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 | CMF 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文章期數 | No.589

CMF | CMF 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編者按 | Editor's Note

CMF(Color,Materiaj&Finlshing),是一種對於產品的顏色、材質與工藝予以綜合考量與創新的設計概念。近年來,該概念在產品,特別是在工業設計行業中得到越來越多的共識,相關的業界活動也是層出不窮。自2008年起,北京服裝學院色彩中心和色彩設計專業積極參與該領域的教學、研究和和實踐活動。北京服裝學院色彩中心官方公眾號(BIFTcolor)將一如既往地對 CMF領域的最新學術研究、應用成果、專業活動等予以報道,同時作為國內有影響力的色彩機構,北京服裝學院色彩中心也將積極參與該領域的各項工作。本文梳理了CMF概念的歷史脈絡與發展歷程,總結了CMF的現狀,提出了未來CMF的發展方向。CMF是一個集合概念, 逐漸約定俗成演變為一個專業術語。其核心不是簡單地將三者羅列,而是基於色彩、材料、和工藝三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與其 他設計要素之間相互關係的綜合考量對最終呈現的設計效果的整體優化。

CMF 是英文 Colour, Material, (Surface) Finish 的 縮寫。根據字面上的直觀定義是色彩、材料和表面處 理工藝或表面裝飾工藝。業界也有定義為色彩、材料 和工藝。

在提出 CMF 概念的定義之前,作者對此稍 作剖析。工藝一詞涵蓋內容很廣,包括成型工藝、連 接工藝、結構工藝和表面處理工藝等多個階段和多 種類型,而Finish一詞的含義,主要指材料或工件 的後期階段或最終階段經受的處理工序(通常為表 面處理),對應於產品完成時所形成的外觀效果和品 質性能。若要包含全部的工藝,對應的英文應該是 Processes,這是一個系統的過程。當然,不可否認, 各個工藝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依存關係。作為後期或 終期的表面處理工藝,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前期工藝的 制約和影響,比如,表面塗覆或噴漆的效果將受到上 一道工序賦予的表面紋理樣式和質量的影響。但作為 一個專業術語,需要有一個恰當的準確的定義,不可 縮小,也不宜誇大,畢竟 CMF 設計師不可能也不必 要解決所有的工藝問題。

作者認為,對於 CMF 設計 師而言,CMF 中的 F 所強調的內容關鍵有兩點 :一 是與最終呈現出來的外觀效果和品質以及需要滿足的 功能關係最為密切的工藝而不是所有的工藝,二是主 要針對工藝“效果”和“品質”進行設計,而不是對 工藝過程和參數進行設計,後者主要由工程師和工藝 師承擔。另一方面,雖然絕大多數的產品或零部件的 最終效果通過表面來呈現,但也可以通過結構(不管 是微觀結構還是宏觀結構)產生特定的質感效果,如 微孔結構、紗線編織結構、蠶繭的半透明效果等等, 其質感效果產生的機制不盡相同。

功能材料的發展,材料表面和材料內部的邊界趨向於 模糊。因此,如果定義“CMF”中的“F”僅為表面 處理工藝,則顯得過於侷限和拘謹,儘管它佔據主導 地位。實際上,CMF是概念的集合,逐漸約定俗成 演變為一個專業術語。在設計領域,不是簡單地將三 者羅列,更重要的是色彩、材料、和工藝三者之間的“關 系”對最終完成效果的優化。據此,作者提出了以下 對CMF和CMF設計的中英文定義,把重點放在色彩、 材料和(表面)工藝的“集成”所“完成的效果和品 質”上,及為此所進行的設計。由於 CMF 應用在包 括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建築設計、環境設計、服裝 設計、包裝設計、珠寶設計等眾多設計領域,因此定 義中概括的使用了“設計對象”的表述。 [CMF] 色彩、材料和工藝效果(尤其是表面處理 工藝效果)的集成與優化,以賦予設計對象最佳的外 觀形式、功能和品質。 [CMF 設計 ] 針對色彩、材料和工藝效果(尤其 是表面處理工藝效果)最優化的設計解決方案,以使 得設計對象在美學和功能上達到最佳的平衡,併產生 最優的用戶體驗。

