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与鲁迅齐名,24岁和汉奸结婚,落魄时借钱度日,却留下无数著作

她与鲁迅齐名,24岁和汉奸结婚,落魄时借钱度日,却留下无数著作

文 | 米汤侃大山

引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长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1995年9月8日,洛杉矶西木区家中寓所,张爱玲躺在一张行军床上去世,身下垫着蓝灰色的毯子,没有盖任何东西,她很安详,只是出奇的瘦。

张爱玲的一生如同浪花四溅却飘忽不定,她的一生仿佛跟搬家很有缘分,从天津到上海,然后到香港,最后到美国,不是搬家就是在搬家的路上。

她与鲁迅齐名,24岁和汉奸结婚,落魄时借钱度日,却留下无数著作

小时候的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

原名张煐,十岁时根据其英文名字Eileen改名为张爱玲。

说起张爱玲的家族背景,也是极其不简单的,外曾祖父是李鸿章,祖父张佩纶,皆是清末重臣。

等到张爱玲出生后,已经是家道没落,父亲张志沂是个封建遗少,母亲黄逸梵是个新式女性,很矛盾的一对夫妻。

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父亲张志沂在分家的时候带走了丰厚的家当。

一直到张爱玲从父亲家逃离出来,投奔母亲之前,她从来没有为钱发过愁。

她与鲁迅齐名,24岁和汉奸结婚,落魄时借钱度日,却留下无数著作

张爱玲和母亲黄逸梵

3岁的时候,父亲因工作需要,举家搬往天津,一同前往的还有姑姑张茂渊。

次年母亲不堪忍受父亲抽大烟、续小妾的恶习,陪同姑姑远赴欧洲,年仅4岁的张爱玲开始接受私塾教育。

虽然父亲张志沂性格卑劣不堪,但从小饱读诗书,对张爱玲的文学启蒙教育还是起到很大影响。

张爱玲在私塾背经时就开始写小说,其中有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快乐村》,7岁的她早早就显露出文学天赋。

1928年,父亲失去工作,带着张爱玲和弟弟回到上海。

她与鲁迅齐名,24岁和汉奸结婚,落魄时借钱度日,却留下无数著作

文 | 米汤侃大山

从欧洲留洋回来的母亲,开始教导张爱玲学习绘画、钢琴和英文。

母亲黄逸梵作为张爱玲心目中的偶像,从思想到穿衣打扮,都成为了她心中的标杆,一度对法兰西和英格兰充满向往。

11岁那年,张爱玲进入上海圣玛利亚女校读,这时父母已经离婚,她跟随父亲生活。

少年时的张爱玲,文学才华在学校里体现的更明显,对她影响最大的要属国文部的主任汪宏生。

13岁那年,张爱玲在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凤藻》上发表第一篇散文《迟暮》,并开始与父亲学写旧诗。

她与鲁迅齐名,24岁和汉奸结婚,落魄时借钱度日,却留下无数著作

张爱玲中学时期集体照

在女校的六年里,张爱玲随后陆续发表了《秋雨》、《牛》、《霸王别姬》、《论卡通画之前途》等文章。

这个时期张爱玲的文章瑰丽的文字中透出沉闷、苍凉和无奈的气息,与她的家庭遭遇不无关系,而且她表达的观点和思想也让人叹为观止。

1937年,即将从圣玛利亚女校毕业的张爱玲,为自己制定了一个海阔天空的计划,中学毕业后到英国读大学。

可在向父亲诉说时,遭到了继母和父亲的拒绝,被毒打一顿后软禁了起来,期间感染痢疾差点要了命。

为了心中的梦想,在一个清冷的夜晚,张爱玲逃离了父亲家,投奔向母亲。

她与鲁迅齐名,24岁和汉奸结婚,落魄时借钱度日,却留下无数著作

文 | 米汤侃大山

张逸梵想将女儿培养成一位智行和雍容的淑女,奈何张爱玲在生活上愚笨不堪,这让母亲大为恼火。或许这就是天才跟凡人的不同之处吧。

1938年,张爱玲在英国伦敦大学远东地区入学考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伦敦大学。

天不遂人愿,第二年由于战事的激烈,张爱玲的伦敦之行泡汤,只能改入香港大学文学系。

入学后不久,张爱玲就在《西风》月刊上发表了处女作《天才梦》。

用如鱼得水形容张爱玲在港大的学习生活再贴切不过了,奖学金拿到手软,学费食宿全免不说,还被保送去牛津大学免费读书。

她与鲁迅齐名,24岁和汉奸结婚,落魄时借钱度日,却留下无数著作

张爱玲和闺蜜炎樱

香港时期的张爱玲是意气风发的,除了对时尚关注外,她还痴迷于看电影,被光影的精神洗礼后,为日后写作增添了很多好处。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大学停办,在这里生活了三年后,不得已下张爱玲乘坐游轮返回上海。

当年秋天,张爱玲进入圣约翰大学文学系四年级,有意思的是在转学入校考试中,文学考试竟然没及格。

由于母亲不在身边,生活窘迫的张爱玲,开始为《泰晤士报》和《20世纪》等英文杂志撰稿赚取收入。

《20世纪》创始人梅聂特博士专门写文章推荐张爱玲的作品,称她是“极有前途的青年才子。”

