錯誤。但是,孩子終究是孩子,在教育上我們不能忘記了最終的目的——不是將其“消滅”,而是對一些錯誤進行矯正,讓其健康的成長。

2小時抽打,12歲男孩身亡丨小樹不修不直溜,可修理需要懷柔

而發生在黑龍江清河林區的這一起事件就屬於教育過度的悲劇,所達成的結果與所應秉持的目的是完全相反的,而這篇文章想與大家交流分享的就是關於教育的一些思考。

孩子犯錯,很可能投射出的就是家長的失職

說一句可能會令一些家長難以接受的話:孩子犯錯,絕非孩子一人的錯誤,大多數孩子做錯了事,在一定程度反射出的都是父母教育出現了問題。

被譽稱為“兒童觀教育第一人”的宗春山曾說:

“幾乎孩子所有的‘問題’都能在原生家庭找到證據。”

雖然,個人比較反感關於孩子的話題總是涉及到“原生家庭”,似乎“原生家庭”成為了回答孩子相關話題的萬金油般的答案,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原生家庭”與“孩子”間千絲萬縷的聯繫。

從這一事件的部分報道中,我們能夠發現一些細節:

  • 12歲男孩的父親在杭州打工;
  • 12歲男孩與繼母生活在一起。

從這兩個細節中就可以得到一些推測:12歲的男孩在日常生活中與父母缺乏必要的溝通,親生父親與繼母很少關心男孩的心理變化與需求,更沒有對男孩的成長做正確的引導。

2小時抽打,12歲男孩身亡丨小樹不修不直溜,可修理需要懷柔

在報道中還有兩個關鍵性的細節:

  • 繼母發現12歲男孩可能盜竊手機,源於男孩在房間內擺弄手機,在一旁還放著另一部手機;
  • 男孩的父親之所以得知男孩偷手機後如此暴躁,源於男孩曾有過“偷家裡錢”的壞毛病。

這兩點說明什麼?

一,在平時繼母對12歲男孩疏於管教,甚至很可能二人之間的關係並不融洽,這雖然是一種推測,但一個男孩能在家中“光明正大”的玩偷來的東西,不怕繼母發現,難道不說明一定的問題嗎?

二,男孩的父親沒有深思過兒子曾經犯錯的根源所在,所以也就沒有將存在的問題解決。

這說明什麼,無論是親生父親,還是繼母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都存在太多的失職。

2小時抽打,12歲男孩身亡丨小樹不修不直溜,可修理需要懷柔

教育存在的問題,從不是一天導致的;

孩子犯下的錯誤,也不是一時的問題。

就像我曾經寫另一篇評論家庭教育所引用的觀點:“當你發現你的孩子有問題時,其實你已經錯過了10次陪他改正的機會。”

可能會有些絕對,但基本也算是一種事實——問題孩子的背後,都站著缺席的家長。

懲罰孩子,想要的達成的效果比方法更重要

我們不能說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重要,但是一味在意方式方法真的也未必正確。

就像很多人都說,“棍棒出孝子”,那麼為了讓孩子成為“孝子”,我們就一定需要用“棍棒”來教育嗎?

自然不可以。

我不反對網上一些關於家庭教育經驗分享的文章,甚至個人觀看其中部分文章後也總能得到一定的啟示與深思,可即便如此,個人並不建議大多數家長過於在意所謂的“技巧”與“方式”。

因為,很可能在關注方式與方法之類的技巧時,忽視了我們每一次教育所要達成的目的。

就像這起事件,我不清楚,孩子的父親是惱羞成怒多一些,還是恨鐵不成鋼多一些,亦或者是單純為了發洩心中的怒火,就是想要狠狠地懲罰孩子?

2小時抽打,12歲男孩身亡丨小樹不修不直溜,可修理需要懷柔

畢竟,如果是為了讓孩子明白犯下的錯誤,讓孩子下回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即便運用肢體懲罰也需要有一定的“度”,因為,打只是一種警告方式,不是最終的目的,最終想要達成的效果是讓孩子明確自己的錯誤,並且保證不會再犯。

若是這樣,對孩子的懲罰會持續2個小時嗎?

為何存在這種情況,不可排除,很可能就是因為一些人說:孩子犯錯,若一次不打服,以後難免犯下更大的錯。

別說打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即便是,那麼達到教育效果即可,而不是為了打到服,何況,所謂的“服”,在一些家長眼中,還是以自己的直覺來判斷的。

所以,無論運用什麼樣的教育方式,請別疏忽了最初的目的。

2小時抽打,12歲男孩身亡丨小樹不修不直溜,可修理需要懷柔

在最後,分享給大家兩個教育孩子的原則, 最初看到時應該源於網上流傳的一篇文章:

一,當孩子犯錯的時候,要把他當一個孩子來看。(接受其犯錯,多一些包容與忍耐,因為很可能孩子犯下的錯,家長自身也有問題。)

二、當你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把他當個成年人來看。(不要總是以打、罵來解決問題,成年人之間的交往方式絕不是這樣,凡事需要講道理。)

2小時抽打,12歲男孩身亡丨小樹不修不直溜,可修理需要懷柔

卿心君悅,一位情感觀察者,Ta說書評人、影評人。用文字溫暖你,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