以上的定義是CMF的基本內涵。可以理解為, 作為一個通俗和狹義的概念,CMF即指色彩、材料 和表面工藝效果,而作為一個廣義的概念,CMF包 括了色彩、材料和所有對最終外觀形式、功能和品 質產生影響的工藝,只是表面工藝佔據重要位置而 已。因此,CMF 的外延是比較寬廣的,包括 C、M、 F 每一個單項的美學和技術,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 系,CMF的主觀體驗,CMF的客觀測量,CMF的 功能效果,CMF的質量管理、CMF的創意方法等 等。在工藝方面,凡是對最終的外觀效果起作用的所 有工藝過程都可以涉及其中,只是越接近最終階段的 工藝影響越明顯。可以說,如果整個設計活動是一張 網,CMF 則是這張大網上連接各種因素的重要節點。

CMF 的內涵和外延以及它們與其它設計要素之間的 複雜關係共同形成了 CMF 的知識體系。 關於 CMF 的產生與發展過程需要分幾個階段來 分析。若將CMF拆分開來,其中任何一個單獨的部分, 即 :色彩 (C)、材料 (M)、表面處理工藝 (F),每一項 都可對應一個專業,尤其材料更為龐大,還可以分化 出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等專 業。色彩則是所有設計學科和專業(無論平面還是三 維)必須掌握的重要基礎,而色彩科學又是偏工科的 一個專業。表面處理工藝通常屬於材料與製造的工科 專業內容之一。各自的歷史都很悠久毋庸置疑。但在 設計學科中將三者結合在一起,並且逐漸形成一個無 論是學術界還是企業界都頗受關注的方向,則歷史比 較短。這裡有兩個問題,第一,是在設計領域中針對 色彩、材料和表面工藝與設計的關係所進行的研究和 實踐探討,這個相對時間較長 ;第二,是 CMF 作為 一個專業術語的正式提出,時間比較短。 關於第一個問題,可以說,只要設計需要通過材 料來具體呈現,那麼就離不開色彩、材料和表面工藝, 設計師在創造任何作品的時候,大多都不可能擺脫對 C、M、F的斟酌。從這個意義上說,設計的歷史就 是 C、M、F 的歷史,只是技術水平和品質不同罷了, 而今天我們只是系統地、科學地來研究它而已。所以 下面所說的關於 C、M、F 的研究屬於這一類比較專 門化和系統化的研究。

CMF | CMF 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圖 1 因子分析木材質感二維空間意 象圖

我們可以看出,CMF具有明 顯跨學科的特點。無論是研究CMF,還是在實踐中 應用CMF,都需要 來自多種學科的理論 和知識支撐,包括心 理學、美學、設計學、 材料學、製造工程 學、人體工程學等等。CMF與設計緊密結 合的研究,就作者所 瞭解的情況來看,至 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初。典型的代表是日本千葉大學工學部工 業設計科青木弘行、鈴木邁等學者,他們針對不同 材料(如紙張、皮革、塑料、金屬、木材等)的感覺 性能(Sensory properties,包括色彩、質感、樣式等 等)及其與物理性能的相互關係展開了定量化的研究 和設計應用 [1,2],並探討在不同環境條件下如不同光 源照明時的視觸覺印象,圖 1 所示為其案例之一。這 類研究與在當時日本同樣炙手可熱的感性工學研究 [3] (Kansei engineering)有一定的交集。這也直接影響了 作者本人自1999年起在英國南安普頓開始的材料美 學和材料感知覺的研究 (Material aesthetics and sensory perception)[4,5],併為一些英國企業如 Remington UK 提供了材料、色彩與質感的新產品解決方案(如圖 2 所示)。