她与鲁迅齐名,24岁和汉奸结婚,落魄时借钱度日,却留下无数著作

文 | 米汤侃大山

好景不长,在圣约翰大学短暂的学习后,由于不习惯教授的教学方式,以及经济上的困难,张爱玲退学了。

退学后,张爱玲跟姑姑张茂渊一起住,躲在公寓里专职写作。

孤岛时期的上海,内地的知名作家致力于抗日活动,文学界形成了一种真空状态,这为张爱玲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1943年,通过熟人介绍,张爱玲结识了上海文坛名宿周瘦鹃先生。

很快就在周瘦鹃先生复刊的《紫罗兰》上发表了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这一篇国文小说使张爱玲在上海文坛一炮打响,崭露头角。

她与鲁迅齐名,24岁和汉奸结婚,落魄时借钱度日,却留下无数著作

张爱玲和胡兰成

此后,张爱玲一发不可收拾,陆续了发表《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经》、《倾城之恋》等一系列小说、散文。

23岁张爱玲已是红遍整个上海滩,一时风光无限好。

俗话说:哪个少女不怀春。

张爱玲自然没有逃过这个定律,1943年冬天,张爱玲和胡兰成相见,认识了这个大自己十四岁的男人。

胡兰成是汪伪政府的宣传次长,典型的文化汉奸,但此人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担任过数个大报的主编或主笔。

他欣赏张爱玲的文采,相识之初便频繁去往张爱玲的住所,一起交流文学,对张爱玲的文章赞不绝口。

她与鲁迅齐名,24岁和汉奸结婚,落魄时借钱度日,却留下无数著作

文 | 米汤侃大山

胡兰成此人是情场高手,作为爱情小白的张爱玲自然不是对手,两个文人彼此相吸,日久相处之下生出情愫。

没多久,在好友炎樱的见证下,张爱玲和胡兰成秘密签了婚约。

然而,这次婚姻只维持了两年。这段没有结果的婚恋是张爱玲人生中一段不寻常的经历,也是让她饱受非议的一段经历。

1955年张爱玲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游轮赴美国,辗转来到纽约,暂居到好友炎樱家中。

次年五月,张爱玲住进了彼得堡市的麦克道威尔文艺营,在这里她遇见了第二任丈夫,美国作家浦南德·赖雅。

她与鲁迅齐名,24岁和汉奸结婚,落魄时借钱度日,却留下无数著作

张爱玲和赖雅

赖雅为人健谈,性格活泼喜欢交朋友,而且懂风情极具个人魅力,两人愈走愈近,他让张爱玲看到了一丝希望。

两人在一起后,有次张爱玲发现怀孕,赖雅举办了浪漫的求婚仪式,遗憾的是孩子最终没降临这个世界。

1958年,发表小说《五四遗事》,为香港电懋电影公司编写《情场如战场》、《桃花运》、《人财两得》等剧本。

自来到美国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六年里张爱玲的文学之路越来越艰辛,越来越看不到希望,对未来的迷茫和焦虑,促使她决定回香港和台湾看一看。

回到香港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张爱玲都是很穷的,甚至要向好友宋淇夫妇借钱度日。

她与鲁迅齐名,24岁和汉奸结婚,落魄时借钱度日,却留下无数著作

文 | 米汤侃大山

幸好在宋淇帮助下,接连完成几部剧本,挣得稿费才摆脱这种局面。

1962年3月,张爱玲坐飞机再次回到美国,与赖雅团聚,此后赖雅受中风顽疾的影响,身体每况愈下。

在丈夫赖雅去世后,1972年张爱玲移居到洛杉矶开始幽居生活,在美国奔波了十多年,终于有了个安稳的晚年。

此后,张爱玲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红楼梦的研究中,称得上是一种近乎疯狂的豪举。

1977年,倾尽十年心血的《红楼梦魇》终于完成,全书14万多字,8月在台北皇冠出版社第一次出版,11月再版。

张爱玲孤零零的一个人在房间里度过了十个年头,对这阶段她用了两句话来总结:“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

她与鲁迅齐名,24岁和汉奸结婚,落魄时借钱度日,却留下无数著作

文 | 米汤侃大山

这时的张爱玲没有经济之忧,更看重自己作品的学术性,随着《红玫瑰与白玫瑰》、《怨女》、《倾城之恋》改编成电影,她的名气越来越大。

有段时间,张爱玲为了躲避记者的采访,游走于大大小小的汽车旅馆,导致许多文稿丢失。

20世纪九十年代,张爱玲出版了《张爱玲全集》,此时国内已经开始流行起张爱玲热。

1995年张爱玲去世后,各地的文人、诗人举行追思会,至此,一代才女的传奇人生落幕。

海棠花,是她一生中钟爱之物。海棠花俏丽枝头,淡雅无香,却有超然脱俗的品位。而张爱玲坚定“出名趁早”的人生哲学,是无法忍受“无香”的痛楚的,想必这就是宿命吧。

照片来源于网络。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