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明朝人”:隱居深山500年,終清一朝不剃髮、不留辮

我們從小就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但是近些年,我國又有了一個新的民族——穿青人,穿青人享受部分少數民族待遇但不識別為獨立的民族,是為特殊族群。

最後的“明朝人”:隱居深山500年,終清一朝不剃髮、不留辮

穿青人身份證

其實並不是近些年才發現的這個民族,而是在近些年來穿青人的身份才得以解決。要說穿青人這個民族的發現,還要從一個日本人說起。

話說光緒二十八年,日本學者鳥居龍藏因為對中國的文化非常感興趣,孤身一人來到貴州考察,令他沒想到的是,在貴州的大山深處,他竟然遇上了一群與清朝百姓穿著截然不同的人,他們身穿青色服飾,不剃頭,不留辮子,生活習俗與外界截然不同。

這個發現令鳥居龍藏興奮不已,於是他便特地向當地人請教,得知了這些人俗稱“苗頭鳳”,因為住在屯堡周邊又被稱作“屯堡人”,他們的服飾以青色為主,其次綴有各種各樣的花邊,因此他們也自稱為“穿青人”或者“青人”。

最後的“明朝人”:隱居深山500年,終清一朝不剃髮、不留辮

現代穿青人

回到日本之後,鳥居龍藏就將自己的發現公諸於世,世人開始了對於穿青人民族歷史的研究。

直至今日穿青人的歷史來源仍有很多說法,有人認為,穿青人是發源於貴州當地的原生民族,但更多的學者認為,穿青人是漢族人和當地土著融合而逐漸形成的民族,是當年跟隨大將沐英征討雲貴時帶來的將士們的後裔。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蜂擁並起,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朱元璋雖然建立了大明王朝,但是蒙古人在中原地區仍有許多勢力殘留,比如在關中地區有名將王保保(《倚天屠龍記》中趙敏的哥哥)伺機窺探中原,在雲貴地區盤踞的梁王瓦爾密擁兵割據一方。

最後的“明朝人”:隱居深山500年,終清一朝不剃髮、不留辮

所以,朱元璋雖然已經稱帝,但是面臨的問題卻依然不小,對於盤踞在雲貴地區的蒙古勢力,朱元璋本來想要以和平方式解決,但是沒想到梁王瓦爾密割據日久,早就已經習慣了作威作福,竟然想要讓大明放棄雲貴,割讓給他。

對於朱元璋來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於是乎,朱元璋一怒之下,以傅友德為徵南將軍,藍玉、沐英為副將軍,率軍三十萬征討雲南的元朝殘部。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雲南全境就被平定。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下詔命傅友德及藍玉班師回朝,而留下沐英鎮守雲南。

為了防止蒙古人在雲南的勢力死灰復燃,也為了震懾以大理段氏為首的雲南土豪勢力,跟隨沐英一同留下的還有20萬隨之出征的明軍將士。

最後的“明朝人”:隱居深山500年,終清一朝不剃髮、不留辮

在明朝初年,許多邊軍鎮守邊疆需要消耗大量糧草,而大明國本初立,正應該與民休養生息,所以軍隊的糧草來源就成了一個大問題,朱元璋想了一個辦法——“養兵莫如屯田”,讓士兵們自己種田解決吃飯的問題,這種制度漸漸演變成了屯田制。

在屯田制下,派往邊疆的將士可以攜帶家屬,將士負責保家衛國,而家眷就地開墾種田,自給自足,既解決了邊軍的糧草問題,還為大明王朝節省了一筆大開支。

所以跟隨二十萬明軍將士一同留下來的還有將士們的家屬,這些人在雲貴高原的深山立案休養生息,過著堪稱隱居的生活,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繁衍,他們就在這裡紮下了根,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人還慢慢的和當地土著通婚聯姻,經過六百多年的發展,就形成了今天的“穿青人”。

最後的“明朝人”:隱居深山500年,終清一朝不剃髮、不留辮

如今的穿青人村莊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後,許多年輕人曾經出山抗清,後來起義失敗,他們又重新躲回了深山之中,和外界很少往來,他們自認為是大明王朝後裔,所以和滿清統治者有不共戴天之仇。

但是由於滿清入主中原已久,即便是雲貴高原那樣的交通閉塞之地,官府統治也在不斷滲入,於是乎“穿青人”就一躲再躲,直至最後都進入了大山深處。

最後的“明朝人”:隱居深山500年,終清一朝不剃髮、不留辮

清王朝滅亡之後,這些人才逐漸與世人有所接觸。在1953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時,關於穿青人的民族問題就提了出來,因為他們自認為是漢族後裔,但是他們的生活習慣與傳統漢族卻又有所不同,所以當時就歸入了“未識別民族”,在他們的身份證上,有人標註的是漢族,有人標註的是白族。

一直到近些年以來,穿青人才被國家認定為新的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