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古國——宜國,神祕銅器揭開古國身世,商代就有宜人

上世紀五十年代江蘇鎮江大港鎮煙墩山出土了一批銅器,其中有一件“

宜侯(cè guǐ )”,銘文長達120字,有“遷虞侯於宜”的記載,經釋讀後認為它記述了“周王遷封虞夨為宜侯”的事。由於銘文中提到了武王、成王,因此此宜器被斷定為西周康王時之器;夨是山西虞國君侯的名,周康王為了加強南疆防務,將宗親之後的虞侯遷封到宜。宜器雖出土在江蘇鎮江,但並不意味著鎮江就是西周宜國故地,其中不免宜人攜帶宜器流亡至此的可能。按常理,大周東南一帶吳國鎮守已久,不大可能再多此一舉另封宜國,此地為吳國邊境,作為與吳國同宗的宜人倒有南遷投靠族人的可能性。


商周古國——宜國,神秘銅器揭開古國身世,商代就有宜人

西周宜侯夨簋


“宜侯夨簋”銘文中有“王伐商鄙,遂徵東或(國)圖”的記載,是說周康王在視察東部地形後再將虞侯封到宜,據此推測,宜國的始封地當在東方。有說法認為周康王初封之宜在今河南洛陽附近的宜陽縣境,西周末年周室東遷後宜人開始南遷,後逐步來到鎮江再建宜國。另外,學界多以為“宜侯夨”就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出土於洛陽一帶的“夨令諸器”的作器者作冊夨令,如康昭時期銅器“夨令簋”、“夨令尊”等,說明作冊夨令(宜侯夨)常年活躍在東都洛陽。

宜族是個古老的部族,早在商代就有宜國存在,傳世銅器“宜子鼎”也叫“戍甬鼎”(現藏國家博物館)即為商代晚期銅器,“宜子鼎”雖不是宜國銅器,但跟商代宜國有關。其銘文有“王令宜子會西方於省”的記載,這是商王派遣宜子巡視西方國情,宜子考察完回去後向商王報告當地情況,並如實陳述了駐守在西方的戍甬的政績,商王因此獎勵戍甬貝二朋,用作其父乙的祭器。我們無法得知西方的戍甬是何人,但宜子當為宜國首領,且作為商王之親信。說明早在商代,中原大地上就活躍著一支以“宜”命名的氏族,受到商王的重用。另據姓氏古籍,商代有子姓宜氏,那麼這支宜族很有可能出自子商後裔。宜族既為王室血脈,其封地當在王畿之內,很有可能,西周宜國是在商代宜國故地重建的。


商周古國——宜國,神秘銅器揭開古國身世,商代就有宜人

商代宜子鼎


“宜”字帶“且”,以往一般解釋“且”為生殖崇拜,但也有說法“且”是指切肉的“砧板”,中間二橫表示“均等”,“且”含有“殺牲祭祖”之義。“宜”和“祖”、“刞”、“俎”都是從“且”字脫胎而來,多數學者認為古文字中的“宜”通“俎”,“宜”是“俎”的本字,後“俎”字代替了“宜”的本義。“宜”在甲骨卜辭中很常見,但基本不作國名,而是作為一個祭祀用語,有“把祭肉置於案獻於神靈”的意思。張玉金《釋甲骨金文中的“宜”字》認為“宜”在甲骨文中多作“陳牲或陳肉之器”,既可用於祭祀,也可用於宴饗儀式。但事實上生活中的禮儀本就來源於祭祀,故“宜”字當起源於遠古祭祀活動,也叫“宜祭”。從甲骨卜辭來看,商代流行宜祭,宜族的起源或跟宜祭有關。


商周古國——宜國,神秘銅器揭開古國身世,商代就有宜人

宜的甲骨文


商代宜國至周初已經不存,當被周人所滅,於是結合“宜侯夨簋”銘文,將晉南之虞遷封到宜,宜國實際上是從虞國分裂出來的,虞國仍然存在,一直到春秋中期被晉國吞併。根據銘文推測,宜國始建時與周公東征相距時間不遠,宜國的封建當是為了防止重蹈東夷之亂的覆轍,照此推論,宜國封到遠在東南部的長江南岸也是毫無意義的。由於史料對宜國隻字不提,導致宜國的去向撲朔迷離,只能略作推斷。春秋晚期,隨著楚國和吳國的逐漸強大,身處長江南岸的宜國遭遇吳楚爭霸的戰火襲擊,吳國第一代王壽夢開始向西北擴張,在吞併了常州一帶的奄國殘餘後順勢北上滅了宜國,至此,吳國勢力範圍延伸到整個長江以南地區,為日後稱霸打下根基。宜國亡後,宜人有的淪為吳人,有的則渡過長江融入楚國,今江蘇宜興、湖北宜城、宜昌等地當跟宜人的遷徙活動有關。

文/堰風

西周古國——吳國,吳國的始封地在哪?結終在稱霸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