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衛視的衰落,從《開心100》的停播說起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你在看《快樂大本營》,我在追《天天向上》,而是我看過的節目,你從來沒有聽說過,姑且稱之為時代的眼淚。

如果你是90後,並熱衷於電視節目,那麼除了快本之外,《超級大贏家》和《開心100》,你應該都有所耳聞。這兩檔節目分別是安徽衛視與東南衛視曾經的王牌綜藝,作為內地娛樂節目的先驅之一,它們的興盛與衰落也與電視臺“群雄逐鹿”的軌跡不謀而合。

東南衛視的衰落,從《開心100》的停播說起

今天我們要聊就是《開心100》,以及昔日的衛視老大東南衛視。

說來,小夥伴們可能不太同意,湖南衛視不一直穩居寶座嗎?不過,在二十幾年前,電視剛剛普及,上星頻道少之又少,綜藝市場還處於方興未艾時期,《快樂大本營》並未一家獨大,《開心100》就是它最強勁的對手。

《開心100》的戰績有多輝煌呢?首先,它一度創下40%的收視率,按照當時的計算方法,超過50%是極限;第二,你所熟知的一線大牌全部來過這個節目,比如胡歌、林俊杰、張靚穎,《龍嶺迷窟》的監製管虎做過代班主持,因超女出道的葉一茜在《開心100》走紅。

東南衛視的衰落,從《開心100》的停播說起

另外,常駐主持人巴曉光和小莊在2000年為書籍《開心100》開了全國巡迴籤售會,結果是書賣到斷貨,出版商賺到手軟。

不得不說,那時的知名主持人不亞於現在的一線明星,有水平有名氣,像巴曉光是北師大中文系高材生,小莊福大理科生,兩人的控場能力和主持功底不用多說,而今地方臺要培養出這樣的主持難上加難。

東南衛視的衰落,從《開心100》的停播說起

《快樂大本營》誕生於97年7月份,《開心100》則在次年6月開播,每期邀請幾位當紅明星參與“大合唱、情景劇”環節,前者在普及樂理知識的同時加入搞笑成分,後者要求的即興表演至今還是綜藝節目的常見套路。

所謂盛極必衰,2003年前後,全國各地的綜藝呈現同質化趨勢,其中包括《開心100》和《快樂大本營》,收視率急速下滑,主持人團隊不穩定成為他們遇到的共同問題。

東南衛視的衰落,從《開心100》的停播說起

小莊和巴曉光相繼退出《開心100》,自此東南衛視進入第一個困難期。當時,選秀興起,湖南衛視第一時間嗅到“商機”,緊急舉辦了《閃亮新主播》,以老帶新的方式推出了吳昕與杜海濤。

反觀東南衛視,為了扭轉《開心100》的收視頹勢,另選了4位新主持人,但觀眾沒有一個適應過程,新人立刻上馬後引發極大爭議,收視率每況愈下,漸漸輸給了《快樂大本營》。

雖然後來巴曉光迴歸,但《開心100》的影響力早被後來者沖淡,再加上改版之後因與韓綜《情書》高度相似而被指責抄襲,《開心100》慢慢泯然於眾,後在2011年悄悄停播。

東南衛視的衰落,從《開心100》的停播說起

王牌節目的落幕,也在宣告東南衛視花期的結束。當然,《開心100》的停播,只是它沒落的標誌,其實人才流失與缺乏創新意識才是重要原因。

縱觀東南衛視早期的節目,像《開心明星臉》、《銀河之星大擂臺》都或多或少在模仿別人,只是那時娛樂綜藝太少,稍微做出改變便能吸引眼球。而互聯網越來越發達,觀眾的訴求越來越多,娛樂節目勢必要大變革,抓住這個時機可以引領風騷,錯過了自然寂寂無名。

就在這個關口,負責《開心100》、《娛樂樂翻天》、《非常音樂》三檔節目的總製片人張昌琦辭去職務,遠走北上加入光線傳媒,核心創作團隊的離去無疑在削弱東南衛視的競爭力。

東南衛視的衰落,從《開心100》的停播說起

2011年至2012年間,網絡視頻平臺開始爭搶地盤,嗅覺敏感的湖南衛視率先買回《爸爸去哪兒》的版權,並在2014年上線了芒果TV,這一步奠定了它行業老大的地位,自此與其他衛視拉開極大差距。

一向以娛樂為主的東南衛視此刻失去了重心,平臺定位日益不清晰,沒有拿得出手的綜藝節目,也沒有一部爆款劇集出現。

準確說,湖南衛視不僅關注綜藝節目,而且極為重視電視劇的熱度與質量,《花千骨》、《古劍奇譚》贏了收視,《大明王朝1566》賺足口碑;連淪為二線的安徽衛視都是兩線並行,主推偶像劇與泰劇,如《王子變青蛙》、《天使之爭》。

東南衛視的衰落,從《開心100》的停播說起

至於東南衛視,採買的劇集多為二輪播出的影視劇,《杉杉來了》和《香蜜沉沉燼如霜》皆在別的衛視首播。

最後提一句,電視臺輸給網絡平臺已是不爭事實,在這種情況下,東南衛視要想重新崛起並非易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