歐洲的一些大學,包括英國劍橋大學、皇家藝 術學院、金斯頓大學、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意大 利米蘭理工大學等名校,都有學者開展了色彩、材料 與設計相結合的研究 [6,7],代表性的專家包括 Michael Ashby, Chris Lefteri, Owain Pedgley, Jakki Dehn,Elvin Karana, Valentina Rognoli 等等,如基於環保特性的回 收材料或再生材料的色彩和質感研究,如圖3所示。 只是這些學者的早期研究並未採用 CMF 的表述。實 際上,類似的研究在國內外還有不少,有的並沒有發 表相關的學術論文,因而無從考察。

CMF | CMF 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圖 2因子分析木材質感二維空間意 象圖

圈內針對 C、M、F 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術性研究至少 有40年以上的時間。如前所說,這不包括在設計實 踐中對於色彩、材料及表面工藝的即時性推敲。 關於第二個問題,即 CMF 術語正式提出的時間 和始作俑者,學術界一直沒有明確公認的定論。作者 對此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調查。根據考察,作者傾向性 的觀點是,這一方向的助推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企業 在設計實踐中對於色彩、材料、表面處理對於產品綜 合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的需求,比如三星電子、摩托羅 拉、諾基亞等都是比較早地意識到 C、M、F 等對於 產品創新的重要性,並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動。有 文獻記載的是摩托羅拉在 2006 年已經成立了 CMF 工 作團隊,致力於手機 CMF 的創意設計 [9]。

CMF | CMF 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圖3環保特性回收材料的色彩和質感研究

而在汽車 行業,同樣對於色彩、材料以及裝飾非常關注,其與 CMF 相類似或相對應的名詞是 Colour & Trim,近年 已有部分汽車公司將傳統的 Colour & Trim 部門改為 CMF 部門。與企業界對 CMF 的需求和關注相併行的 是,國內外設計學術界也在 C、M、F 等方面積累了 一定的研究經驗和成果,有進一步向實踐應用方面拓 展的訴求。這種來自學術界和企業界的雙向需求和意 向,理論和實踐的連接與對話,催化了設計師和研究 人員對相應的學科內容進行梳理、探索和整合,從而 在設計圈正式形成並推廣了 CMF,並迅速得到了廣 泛的認可和傳播。

根據作者考察,其實早在 1996 年, 美國傢俱和室內設計公司 Herman Miller 就已經使用 了 CMF 的術語 [10],並且有了 CMF 的展廳,但其受 眾面比較窄,多限於企業內部以及與客戶溝通,而在 學術界公開提出和推廣CMF術語的時間是2005年 的德國柏林“塑料設計藝術”國際會議(The Art of Plastic Design)。會議期間,Tina Rippon 發表了 Finish Trends-Getting the CMF (Colour, Material and Finish) Right 的專題演講,並提出了 CMF 的術語 [11]。本文 作者作為這一屆國際會議 Materials and Senses 的分論 壇主席也做了“Material Texture Perception in Product Design”的專題演講 [12],目睹了與會代表圍繞 CMF 進行的熱烈討論。

CMF 在中國國內設計界引起關注 的時間跟國外的時間基本差不多,或略晚於國外。重 要的是,CMF一旦引入國內,便呈現出風起雲湧的 局勢,後勁十足,特別是這些年,CMF得到了學界 和業界的廣泛關注。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國內有眾多 的學者和企業也分別圍繞 CMF 開展了不同方面和不 同方式的研究和應用。

綜上所述,CMF作為一個專業術語和方向的提出, 從產生實際的影響力和接受度來看,作者傾向於界定在2005年左右比較合適。目前,CMF在包括工業設計、 環境設計、建築設計、交通工具設計等眾多的設計領 域中,得到了普遍的關注、探討和應用。

論文 | Source | 來源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20年第1期

作者 | author | 簡介

左恆峰

(清華大學 車輛與運載學院副研究員)

推薦 |Recommend Article| 文章

Top01| 2019傳統色彩年會 |Report

CMF | CMF 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Top02| 馬書記參觀色彩中心 |Report

CMF | CMF 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Top03| 故宮專家參觀色彩中心|Report

CMF | CMF 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Top04|曾啟雄植物染色講座|Articl

CMF | CMF 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Top05|北汽設計團隊參觀中心|Articl

CMF | CMF 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CMF | CMF 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